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4章 南宋的对策 (第1/2页)
蒙哥挂掉,让进攻鄂州的忽必烈无心恋战,想早日抽身返回草原,争夺汗位。在这种情况下,南宋丞相贾似道再次派出和谈信使到忽必烈大军中。这次忽必烈没有拒绝和谈,而是狠狠的宰了南宋一刀,让南宋割地赔款,所以双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拍即合,达成共识,签订的和谈协议。 和谈协议签订后,忽必烈没有耽搁,立刻率少部分兵马北归,只留下部分兵马继续监视、围困鄂州,双方战事算是暂时结束,平淡下来,没再继续交战。 达成和谈协议后的贾似道,心中那个高兴啊!马上上书朝庭,报告皇帝赵昀大捷,说是击退蒙古大军,消灭蒙古士兵数万人,正准备凯旋而归。事实上真的么?答案否定的。 贾似道在和谈协议签订后,乘蒙古人松懈的时候,小小偷袭了一把,歼灭了数十名蒙古士兵,还都是汉人组成的仆随军士兵。忽必烈知道事件后,没有追究南宋的责任。原因吗?一是忽必烈要闪人,回蒙古草原争夺汗位,不想再惹事生非,耽误行程;另一方面么,死几个汉人仆随军士兵,忽必烈没放在心上。 南宋皇帝赵昀得到贾似道的捷报,心里那个高兴啊!几十岁的人了,兴奋起来的赵昀抱着身边的妃子就猛啃,搞得妃子、旁边的宫女、太监目瞪口呆,好一阵赵昀才从兴奋中安定下来。 想想也是,南宋出兵,每战必败。突然间听到南宋军大捷,皇帝能不高兴么?这样的捷报皇帝等了几十年、盼了几十年,终于等到了,兴奋过度是正常的。 皇帝赵昀一高兴,马上举国同庆。皇帝甚至还安排人手大书特书,为贾似道歌功颂德。一下子南宋百姓全懵了,什么时候南宋军队那么强大了?居然消灭蒙古数万人马,是真的么?贾丞相太伟大! 贾似道率大军回朝,朝野上下一片欢天喜地。可是没过几个月,南宋朝庭收到华夏护国军入侵SC的情报。皇帝第一时间召集满朝文武商量此事,毕竟此事对南宋挺大的。一是SC本属于南宋地盘,虽被蒙古人占领,在名誉上还是南宋的属地。另外就是小小的华夏国,不就是原来的大理国么?刚刚建国就敢向强大的蒙古人搬手指,什么原因? 一名朝中官员出列调侃道:“陛下,华夏小国不就是原大理国么?真是夜郎自大、狂妄无比,让蒙古人好好的教训一下,不关咱们的事。” 另一名朝中官员迷惑不解的道:“大理国不是几年前被蒙古人灭了么?怎么又冒出一个什么华夏国,难道不是蒙古人扶持的?” 一名主管情报方面的官员出列介绍道:“几年前蒙古人是灭了大理国,可是没统治二年,大理国境内又突然冒出一个叫高欣的人,振臂一呼反了蒙古人,并乘蒙古人入侵SC时,把大理境内的蒙古人给消灭,从而建立华夏国。” 经过一翻解释,南宋官员才对华夏国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但在南宋官员心中,仍然把华夏国当成是一个小国,没怎么放在心上。今天皇帝之所以议此事,关键是华丰护国军出兵SC对蒙古人动手,这才引起争议,否则南宋皇帝、官员怎么会关心华夏国呢? 皇帝赵昀与手下的官员商量半天,没有什么结论。总的来说都是报着看热闹的态度,什么应对之策,都没人提。总觉得华夏护国军肯定大败,会被蒙古人消灭或击败。 接下来的时间里,南宋不断收到华夏护国军进展顺利,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无敌,把蒙古人打得闻风丧胆,并占领了川南、川西二地区。这下子引起皇帝、朝臣的重视。 此时南宋朝庭也知道了蒙哥挂掉,忽必烈是急着北归争夺汗位,并非是蒙古人战败。当然,这些话只是朝臣中私下传,谁也不敢在朝议中提,否则肯定受到贾似道的打压、报复。 尽管收到华夏护国军占领川西、川南,但南宋从皇帝到朝中大臣都没有做出什么反应,更别说什么策略,商量几天啥结果没有,完全是浪费时间。 直到护国军击败蒙古述忽朵儿率领的六万蒙古大军,彻底把蒙古人赶出SC护国军完全掌控SC全境后。收到情报的南宋皇帝傻眼,贾似道傻眼,群臣傻眼!特别是调侃过华夏国的几名官员,更是呆若木鸡,傻傻的发呆!以为是愚人节。 在南宋群臣的心中,华夏国就是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