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崛起_第106章 一路闲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6章 一路闲谈 (第2/2页)

历代王进的国王不是有众多大臣、官员么,同样能集众之才治理国家,能任命有才华的人担当重要职务,帮处理国家大事。这和是否当皇帝没关系啊!”

    “段公子,自己能监督自己么?绝对的权利之下那里还有什么监督,皇权大还是国家宪法大、法律大?一旦法律之上还有一皇权压制,那什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废话、屁话、空话,纯属扯淡的鬼话。

    咱们华夏国的监督机构同样不健全,民族议会的权利没有发挥出来,民族议会的权利同样没有制约,这是有弊端的。但咱们华夏刚刚建立国家,不能cao之过急,得慢慢来。

    以后不仅要建立制约民族议会的机构,还要让辖区内的百姓对政府、官员进行监督,让新闻媒体参加监督,使得辖区内的官员没有贪污腐化的空间,没有滋生腐败的土壤。各级官员必须象玻璃一样透明,任何一点瑕疵、污垢都会被暴光,都会被百姓检举。

    当然,这里有个过程,必须要让全民素质得到提高,要想提高百姓的素质就得大力发展教育,让学龄儿童走进学校,那样一代代下来,百姓的素质就会有本质性的提高。那时候,所有百姓都成了有智慧,有思想、有新观念的人,主全对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说长道短,提出不同的意见、建议。”

    呵呵!

    “老大,所以财政再困难,你都坚决要实施全民免费教育。”

    作为后世人的高欣,明白教育的重要性,知道教育是国之根本。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复兴,关键问题是人才。大量的各类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人才的培养只能靠教育。

    “是啊!十年植树、百年育人。百姓人人识字,人人能读书,那些高高在上的书生、儒生就没有狂傲的资本,没有高高在上的光圈,没有指手画脚的资格。到那时,书生、儒生只能乖乖的亲自处理事务,不能再请师爷干活,自己当老爷。”

    大军一路推进,没有受到大的阻力。高欣则和段誉一路闲聊,相互间不断的了解。为今后和密切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段誉心中扎下了一枚种子,一枚以国为大,以民为大的种子。

    高欣、段誉率领护国军一路向北横扫过去,所到之处蒙古人望风而逃。护国军没费吹灰之力就拿下诸多的城镇,遗憾的是所有城镇基本都是空城,没有百姓。

    高欣心中清楚,城中百姓不是逃走了,就是被蒙古人屠杀光了。当然,还有极少的一部分士绅家族,没有逃走、没被屠杀,依然留在城中。那是投降蒙古人的汉jianian,是铁杆汉jianian。

    对于汉jianian,高欣没什么好说的,只是投降蒙古人,没有配合蒙古人干坏事的汉jianian家族,仅没收财物。如是罪大恶极,协助蒙古人加害百姓的汉jianian公审后斩首示众。

    CD平原变成废墟,一片白地,让高欣在SC建立县、乡、村三级政府的愿望落空。只能先进行大规模的系列政策宣传,张贴各种标语、口号,让隐藏在深山中、暗处的百姓对护国军、对华夏国的方针政策有所了解,为随后的治理打下基础。

    半月后,高欣、段誉带着护国军到达离CD五十公里开外,不过随行的护国军只剩下15000人,外加二十门火炮、四头战象,其余五千多名护国军士兵被高欣在一些关卡、重要的城镇驻扎下来。

    苗人凤麾下护国军同样留下近五千人驻扎在川西各主要关卡、要塞,和高欣会合的护国军也只剩下14000人,外加彝王沙玛小叶手下的3000多名猎人。

    肯最新情报显示,CD聚集有蒙古大军近六万人,其中骑兵四万多骑。当然,在骑兵中真正是由蒙古人组成的铁骑只有不到二万骑,其余是由色盲、金人契丹人组成的仆随军,剩下二万步兵是由汉人构成的仆随军。

    高欣得到最新情报后,头有点大。和原来收集到的情报有很大出入,原因是情报收集上困难重重,想要进入蒙古人的兵营不容易。除非有暗探潜伏在内部,否则难搞清楚。

    高欣见到苗人凤后,二人来了个熊抱,随后双方在对方的胸脯上相互击打了几拳,放声狂笑起来。

    “阿凤,你小子干得不错!”

    嘿嘿!

    “阿欣,你也没闲着,进军速度挺快的,有点出乎意料。”

    “阿凤,那是因为一路上都是空城,蒙古人提前逃走了。你兵进川西,情况不一样,川西属山区,里面有好多的少数民族居住,得一个地方一个地方搞定,不象我,一路上都没啥事,纯属旅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