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鉴宝师_第二章 手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手串 (第2/2页)

,但已经显得格外热闹,街道两边人头攒动的景象看得杨明咂舌不已。

    随着人流走在街道上,看着两边这样集古斋、那样玉石坊的招牌,一栋栋古香古色的建筑,还有就在街道上铺个毯子摆些玩意儿就开始招徕生意的小贩,杨明心中是非常震撼的,没有想到一个古玩市场可以发展成这样。

    其实这也是杨明仅仅从李大炮那里听到潘家园之名,而不知道潘家园的一些具体信息才会如此震撼。要知道潘家园市场形成于92年,近年来伴随着国内越来越火的收藏热,潘家园市场自然也是快速发展,成为全国人气最旺的古旧物品市场。

    所以,杨明在潘家园里能够看到如此热闹的景况才属正常。

    “小哥,看点什么东西?文房四宝、古人字画、玉石翡翠、竹木骨雕我这里都有,全是大开门的老东西,包您满意勒!”正在杨明四处打量潘家园的情形时,杨明身前一个地摊的老板热情地对着杨明招呼道。

    杨明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阵仗,一时有些手足无措。抬头见到摊主热情期待的模样觉得不看看就走又有些过意不去,便蹲下身子准备看看这位摊主的东西。

    蹲下身子一瞧,杨明才明白摊主所说什么东西都有是什么意思。只见长约一米的红毯上面几乎没有什么空隙,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玩意儿,大有约摸半米高的铜质佛像,小有瓷碟古钱币以及手串等一些小玩意儿,而在红毯的边缘杨明还看到摆了一些没有打开的卷轴,想来就是摊主口中的古人字画了。

    大致看了一眼,杨明给这摊子的结论便是一个字:杂。

    不过这是人家的摊位,杨明也不好说什么,拿起一个比巴掌还小一些的瓷碟看了起来。

    “小哥好眼力,这可是唐朝邢窑白瓷,买回去收藏绝对错不了。”见杨明拿起一个瓷碟,稍微有些富态的中年摊主立马热情洋溢地介绍起来:“要说这白瓷,可是隋唐时期单色釉为主的两大慈系之一,你看这瓷碟的胎釉看起来是不是像雪一样白?”

    说着摊主还向杨明问了一句,不过还没等杨明有反应摊主就继续道:“这就对了,因为这就是邢窑白瓷的特征。要知道唐代的白瓷就是制作讲究,要将胎土淘洗洁净没有杂质,所以白度非常高,上一层透明釉后,反映出来的颜色就更白了,而邢窑的白瓷在这一点就做得最好,就连陆羽在《茶经》中,都说邢窑白瓷为上品……”

    听着摊主叽里呱啦说个不停,杨明是一个字也没听进去。就算杨明在古玩行是个地地道道的外行,但是也知道买古玩最不能信的就是店家的话,否则有多少钱都不够坑的。

    而且杨明早就拿定了主意,自己只是看看而已,决计是不会买任何东西的,毕竟自己来到京都后余钱也不多,再加上工作还没着落,怎么可能花钱买连自己也分不清真假的东西。

    听着摊主不厌其烦地鼓吹着手上的瓷碟,杨明小心地将其放回了原处,拿起另外一枚古钱币打量起来。

    摊主见杨明换了一样东西,看清楚其手上的东西后马上惊讶道:“哎哟小哥这眼力就是不错,这东西也是唐朝的东西,开元通宝钱。”

    杨明闻言一看,果然发现这枚呈金黄色的方孔圆钱自上而下、由右及左用繁体写着“开元通宝”四个字,至于是什么字体杨明就不清楚了,毕竟他的文化程度本就不高,能够认出这几个繁体字已是不易。

    “一般的开元通宝几块钱就能买到,但是小哥手上这枚开元通宝就不一样了,要不我怎么说小哥眼光好呢?”摊主拍了杨明一个马屁后继续道:“小哥手上这没开元通宝正是最为珍贵的开元通宝隶书小平金质,没有几万休想拿下来,要知道……”

    摊主其它的话杨明没有听进去,不过倒是从其口中知道了“开元通宝”这四个字原来是隶书。

    没等店主吹嘘完,杨明就放下了这枚钱币,又拿起摊位上其它东西观看起来。

    摊主说了半天这个时候也有些累了,加上也看出来杨明不像是个买东西的人,后面也就消停下来,任由杨明自个儿挑选。

    “嗯?”随意观看的杨明脸上突然露出了一抹痛苦的神色,不过片刻又变得非常舒适,看了看摊主发现其没注意到自己的异常后,这才低下头打量起右手正拿着的一串灰蒙蒙的手串,串着十来颗灰色珠子。

    PS:新书上传,求收藏推荐支持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