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祸起苏家 (第2/2页)
区区两本古籍能参透的!小易,无论人也好,事也罢,不能仅看表面,你所看到的,却不一定是真的,真正的答案,往往在一切发生,结束之后才会知晓。之前的妄加推断,往往会适得其反,使结果不尽人意。我们相术一门,重在口,少说,多观。‘开口真言众生相,伏身自悟天意常。’说的正事相术这一门的妙法之根本。相术不仅仅要观,更要悟。即便已观十之八九,却只能略说一二。莫说天机不可泄漏,更要紧的,是有些人命中变数太多,切不可将一切说破!小易,你可明白为师之意?” 老者看着少年,少年从怀里掏出《天罡神算》,呆呆的看着,却不明白老者所言之意。 “卦爷爷,你是说这古籍上说的却不全都是真的是么?”少年眼神迷茫却也执着。似乎这对少年来说是一件非同小可之事。 “非也,这古卷是‘仙’人所留,自是没有半分作假,只是我们没有办法悟透这古卷字字之中的深意。就单单‘相者,天意也!’这一句话,为师悟了大半生也没有悟透其中真意!相者?相者?哈哈哈哈!”田一卦仰天一笑提起“仙人指路”。 “小易,你要记住,这世间众生之相,你或许可以看的清清楚楚,可这众生的变数却是无人琢磨的透。若要看遍天下众生之相不难,若想说破天下众生之命却难如登天。走吧,与为师回家去吧。”田一卦拉起小易向城外走去,而小易却看着《天罡神算》入迷。 雀鸟回巢,林幽静。 夕阳欲落,风渐停。 林间小路上,田一卦与小易并行。田一卦似是有喜事一般面带笑容,略感僵硬的笑容悄无声息,怪异、凄凉。而小易却一手抓着田一卦的衣襟一手托着《天罡神算》。 小林尽头,是一个破庙。也是这一老一小居住之所。破庙前有一个大大的圆形石盘,上面竟是太极八卦图。两条阴阳鱼相互抱合不见半分空隙。围绕阴阳鱼为中心,刻有八卦。八卦各有三爻,“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立八方,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事物与自然现象,象征世界的变化与循环,分类方法如同五行,世间万物皆分类归至八卦之中。
“小易,《天罡神算》中的种种玄妙最终却是由这太极八卦图演化而出的。你可要记得这方位与卦象。不是每个地方都会找到如此大的圆盘来供为师为你刻画这太极八卦图。终有一天你要独自行走江湖,福祸凶吉却是时时刻刻存在着变数,只有牢牢记住这太极八卦图才能逢凶化吉,驱邪祸于千里之外。”说完这番话田一卦向西望去。话语间,透着那份凄凉尤为浓重。似是听出田一卦话间之意。小易抬起头“卦爷爷,你这么了?” “没事,小易。只是今日感慨颇多,未落的夕阳甚美,正衬为师的心境,为师不舍它落下去。”田一卦背对着小易,望着渐沉的夕阳。声未止而泪先落。 小易未察觉出田一卦异样,抱着《天罡神算》趴在太极八卦图上时而掐着手指,时而翻着《天罡神算》,好像在困扰着什么。挠着脑袋,若有所思。 田一卦拭去眼角的泪水。转过身走到圆盘前,抱起小易认真端详起来,却没忍住泪水,视线再次模糊。小易跟随田一卦这么久却从未见田一卦哭过。看着田一卦老泪纵横竟呆住不知道如何是好。 “小易长高了,不是当年为师初遇你时那般稚嫩了。”放下“仙人指路”的杆子,田一卦抱起小易,走到破庙门口“来,为师教你最后一技,也是为师有生以来唯一值得骄傲的一技。”说完,田一卦指尖隔空轻点。只见眼前泥土翻滚,片刻便出现了一个字苍劲有力的大字——“道”! “这一技为师本想带进棺的,可如今却不得不传授于你了。世间万法,皆在于道。古人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注①] 这一技的口诀你且记好。 千丝万缕一音宁, 冥思暗想魄不定。 身去黄土魂犹在, 神曲婉转故重生。” “咦?”林间暗处,一位神秘的青年轻咦了一声。似乎田一卦这口诀让这位神秘的青年回想起了什么。 小易看着田一卦,不知为何也落下了滴滴泪珠。 夕阳落,火红的霞光照亮了这一老一小的侧脸,脸上的泪珠闪着霞光,顺势滴落。破庙前的林中格外寂静。无风,无声。 ([注①]摘自《道德经》此句大意:有一个东西是浑然一体的,在天地之前就已经出生。寂然无声,虚寥无形,独自确立而不可改变,周期运行而不会停止,可以成为天下的母亲。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道“,再勉强取名为“大“。广大而流逝,流逝而遥远,遥远而回返。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人是其中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