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崛起_第123章 文天祥的官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3章 文天祥的官职 (第1/2页)

    对于钓鱼城中的百姓,高欣全部重新安置,帮修建了新家,分了田地,送了大量的农具、耕牛、粮食,还免除了二十万百姓三年的农业税。那些措施让留下来的张珏都挺感动的。如果是南宋朝庭的话,根本做不到,也不可能。正是这件事,彻底让张珏归心。

    冉璞的安排不一样,在高欣的心中,这是一名优秀的大匠师,特别是建筑方面有独到的技术。这样的牛人,高欣肯定要重用,不会让其回归乡下养老,得发挥点余热。

    钓鱼城能抵抗住数万蒙哥大军进攻近一年时间,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冉璞、冉琎二兄弟功不可没。正是二兄弟组织修建了钓鱼城的防御措施,才让蒙哥大军无功而返,甚至还搭上蒙哥的命。

    高欣让护卫把冉璞请进办公室,亲切的道:“冉大人,你的家乡现在属于华夏国管辖,此时正在开展大规模的农田水利、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缺乏象您这样的大匠师、能人,希望在各项工程建设中得到您的指导和建议。”

    “老夫岁数大了,怕是帮不上什么忙。”

    高欣清楚,象冉璞这样的大师级人物,同时还受到南宋朝庭的嘉奖,授予了官职的人。要让其一下子就投诚很困难,毕竟从原则上来说,冉璞算是南宋的官员。愿意留下不是为了在华夏妆官,而是想回老家休养。

    高欣没有逼迫冉璞,任由他离去。高欣相信,凭大力兴建水利设施、道路工程及一系列的惠民政策,迟早冉璞会投入怀抱。这一点信心是有的。

    高欣最后考察了SC的民生、民政及各地的防御情况。知道凭此时修建的防御措施,蒙古人想要入侵SC的话,没有数十万大军别想踏入SC半步。各关卡、要塞、重要的城池全部用水泥浇铸,无数的战争堡垒耸立在关键位置。一旦蒙古人来进攻,首先要承受火炮、弓箭、手榴弹的洗礼。想攻破无数的战争堡垒,凭现在的蒙古人,估计有点天方夜谭。

    高欣留下苗人凤具体负责指挥护国军,岳洋的骑兵也留下,只是岳洋不是留下防守,而是带着骑兵继续到草原上去当马匪。把新征招的数千骑兵训练成军,随时准备战斗。

    原本高欣想到桂南、桂西看一下,准备好好的开发一下桂南,在那里兴建几个造船厂。遗憾的是没时间,要赶回去成亲。刀王又派人来催促,问到底什么时候娶刀王的女儿刀玲。实在拖不下去了,再拖下去,估计刀王都要翻脸。再说,甘晓梅、杨艳二女孩同样等高欣那么多年,是应该给她们个名份,不能老是同居不结婚。

    返回昆明时,高欣、段誉、文天祥三人坐一辆四轮马车,就是高欣来时带的那辆专用马车。马车内空间宽大,还摆放有一张桌子,供人办公、吃饭用。此时用来供三人饮酒聊天。

    一路上,文天祥看到新修建的公里,通车能力极强,且平衡,很是感慨不已道:“大手笔啊!真是大手笔!这要投多少钱,动用多少民工?”

    段誉呵呵一笑道:“文山兄,钱到是投了不少,民工只是协助,不是修路的主劳动力。所有道路都是由工兵修建而成,属于国家投资修建,更没劳民伤财。就算当地百姓出点义务工,政府还要负责二餐饭呢?”

    不要说文天祥惊讶,高欣看后都震惊,修建的速度真的太快。道路的质量也不错,路面上全都撒上了细沙石,有的地方还用水泥专门加固。此时的年代,能把道路修建成这样,已经非常完美了。

    “二位,工兵有多少人?”

    段誉道:“十多万人,分散在华夏境内不同地方修建水利设施、公路建设、码头等公共基础工程。”

    啊!

    文天祥惊呼!

    十多万的工兵让文天祥震惊。华夏是一小国,能舍得花大力气、巨资专门修建水利工程、道路建设。那是什么样概念,费钱不用说,光是华夏政府的决心就令人敬佩。

    “难道工兵不参加打仗?”

    呵呵!

    “文山兄,别逗了,工兵打什么仗?工兵都是由俘虏组成,表现好的会招收进护国军。你以为进护国军容易,很难的。有大把的人愿意加入护国军,可是咱们华夏走精兵路线,达不到要求不接收,品格不好不接收,不爱国的不接收,只有各方面达到征兵要求才能进入护国军新兵训练营,进入训练营并不意味着就是一护国军士兵,得通过训练,经过考核,达到训练标准后,才正式成为一名护国军士兵。”段誉继续向文天祥介绍情况。

    “等!等等!段公子,你说百姓争着抢着参加护国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