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走访工厂 (第2/2页)
阳老爷子,要在这个地方弄一个标尺,在枪尖上也弄一个标志,那样一来射击时,用眼睛对着标尺、准星,让眼睛、标尺、准星成三点一线,准星所瞄准的地方就射击到什么地方。” 欧阳老爷子细细询问后,马上让人记录下来后道:“少爷,随后就改进,这个想法好,让火枪更有准头。” “欧阳老爷子,那圆一寸光阴一寸金铅弹,可以改进,弄成锥子形状,那样射出去后,效果会更好。” “少爷,这简单,如果是锥子形状,生产时比圆球好弄。” “老爷子,还有枪管里能否开出膛线?” “少爷,什么膛线?” 高欣把枪管里开出膛线的事细细的说,告诉欧阳奔雷,一旦枪管里开出膛线,能让铅弹射得更远,杀伤力更大。有膛线的话,铅弹出膛时是旋转飞行,起到加速作用。 “少爷,要枪管内开膛线,太困难。如果是少量生产的话问题不大,大批量生产不可能。那样成品率太低,开膛线时,一旦中途出错是,枪管就废了。” 高欣疑惑不解,此时不是运用简单的水力车床、钻床了么?怎么还会出什么问题? 经过细细的询问,高欣算是明白,水车作为简单易车床、钻床的动力,在方便的同时,还是有局限性。转速不够快,受水流的影响极大,甚至在旋转时有时候不稳定。 呵呵! “欧阳老爷子,这事不用急,李大锤师傅已经研究出一种叫蒸汽机的东西,到时候用来代替水车,那样的话动力就不用再担心,旋转起来相对更稳定,能让你们加工时提高精度、速度,能解决这个问题。”
“少爷,是真的?那太好了。” 高欣和工匠们一起研究了纸壳弹、霰弹的事,甚至包括铜壳弹也顺便介绍了一下,反正具体怎么弄,由欧旭奔雷他们开发,高欣就只能说个大概,具体的东西讲不清楚,也不懂。 “欧阳老爷子,后装火枪的生产能力如何?” “少爷,很困难,精度要求太高,如果车床、钻床性能不提升的话,每月最多生产数十支。” 高欣明白,槌管的生产解决后,后装枪的枪栓生产精度要求更高。那不仅是钢材有高要求,加工精度同样有高要求。本来就不是此时代能弄出的东西,别太痴心妄想。 高欣有一种预感,欧奔雷、欧阳锋等优秀工匠的努力,不用多长时间,真会让他们弄出步枪出来。只是到时候,火药成了制约的关键难题。看来得翻一下化学书,能否通过那方面研究出来。 高欣也明白,化学工业要发展,首先要研发出硫酸,有了硫酸就有了化学工业之父,才能开发出更多的东西。 欧阳奔雷从陈列室拿出另一支短火枪,递给高欣后道:“少爷,这是根据你的要求,专门为护国军骑兵研发的短火枪,有效射杀距离20米,携带方便。” 高欣看了看,觉得挺不错。这短火枪配备给骑兵正合用,在战场上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不错!真的不错!” “少爷,短火枪就能开膛线,加工时难度不会很大。” “欧阳老爷子,那就先弄出几支,看一下情况,比较一下射程、杀伤力。” “好的。” 随后高欣把火枪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向欧阳老爷子一一指出,有的问题可改进、完善,有的问题不是此时的技术能解决的,只能说出来,让工匠们心中有个概念。 参观完欧阳奔雷的枪械研究室,高欣又前往旁边的凌统的火炮研究室。总的来说,凌统研究出来的火炮性能更好,比红衣大炮强一点,但强的不多。好在没有用铜铸,是用钢铸造。 到了火炮研究室,见凌统在欧阳奔雷后装火枪的启发下,此时正在研究后装火枪,把个高欣震惊得目瞪口呆。开什么玩笑,后装火炮,那绝对是高技术性的产物,要求的加工精度不是一般的困难。 高欣摇头苦笑,却不制止,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工匠就是要有这样的开创精神,能想到的马上进行研究僦算不成功,也能获得更多的经验或技术贮备。 高欣把火炮在实战中出现的问题介绍给凌统,让他想办法解决。譬如炮镜的问题,这事应该可以弄出来。高欣把一些几何方面的知识向凌统细说,把原理讲清楚,至于凌统能否弄出来,那就不是高欣能左右的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