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小兵传奇_第一三七章 忠嗣献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七章 忠嗣献俘 (第1/2页)

    八月初三,一路快马兼程的王忠嗣等人终于在李隆基的寿诞前到达了长安,一路上倒也顺利,只是突厥俘虏由于走得急,路上死了一些,还剩三百多人,倒也无伤大雅。

    此次出兵草原,乃是春节时王忠嗣与李隆基制定好的计划,现在大获全胜,李隆基非常高兴,下令太子率文武百官到长安门外迎接。

    初三上午,当王忠嗣到达长安春明门外时,太子李亨已经带着文武百官等三千羽林军等在了城门外,这让王忠嗣倍感惶恐,他在距离李亨一百步外下马,步行来到了李亨面前,双膝跪下道:“臣王忠嗣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千岁!”

    李亨在王忠嗣拜倒后扶起他道:“忠嗣将军辛苦了,此一战惊天动地,从此胡人再不敢南下牧马矣。”

    王忠嗣低着头道:“此事臣不敢贪天之功,全赖皇上洪福齐天,运筹帷幄,将士上下用命而已。”

    李亨拉着他的手臂道:“来,见过各位大人,他们可都等了你许久了。”

    王忠嗣来到右相李林甫、左相裴耀卿等一干文武重臣面前抱拳道:“王忠嗣何德何能,竟然让众位大人相候,实在是罪过,罪过。”

    李林甫笑道:“王大帅北击突厥,取得盖世功勋,令胡人丧胆,望风逃遁,本相可以安枕无忧了。”

    王忠嗣谢道:“李相过奖了,伐灭突厥非一日之功,如今安北都护府重建,镇北州新建,还需李相大力支持啊。”

    “凡是有利于大唐的事,本相自然责无旁贷,此事大帅有空,可另找时间详谈。”李林甫笑道,不过他是出了名的口蜜腹剑,其他人相不相信自然两说了。

    裴耀卿抚着长胡子笑道:“王大帅果然不愧当世名将,此去河东不过一年有余,竟一举扭转局面,河东军此次立得大功,全军上下应可一扫颓势,从此跻身于强军之列,真乃我大唐之幸也。”

    “裴相谬赞了,忠嗣愧不敢当。”王忠嗣连忙谦让,功高盖主的话还是少听为妙,李隆基虽然不在,心胸也较为宽广,奈何身边这位储君,心胸狭隘,怕是听不得太多对自己的赞美之词。

    果然,李亨听两位相国都对王忠嗣如此推崇,心中甚是不爽,李林甫就算了,出了名的口蜜腹剑,裴耀卿可算是支持他的,也如此说,相比之下,他这个太子的光芒都黯淡了很多。他笑着道:“好了,我们进宫吧,父皇已经在勤政无本楼设下庆功宴,不可让他老人家久等啊。”

    太子发话了,其他品级较低的文武官员只好和王忠嗣拱手为礼,然后就散了,王忠嗣和李亨一起乘马车去兴庆宫,左右相国和各部尚书、御史大夫等四品以上官员跟在后面,人比前来迎接的已经少了很多,但也有浩浩荡荡数十人。献俘仪式将在千秋节当天举行,于是王忠嗣的亲兵除了三百人和他进城外,其他人都住在城外的军营里,同时看押这三百多俘虏。

    进入兴庆宫后,远远便看见穿着一身铠甲的李隆基站在勤政无本楼的台阶上,正看着王忠嗣等人,身边站着高力士,王忠嗣心中非常激动,他感受到了皇帝李隆基,这个从小关心他、照顾他的人对他的期望,马车停下后,王忠嗣就像第一次打胜仗回来后一样,从马车上跳下来,一阵小跑来到了台阶下,双膝跪下道:“皇上,臣回来了。”

    李隆基也很激动,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在关注河东的消息,王忠嗣呈上来的军报他看了又看,总是看不腻,就好像是自己在打仗一样,今天王忠嗣要回来了,他穿上了铠甲,好像自己也得胜还朝一般,在殿前等了王忠嗣快半个时辰,现在他终于回来了。

    李隆基走下台阶笑道:“忠嗣,快上来,到朕这里来。”

    王忠嗣站起来走上台阶,李隆基拉着他的手臂进了兴庆殿,边走边说道:“来,忠嗣,和朕说说,你们这一仗是怎么打的?”

    “是,皇上。”这一张注定成为经典,王忠嗣也认为有很多需要总结的地方,他很乐意和王忠嗣讨论这些问题,就像以前一样。

    走在后面的李亨一脸阴沉,他现在是越来越讨厌王忠嗣了,他虽然是太子,但论声望不如王忠嗣,论功劳不如王忠嗣,现在,就连父亲的关心他也不如王忠嗣,尤其现在王忠嗣与他若即若离,他越来越不能容忍。

    当李亨等人进入勤政务本楼时,李隆基和王忠嗣已经讨论得很热烈了,只听李隆基惊讶道:“你是说河东四军各自出兵三千,分路进攻?”此时楼内已经准备好了宴席,周围太监、宫女林立。

    “是的,皇上。以前我军出征草原,都是大军讨伐,寻求和突厥人的决战,但是每次不是找不到突厥人的主力,就是战胜之后他们他们四散逃跑,我军能胜之而不能灭之,这次是许默提出来的策略,此前他曾经几次深入草原,探知了各突厥部落的大概位置,他说,突厥人不像我大唐,他们是部落制,突厥可汗虽然有一定数量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