第九十八章 决战决心 (第1/1页)
在沉思了许久之后张泽华终于下达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通过水路快速南下,并与刚刚抵达黄陂还没有同湘军或其他清军主力汇合起来,也没有完成就地招募的清军展开决战。 以前张泽华不明白为什么甲午战争前清军敢于临时招募大量新兵扩充队伍,但至少自己建军以来的实践则让张泽华认识到了新的时代与过去的不同:在新的时代,一支军队并不需要全部由堪战的精锐组成、就是缺乏面对敌军火力直射勇气、更缺乏白刃勇气的民夫在这个时代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自己不能等着这一万多淮军主力变成几万大军主力的时候才做出决断。 “我决定:教导旅主力除了驻守各县的骑步分队以外的五千人马,再加上七里坪赤卫队大部、顺河镇赤卫队营的全部共计六千五百兵力、三百多艘准备出来的小船、百余辆马车于今天午饭过后展开南下急行,力争在明天凌晨前抵达黄陂一带并寻求清军主力决战。子弹我们全部带走,主力轻炮炮弹携带三个基数每炮九十发、准备好的干粮与辎重携带五日的份额,有什么问题没有?” 张泽华当然明白,这样一来,县城的防御就只能靠二程镇、城关镇赤卫队为主构成的力量南下了。如果这些地方被冒进的清军强兵攻下,别的不说,至少某些“rou票”就可能出问题,就算带走所有工匠也不是没有任何风险的。更别说在携带大量弹药的情况下如果只带五日随身给养物资、虽说在这食水随处可取的中原腹地不会有太大的危机,可终究会是某种隐患。 三营长陈安似乎想说些什么,可最终还是不决定发言。 通过这数个月以来的演练和演习乃至实战,很多教导旅军官甚至士兵都明白,就算为了保证能够应对任何防御而使用杀伤面积效率不是太高的重散弹在远处开火,就算敌军以种种乌龟阵应对,只要不是缩头到人民军防御战斗条例的那个地步,己方就已经能够靠炮击给予对手重大打击。如果对手的乌龟镇太过严密?兵力也太过疏散?那正好可以发挥无后座力散弹炮和霰弹枪的猛烈打击打垮对手防线。 相比之下,对于洋炮的火力和湘军的配置有些了解的张泽华还多少有些顾及。因为并不是只有自己有懂的炮火的意义。如果淮军的兵力多达万人,那么各种野战用途的洋炮很可能也多达数十门,在火力上完全不会逊色于自己多少。而在有效射程和威力上还要远远强之。只有千把支洋枪的自己并不能像起事时那样摆出过于稀疏的阵线,哪怕从控制军队的角度讲不会比淮军的队形稀疏太多,这样一来野战中很可能遭受的伤亡也就可想而知了。 就是甲午战争时期的日军遇到上万淮军主力,在平壤之战的时候也付出了七百余人的伤亡损失。而自己还是要赌摩下士兵们在真正的面临不俗火力压力的时候,能不能控制部队并让炮火有效的运用起来发挥应有实力。相比之下,在夜间或者凌晨交手带来的好处肯定要超过白天决战。这也是张泽华决定白天通过水路启程的原因。 如果选择凌晨通过水路启程,虽然也不是不可以,但张泽华觉得如果那样在傍晚的时候船队就必然行进到八里湾一带或者更靠南的地方。张泽华怀疑如果是那样,很可能就会让已经临近的清军主力闻到一丝风声了。 战前的动员在县城前临时开辟出来的训练场上进行。虽然没有扩音器,但张泽华不厌起烦的亲自给每个出征的营都轮流做了战前的动员。没有讲太多鼓舞士气的套话,而是明确的告诉了每一个战士所面临的敌情乃至自己所拥有的实力、让所有的官兵真正相信这是一场有很大把握取胜的作战,而且是一次决战。如果失利,大部分家庭可能都要遭到清洗和不幸,而如果取得胜利,一个崭新的家乡与天下就并没有多么遥远了。 《前面晃动的那就是敌人》、《保卫者之歌》等富有悲壮、鼓舞色彩的战前歌曲成千人的传唱之下,大战来临时的惶恐不安与紧张的阴云在很大程度上被驱散了不少,歌声与红旗乃至平日里作战训练建立和积累起来的信心、多路纵队在集合的时候那似乎声势并不算小的人马都给予每一个官兵以或多或少的决心,相信这次决战能够以可以接受的代价取得胜利。
这样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暴露的风险,但张泽华却觉得是有必要的。不需要战前动员、不需要士气鼓舞,那得是经过不知道多少次战斗考验下筛选出来的精锐乃至已经明白自身价值所在的军队。而自己手下这支扩充后刚刚经过一个月巩固性训练的大军,显然大部分人都并非如此。即便是少年人为主体,也需要这些看似有些形式性的东西来鼓舞和激励临战的斗志。 满载着六七千人队伍的几百艘小船在秋季并不算宽阔的河流上连绵数里之远,身在其中大多数官兵甚至有些看不到边际,这更给了不少人以信心。 顺流而下的小船再满载的情况下航行的速度也并不算有多快,大概仅仅同健步行走的人相当。可是官兵们在乘船的时候启蒙能够得到一些休整,积累起夜间急行军还有凌晨可能的大战带来的体力消耗,意义却是完全不同的。 黄安县境内的民众对大军的支持也的确同临近的几个县大有不同,哪怕在县南,也并没有多少人认为这场决战是与自己完全没有关系的事情。组建近月的各乡赤卫队也替水路行军的大军承担起了警戒的任务。 “明天是什么日子?”一个多月以来的忙碌和备战让张泽华对于日期都有些恍然了。 “阳历十月十日,旧历八月二十九”教导旅负责参谋的张小石回答道。 张泽华也有些无奈,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有意,自己所率领的这支人民军教导旅与清军主力首次决战的日子竟然也是双十。不知道这一次并无绝对把握的大战,在许久以后的历史上会留下怎样的一笔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