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4章 拿下叙州 (第1/2页)
蒙哥汗的死,动摇了军心,让留在宋境内的蒙古士兵心无战意。关键是蒙古各级中下级官员的浮动不安,都在忙碌自己今后的前程,在考虑跟谁?队站不好,就会受到排斥,甚至是清理,那是世人皆知的事。正所谓一朝在子一朝臣,就这道理。 高欣心中直有个疑团,蒙哥是七月底挂掉,至今已经半年多时间。这样的大事想要长期隐瞒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南宋朝庭难道还没收到消息么?就算开始时贾侯道上了忽必烈的当,被算计了一翻,可一旦知道蒙哥挂掉,南宋军怎么没有半点动兵的迹象? 利用蒙古人混乱时期,南宋王朝想要收复失地并非困难,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但南宋王朝不想么?还是贾似道不想收复失地,还是皇帝被蒙骗,根本不知道蒙哥挂掉? 心中迷惑不解,只好询问道:“段公子,你说南宋朝庭知道蒙哥挂掉么?” “老大,怎么会问如此弱智的问题?蒙哥挂掉那么长时间,南宋朝庭不可能不清楚,知道是肯定的。老大是想问为啥南宋不出兵吧?” “是啊!这个问题一直让我疑惑不解,就算是朝中被丞相贾似道掌控,可消息不可能全被封锁。南宋虽无能,却不缺乏有识之士,怎么会半点动静都没呢?” 呵呵! “老大,不知道!理解不了南宋官员的所作所为,看来智商没人家高,思考问题的角度有出入。” “算了,想不明白就不想,别折磨脑袋,咱们还是过江吧!” 段誉点点头,看了下身边,除了十多名护卫外,护国军士兵基本都渡过江对岸,就连岳洋的骑兵都渡过去了。此时正在渡江的是火炮及战象,貌似战象上木筏、渡船后没什么反应,看来战象训练得不错,能听懂人话。 临要过江时,高欣把程小星叫到身边问道:“小星,在这里架座桥梁困难么?” 程小星象看白痴一样望着高欣,好一阵才摇头道:“少爷,你不会想让工自创在这地方建桥吧!江面太宽,根本无法建牢固永久性桥梁。” 高欣听后一愣!什么地方不对?胡氏兄弟研发、生产的水泥经过几年的摸索研究后,质量已经有了质的提高,不是开始时的那样了。初期生产水泥只相当于后世的300号水泥,现在胡氏兄弟能生产出500号质量的水泥。有了那么高标号的水泥,怎么在江面上还无法建桥呢? “程小星,你知道胡氏兄弟生产的水泥么?” “少爷,怎么会不知道,咱们工兵是胡氏水泥厂的大户,每年定购的水泥数以上万吨。” “程小星,你知道胡氏兄弟新研发出来的新产品水泥么?就是什么400号、500号,听说胡氏兄弟还在研究更高标号的水泥配方,有了高标号的水泥,你真的在江面上无法建桥?” “少爷,你说的什么400号、500号水泥,其实就是凝固速度快,凝固起后更坚硬。咱们工兵只要胡氏兄弟的新产品出来,都是第一个使用。咋会不清楚。就算有那东西。也无法在江面上建桥,江面太宽,不方便施工。” 高欣想了想后道:“程小星,你晚上来一趟,带上几名技术工匠,到时候少爷教你怎样在江面上建桥。” “真的!” “是真的。” “太好了!遵命!” 段誉在一边听着,没有插话,象这类的事经常发生。反正高欣的脑袋不知是什么做的。时常会有奇思妙想出现,老看到高欣教别在应该怎样干,应该往什么方向考虑,应该那样试试等。 渡过江后,高欣、段誉二人走进早就准备好的大帐,不过此时的大帐不是帐蓬,而是进了宜宾城,住进原叙州府的官邸。也就是扎台儿的官邸,不过护卫彻底清扫一翻,把扎台儿的气息都清除干净。 刚坐下,岳洋就跑进来报告道:“将军,请允许卑职率骑兵追击逃跑的蒙古大军?” “去吧!” “遵命!” 早就弊坏了的岳洋得到命令后,朝着外面就冲。随后就听到骑兵紧急集合的哨声。不大一会,岳洋率领二个营3000名骑兵奔驰而去,向着蒙古人逃跑的方向追杀过去。 经过战后统计得知,渡江战役结束后,护国军士兵伤亡十八人,全是轻伤,其中有几人是上岸时崴了脚。毕竟护国军上岸时,蒙古人都逃走了,没有受到什么攻击。 缴获粮草数万担,钱财没有什么缴获,都被蒙古人自己带走了,没留下。粮草是蒙古人逃得匆忙,来不及焚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