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利益 (第2/2页)
“是的 就是学习而已。”张震笑了起来,说道:“如果认:们在对这些地方的管理上有许多落后的地方,所以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一个人过去,绝对不会妨害到你们对于海关的正常管理。这个人的名字叫李鸿章,比我岁数要大一些,不懂英语,但却是个非常之的聪明非常好学的人” 能够听到马辉出了一口气,然后轻松说道:“好吧,您的这个要求真的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不用等到谈判结束,我想,明天您就可以把他送来了。” 张震表示了自己的感谢是心里却在那冷笑两声。只要你们让老子把李鸿章送来就行,等过了两年之后你们就等着哭吧 上海之行到目前为止还算顺利,除了英国人那的态度还不算明朗,英国和美国都给予了自己旗帜鲜明的支持,尤其是在军事方面得到了莫大帮助。 在上海逗留的时间不能太长,尤其是在前线正在打仗的情况之下。何况上海也有自己那么多的得力手下在那照应自己唯一要做的就是把好大方向也就是了。 对李鸿章的使上是个问题,仔细交代了蒋犹屏多给李鸿章一些机会快将其送到美国人那里,但又要密切注意他的一举一动。 还有江南制造局的问题紧和洋夷谈判,一有任何进展立刻派出专人来向自己汇报。 蒋犹屏一一了下来,随即说道: “抚台,那个胡梦龙曾经举荐过的念慈,胡梦龙已经把其给找来了,抚台要不要见一见这个人?” 张震想了一下,点了点,让人把冯念慈带到自己这来,等了不到一个时辰,胡梦龙把冯念慈带了过来,张震一见之下总觉得那么别扭。 要说这个冯念慈人也长的清目秀的,一个人看起来斯斯文文,可也不知道怎么的,张震看了就是觉得那么别扭。 “听说你曾经留学西洋,对各国银金融都颇有研究,胡梦龙也对本抚说了,本抚也就将就听听,今日召你前来,把你心里知道的那些东西,都给本抚说说。”
张震让人上了茶水,淡淡说道。 “学生也曾经听说大人学习西洋先进经验,开办制造局,从来不以天朝上国自居,学生心里也佩服得很。”冯念慈不卑不亢地回道,只是声音有些尖利,尤其说话的时候还喜欢翘着兰花指,让人看了怪不舒服的。 女人,这人绝对***是个女人!一下,张震忽然知道自己为什么看起来觉得那么别扭了。 这人可不就是一个男扮女装的,衣领竖的那么高,可不就是为了掩饰自己?别人看不出来难道老子还看不出来? 张震喝了一口茶,也没有点破冯念慈的身份。 装吧,既然你那么喜欢装,老子就陪你装到底,看最后是别人揭穿你的真实身份还是你自己承认自己的身份。 只是有些奇怪,她的老子怎么会在这个时代把个自己闺女送到西洋去留学? “抚台,前线急报,发匪强攻之下,武昌再度沦陷!” 正想说话之时,忽然部下匆匆忙忙进来报道。 “什么?发匪那么快就攻克武昌?” 闻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张震和部下一齐站了起来。 太平军西征军自咸丰三年从天京出发之后,到进军湘潭,前后不足一年,先后玟占了九江、汉口、汉阳、岳州等重镇,有效地保障了天京上游的安全和粮食物资的供应,取得了重大胜利。但战线拉得太长,兵力过于分散,且不懂得巩固既得阵地,只顾长驱直进,以致既未能有计划地大量歼灭敌人,骤遇强敌时又不能集中优势决战决胜。 此后不久,西征军便被迫由进攻转入防御,在湘军的进攻下,对整个西征作战影响甚大。 湘潭、靖港之战,湘军损失非常严重。曾国藩承认水师仅存湘潭五营二千余人,陆师仅存湘潭与留防平江之勇二千余人。因此,急需招募兵员,修造战船,购置枪械,进行休整补充。太 平军方面,自湘潭之战后损失一样巨大,不得不自靖港等地退守岳州。 后由林绍璋率部西向,连克湖南龙阳、常德、桃源。次后林绍璋部与由湖北南下的曾天养部在常德会师,后乘船越洞庭湖回到岳州,于是西征前线的兵力,得以相对集中。 南路太平军在湘潭失利后,率军围攻武昌的韦志俊等恐湘军长驱北上,湖北难保,便将分散于鄂北各地的太平军调回,并力进攻武昌城,而由石祥祯、林绍璋分军活动于通城、岳州、常德等地,牵制和阻遏湘军。 当时,武昌城内清军由于被围日久,饷绌粮尽,巡抚青麟束手无策;总督台涌仍然株守德安府,不敢南下救援;荆州将军官文则受北路太平军牵制,无暇东顾。 在此情况下,太平军终于发起猛攻,随后攻克武昌,青麟等侥幸突围,绕道逃往荆州。在攻城战斗中,年仅十八岁的太平军将领陈玉成率五百壮士,奋勇当先,表现非常突出。 武昌的陷落又比张震预计之中,要提前了不少。 张震倒也不是顾忌武昌战况,而是武昌沦陷之后,势必给了湘军以及曾国藩,一个卷土重来的大好的机会。 此后湘军必然连战连捷,曾国藩威名大动。 现在自己要做的是克制好曾国藩,绝对不能让其和湘军发展起来,否则这对自己将来的壮大势力,绝对是个巨大威胁。 心中担忧目前状况,很快站了起来: “蒋兄,上海的事情暂时全部交给你来处理,有什么事情知会我一声也就行了,前线军务紧急不能多耽误片刻,我这就要回到驻地,指挥夺回武昌。” 蒋犹屏一一应了下来,张震又指着冯念慈说道: “你,跟着我一起回去,心里有什么想法在路上和我说了,我要是觉得好,就派你回到上海,办你喜欢做的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