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章 赶路 (第2/2页)
利民政策不都是那位高将军主持修订的,还有今冬明春要修建大量的水利设施,同样是那位大人的指示,你们说,那位高大人会是坏人么?” 辖区内的书生、儒生对高欣是又爱又恨。恨的是高欣粗鲁无礼,说话办事为达到目的不昔任何强硬手段。特别是对书生、儒生的态度、手段上更是嚣张无比,不留半点情面。爱的是高欣人很不错,安排工作后,待遇非常的好,让很多穷书生的生活有的保障,甚至过得还很好。 辖区内的书生、儒生尽管嘴巴上经常调侃高欣,表面上看是仇深似海,其实在书生、儒生心中,对高欣还是挺满意的。只是面子上过不去,算是鸭子死了嘴还硬。 象吴县令就是那样的书生,正是由于有了高欣的强硬的手段,让其出任ML县的县令,让所学有了施展的地方,更让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那是以前段氏当大理王不可能受到重用,甚至连启用都难。 高欣不知道走后发生的情况,不定期着手下十多名护卫快速向河口一带目的地奔驰而去。累了就找个地方吃点东西,休息一会。精力恢复后继续赶路,再次经过二天的时间,高欣一行到达了河口城。 此时的河口还不是县城,仅仅是一个小小打村寨。当然,此时大理的地盘非常的大,河口并非是边界,边境线离河口还有数十上百公里呢? 刚进河口镇,就持到路边有许多热带水果出售玉雕欣停下脚步,走到水果摊上细细的察看,不时询问几句,最后还是花钱购买了一大串香蕉。
河口主产热带水果,不过在高欣的脑海印象中,貌似后世的河口确实是香蕉的主产区。看来河口产香蕉、芭蕉具有悠久的历史。当然,大理境内产香蕉的地方很多,并非只有河口能生长。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YN是贫穷落后的地区,严重缺乏大量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为了鼓励知识青年到YN,是这样宣传的。说YN是个好地方,各种水果遍地都是,那地方头顶香蕉,脚踏菠萝。正是由于那么短短的八个字,吸引了大量SH、BJ等地的知识青年到YN上山下乡。 高欣剥开一个香蕉吃了起来,味道感觉非常的好,甜味很纯正,不泛苦,确实是真正的绿色纯天然水果。后世的香蕉甜味是够了,可是甜过头,隐隐带一点点苦味。那是化肥施用过多,特别是大量的钾肥能让香蕉更甜,甚至是甜出苦味。 高欣边吃香蕉边考虑,这是一个好地方。如果手下有优秀的农业专家的话,能开发出无数的热带水果、热带农作物。此时河口的香蕉是零散种植,根本没形成规模。 制约大理辖区内很多地区大力发展热带水果等经济作物的重要因素是交通问题,水果种植出来后没有销路,当地的百姓自种自吃也消费不了多少。只能靠外销,而外销现阶段不现实。 高欣一行随后就快速穿过河口镇,到达护****驻扎的地方老山兵营。高欣跳下马背掏出随身携带的证件递给军营门口的卫兵,经过检查后才允许高欣一行进入兵营。 高欣看到站岗的卫兵非常的负责,心里很欣慰。说明护****士兵责任心很强,一直贯彻落实纪律条例,没有丝毫的弄虚作假。特别是野战部队更关键,随时面临敌人各种手段的偷袭。一旦门卫成了摆设,那离死亡就不会远啦。 一进兵营老远就看到高锋等先期到达的军官迎了出来,纷纷向高欣行军礼。高锋还是老样子,一直称呼高欣都是少爷。现在不仅是高欣,最开始在醉月明酒厂招收的那三十多名手下,也呼高欣少爷,后来连攻打祥云时的那二百多名兄弟,同样这样称呼。高欣说过几次,告诉他们那样不好。可没用,大家都以是高欣的家臣自傲,只要不是正规场合,他们都称高欣为少爷。后来发展到整个苗寨都那样叫,搞得高欣无可奈何。 “走吧!一起进作战室研究一下。” 听了高欣的话,大家这才进入作战室。高欣首先听高锋的报告,毕竟高锋率护****出征半年多时间,接管了很多的地盘。虽然随时有书信、情报来往,那可只是一些简单的报告,详细的东西不清楚。 通过介绍后高欣得知,通过近半年的接管,原大理西南部、南部地区沿萨尔温江一线基本顺利接管下来。高锋麾下护****发展很迅速,到目前为止有二万五千人左右,其中作战士兵一万七千人,其余的是辅兵,也就是预备队。专门负责后勤运输及工兵事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