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好大的阵仗 (第1/2页)
李文平出了省府的大门就直奔酒店而去,路上又单独给姚正泰和叶寿打了个电话,把今天下午会议的内容稍微透漏了一下。 聪明人是不用多说什么的,他们自己个都能琢磨出来,明天过后,鸡腿菇造成的轰动是完全的可以预见的。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完全的占领市场,在第一拨宣传到来的时候,保证在各自领域内的市场迎来热潮。 坐上回家的大巴,李文平浑身的轻松下来,趁着这会无事,先问下父亲下面蘑菇的基本情况。为了防止压货,蘑菇的采摘是分两批进行的。第一批是5个邻居的,他们的钱今天也付了,今天收的全是自家亲戚的,钱只能稍微缓几天了。 至于包装问题,昨天的一批连夜赶班,已经全部加工、包装完毕,中午还送了一车去了金城。今天收购的也堆到仓库里面了,本来打算晚上开始加工的,不过李文平让停了。明天领导下来视察,总得有点看的东西不是,没有生产的机器那是没有看头的,有工人的车间才是考察的对象。 接下来又嘱咐下工人的卫生问题,乡下的条件差,暂时无法做到无菌车间。唯一的要求就是工装要整齐,口罩、手套、鞋套一个都不能少,而且工人的个人卫生也要搞好,如果领导看到你满指甲缝的黑垢,他就玩大发了。还有就是消防、安全指示这个要确保,不是都在说嘛,安全第一、质量第一。 李有福还提出要不要搞两个横幅欢迎一下,算了,领导都说了,这次考察要保密的。所以一切的安排只能是平常怎么样,明天就怎么样,就算是准备了些许的东西,也要让人认为,平常本来就是这么个样子的。 快吃晚饭的时候李文平终于到家了,父亲把一切都准备妥当了。蘑菇加工车间就不用说了,里面窗明几净,机器都光亮亮的,门口的位置还添加了一个衣帽间,用于员工专门换生产工装,虽然是样子货,但里面的用具却是一个都不少。外面的院子收拾的也干净,仓库就更不用说了,一件件的码的整整齐齐的。 望着眼前的一切,李文平一时激动的说不出话来,自己回家本来是想让父母享清福的,没想到现在福没怎的想,生活却比以前更加的忙了。自己太缺人手了,得赶紧把老二叫回来,还有小慧,管他什么名不正言不顺的,反正迟早是自己的老婆,早几天在一起和迟点在一起没什么分别。 吃完饭,李文平很是舒服的躺沙发上,开始给母亲讲这两天的经历。坚持个三五天时间,这困难就绝对的能过去。当听到明天有个副省长过来考察自家儿子,老两口一下子又点乱了。这多大官啊,以前镇长都没怎么的见过,家里最大就来个村长,还是自家亲戚,这明天可怎么的招待呢! “妈,你就别急了,人家就过来看看,转一圈就走,再说你想招待,他敢让你招待吗。电视上今年可天天说这些事呢,公款吃喝他们都不敢了,还敢让老百姓接待?”,李文平只好劝父母宽心,考察队伍的吃饭住宿那有专人cao心呢,还轮不到咱们插手。 “那给你姨夫也说下,他大小也是个官呢,要是能沾沾省长的光,升一升什么的,还能提携下你呢”,也是,这事情别人可以不知道,杨大定却一定要知道,要是明天他不在岗或者擅离职位,那可就有的麻烦了。 李文平干脆就出了家门,先到代理点转了圈,杨凡和李胜强在叫菜,李有福过秤,二舅舅过完年再没来,他一心的搭理自家蘑菇房呢。给大家发了几根烟,问了下杨凡,知道姨夫这会应该在家里面呢,就登个自行车去了上面。可是到了姨夫家,就小姨张菊一个人,杨大定不在。 坐下,陪小姨说了几句话,李文平就开始问,“姨,姨夫去哪了?”。 “呵,我就知道你上门肯定是找你姨夫呢,现在喊起来你姨夫都比我亲”,张菊开始揶揄李文平平常不上门,就有事情的时候才来转悠。 “哪有,我最近一直在外面呢,刚回到家不到2个小时呢,闲聊肯定上来转悠的。今天找姨夫确实有点大事,明天有个领导要下来视察呢,这不我专程的上来通知下,让姨夫明天可别乱跑,要是到咱们村万一找不到人,那就有麻烦了” “这样啊,下午好像是镇上有什么事情呢,说晚上喝酒可能不回来,得赶紧打电话问问,要是喝醉了那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说着张菊就要翻电话本,李文平阻止了,掏出自己电话。 果然电话一直无人接听,看来不是喝大了就是正在喝呢。连续三次,李文平都没打通,只好无奈的耸耸肩,估计今晚是找不着人了,只好编辑个短信。 “明天主管农业的张省长下来秘密调研,姨夫你清醒了抓紧时间回来,咱们村是重点”,点击发送,能做的只能是这些了,希望杨大定能早点看到,到时间别手忙脚乱就好。 出了小姨家,继续回到蔬菜代理点,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来过这地方了,自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