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的生活_第三章 一座破道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一座破道观 (第2/2页)

    感到自己额头上面的触感,环儿仔细的端详起眼前的季墨轩,这才从空想状态中抽离出来,眼前的小郎君,是真的。

    “小郎君,你怎么来了?”环儿故作镇定道,即便如此,脑袋里回忆起刚才的事情,心中又是欢喜又是娇羞,俏脸上又浮现出红潮来,幸好有火光打在她的脸上,只能看到脸颊微微透红,季墨轩也只当她是因为烧火的时候离得太近,才红了脸。

    “嘘~~~”季墨轩在环儿的身边蹲下,双手伸到灶眼口,搓了几下,稍稍驱散了一些寒冷才道:“你也知道你老爷那人,一说起话来就摆起脸来,也不知道是给谁看,我在那边也没什么好说的,就偷偷跑到这里来了,你可别说出去,他这人平时最看重礼仪规矩,要让他知道我溜到厨房来,又要开始他的大道理了。”

    “小郎君你明知道老爷的脾气,却每次都要和他作对。”环儿从娇羞中恢复,侧脸说道。

    “我也想考科举,搏了个状头,可看到那些之乎者也,就立马头晕了。”季墨轩往灶眼里塞了一块柴,回头一笑道:“对了,有没有什么吃的东西?”

    “锅子里面还有个从县里带来的馒头,蒸着呢,我来拿。”环儿掀开锅盖,飘出一团霭霭热气,拿出架在热水上面蒸着的馒头,伸出手一戳,就立刻烫得缩回了手,捏住自己的耳垂。

    “呵呵。”有了前车之鉴,季墨轩在灶台上面找了找,寻了根筷子,插住馒头拿到自己的嘴边,吹走了热气才一口咬下去,“嗯,这热过的馒头不好吃了。”

    环儿水汪汪的大眼睛注视着季墨轩,小手不安份的捻着发鬓,两人无语,厨房内除了灶台下面柴火烧着的噼里啪啦声,再无声响,这时响起一道微弱的“嗡嗡”声,更加清晰地传入了两人的耳朵,两人不约而同的回身,目光顺着声音寻了过去,才发现不远处的桌脚,一个年轻道士正低头哭着。

    季墨轩走了过去,见道士哭得伤心,便开口询问道:“小道长,大晚上的你不在大殿里面和师兄弟们在一起,一个人躲在这里哭什么?”环儿也跑了过来说道:“是啊是啊,大男人哭哭啼啼的,羞不羞。”

    道士抬起头,泪眼纵横的看着季墨轩两人,抽了抽鼻子止住眼泪,哽咽道:“让公子姑娘见笑了,只是每当到了夜里,我就会想起师傅,一时没忍住,便哭了出来。”

    “道长的师傅,仙逝了?”季墨轩一想,小声问道。

    年轻道士点点头,嘴角抽动几下,微红的眼眶又再次湿润,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季墨轩见状,摇头道:“生老病死,乃是自然,死者已去,道长你还是想开点好。”

    “老死病死那是自然,可我师傅是喊冤致死的。”半晌后,道士好不容易缩回眼泪,平复了一下心情,才缓缓开口道。

    “喊冤致死?”季墨轩心下诧异。

    眼眶之中还有些泪水,模糊了视线,道士也没有擦拭,想了一会,沉吟道:“公子有所不知,我们这座太乙观的道人,都是从长安流浪到了此地。”

    “从长安到这里!”季墨轩心里有些吃惊,原本以为这群道士都是附近受箓的道士,想不到居然是从长安过来的,到长安的路途可不像这里到吴郡那么近,“那么多人,好好的从长安跑到我们江南做什么?就算有不得已的事情要迁走,也不该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啊。”

    “我们也是逼于无奈,从长安一直南下,走了不知道多少座道观,都没有愿意收留我们的。”道士凄惨道,心中有种说不出的难受。

    季墨轩有些恼怒的说道:“竟然会有这种事情,那些道士也忒不仗义了。”就连环儿也在一旁蹙眉附和,“是啊,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也不能怪他们。”道士叹息说道:“我们原先还有许多人,一路走来越来越少,一直走到了这里,我们也不走了,就找到了这间荒废了的文庙住了下来,改成了太乙观,这些全都是因为我们是景龙观里出来的道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