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零三章 宫中夜宴(二) (第1/2页)
酒过三巡,李隆基对王忠嗣道:“忠嗣,上次你说的设立静边军一事,朕考虑过了。” 王忠嗣停下筷子,看着李隆基,等他说下去,李隆基看了一眼许默,道:“你回河东以后,就着手筹备静边军,静边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就以八千人为限,配备三千骑兵、五千步兵,所需兵马、粮饷、军械,你先准备好,等朕的旨意。” 尽管有些疑惑,王忠嗣还是抱拳道:“是,末将遵旨。”李隆基看他还不是很明白,就又笑着看了许默一眼,王忠嗣这才明了,原来这个静边军是为许默留着的,那接下来就要让许默立功才行,否则不够功勋当兵马使,就是当上了也无法服众。却又见许默只是自顾自在吃rou,忙拍掉他正要从锅里夹rou的手,笑骂道:“你这臭小子,还不赶快谢谢皇上?” 许默手上被打,也不恼,只是奇怪为什么突然要谢李隆基,不过看了看王忠嗣的目光,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还是连忙躬身谢道:“谢皇上隆恩。” 李隆基哈哈大笑起来,看到许默无辜的表情,道:“宗汉,你知道朕给了你什么恩典吗?” 许默茫然的摇摇头,王忠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正要说话,却看见高力士在给他使眼色,还轻轻的摇了摇头,只好按住急切的心情,静待许默的回答。 许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已将高、王二人的交流看在眼里,又是一拜道:“回皇上,末将虽不知陛下赐下的是何恩典,但对末将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耀,末将拜谢。” 李隆基指了指许默,笑骂道:“你这个小滑头,明明刚才把话都听了个遍,却装作一问三不知,莫非真是讨打?” “末将不敢,请皇上恕罪。”许默只好承认刚才确实是听到了,请李隆基大人有大量放过他,李隆基也没有和他一般见识,挥手示意他坐下,叹气道:“宗汉,忠嗣与我情同父子,忠嗣又视你如子侄,我们就是一家人,在朕这里,你不用拘谨,就当在家里一样。你别看这里是皇宫,其实也寂寞的很,那些人啊,心思都不在这里。”言语之中不甚嘘唏,让王、许二人心下恻然。 许默连忙道:“皇上乃天子,大唐之父,天下万民皆是皇上的子民,有数千万百姓的用户和爱戴,皇上又怎会寂寞呢” 李隆基的脸色稍有好转,笑了笑道:“朕是孤家寡人,你们有空的时候多来坐坐,除了爱妃还有力士,朕都不知道找谁聊天呢。” 许默没来由的鼻子一酸,心中想道,这个就是大唐的皇帝,九五之尊,心中却仍然很寂寞,晚年发现和杨贵妃琴瑟相和,抢来做自己妃子也很正常,他就像一个普通的老人,而不是痴迷于权位的人,否则,安史之乱后,他也不会放李亨离开自己,当然他也肯定留恋皇帝之位,此刻在他心中,已经将保卫大唐和保卫唐玄宗等同起来。 李隆基虽然年级有些大了,但感官依然锐利,他看到许默感动的神情,早已硬如铁石的心竟然一软,正色道:“宗汉,你遇刺的事情力士已经和我说了,我也将太子狠狠训斥了一顿,他向我保证,今后不会再针对你,你放心吧。” 许默连忙谢道:“谢皇上。”心中却不以为然,李亨是著名的刻薄寡恩之辈,他说的话哪里可以相信,再说太子就是日后的皇帝,要整治起自己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实力来说话。 “你和太子之间有何过节?”李隆基不动声色的问道。 许默看了看李隆基,却什么都没看出来,但学过一些厚黑学的许默知道,李隆基只是在明知故问,或许只是为自己偏袒儿子的做法找一个借口,许默知道,现在只能满足李隆基的这个愿望,毕竟他曾经杀了自己的三个儿子,人老了,也会渐渐回忆过去,据许默前世了解到的历史,唐玄宗后期很后悔当时杀了太子瑛等人。 “回陛下,可能是末将无意之中冲撞了太子殿下,或者广平王殿下。”许默缓缓道。 “朕就说嘛,你来京不过十多日,怎么会得罪太子,只是些许小事,太子竟然如此辣手,朕也是没有想到,现在他已经认错了。”李隆基露出一丝欣慰的表情。 许默笑了笑道:“多谢皇上,这样末将就不用担惊受怕了。” 李隆基也笑了笑,道:“恩,这样就好了,你是朕看重的人,日后还要辅佐太子,保我大唐江山千秋万代。” 许默郑重地站起来抱拳道:“请陛下放心,末将此生若做出有害大塘之事,天诛地灭。” 李隆基迟疑了一会儿,他只听到许默忠于大唐的话,却没有听到他忠于太子的话,不过他没有纠缠多久,在他看来,皇帝就是大唐,大唐就是皇帝,忠于大唐和忠于皇帝没有区别,在家天下的时候,天子即国家,终于皇帝就是忠于国家,不过他没有料到,许默来自后世的21世纪,国家元首和国家早已是两个概念了。 李隆基让许默坐下,然后有意无意道:“宗汉,今年多大了?” “回陛下,末将今年二十三岁,不过还没满。” 李隆基看着王忠嗣笑道:“岁数也不小了嘛,朕二十三岁的时候,已经有九个孩子了。” 王忠嗣也笑道:“皇上神勇,末将等自然难望项背,不过末将二十三岁时,婉如和震儿也已经出生了。” 李隆基哈哈大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