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有客远来 (第2/2页)
梁津将事情商量妥当。要出门办事地时候。手下的士兵来报。范文俊从南康回到罗霄山大营了。 两人先是一愣。接着忙让人把范文俊唤入将营。 范文俊进入大营之后。何越向他笑着问道:“范大人。你怎么从南康回来了?不怕有人抢了你的太守之位吗?” 范文俊直到何越不喜欢别人行大礼。只是抱拳道:“将军。我这次来主要是带两个人来见大人。这两人比较重要因此我才亲自到罗霄山来。” “什么人?让他们进来说话。” “一个是京师有名匠作祖昌现任匠卿。另外一位是京师名士任言。” “名士?不是那种只会喝酒玩女人的名士吧?”何越对于有名士到南康郡来颇有些诧异。向范文俊问道。“不是。任言并非那种贵族名士。此人年近六旬。才德兼备。此次是举家迁至南康。在南康城已有不少时日。我是因为他有真才实学才携同他来罗霄山大营。” 何越点点头道:“那赶快让他们进来吧?让一个老人家在外面等着不大礼貌。” 范文俊出去之后没有多久带回两个人来。任言年过五十。虽然有名士之称。但是并没有倨傲之色。举止庄重。另外一人也有四十多岁的样子。一脸宽厚长者的模样。 “将军。这两位就是属下所说的任先生和祖大人。” 何越向他们摆摆手道:“在下不拘礼数。两位也不必客气。两位从北方远来南康。不知两位有何能够指教在下的?” 任言扬声道:“何将军威名远扬。南康虽然是偏僻之地。但是在何将军管治下。士民安居乐业。能够令这偏僻之地出产大量器具往销北方各郡。实属不易。而且南康赋税薄敛。仅去年一年北方南下流民便开辟荒地数百亩。”
何越笑道:“任先生不必赞许在下。现在南康郡虽然外表繁荣。其实堪忧。任先生不必客套。有话尽管直说。” 任言的老脸上露出一个笑容道:“何将军真是名不虚传。在下在京师听闻何将军以两千人大破孙恩流寇。英勇无敌。心生仰慕。再加上京师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因此举家南迁。欲从何将军。在下到南康已经有不少时日。所见所闻。百姓对何将军虽无溢美之词。却收实利。何将军可谓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因此才央范大人携同在下来罗霄山一见何将军。” “任先生不惜远来。必有见教。” 任言双手负后悠然地道:“见教不敢当。正如何将军所言。南康郡外表繁荣。其实堪忧。虽然辟地不少。但是粮食依然不足以令百姓果腹。仅能以武夷山罗霄山两处物产运往北方获利带回南康。此事受制于人。若是北方战事一起。南康便陷入饥馑之中。不知何将军有何妙计?” 何越对任言笑道:“任先生胸有成竹。请一并指教。” “罗霄山东有赣水。西有湘水。入赣水便可取江州。入湘水便可取湘州。何将军当初择南康以做根基是否有窥视二州之意?此时北方扰扰。若是何将军能够以战船东向或者西向便可取大片土地。南康。山区之间辟地不易。不论是江州还是湘州都有大片良田可供耕作。” 何越跟梁津相对一视。他们从各自眼中看到一丝惊喜。原本以为自己的行动已经很秘密了。没有想到却被这老迈地名士看破其中关键。可见盛名之下无虚士。这老名士果然是真材实料之人。 “任先生认为江州或是湘州应该如何取得?” “罗霄山广有木材。可伐木为船。顺赣水或是湘水而下。以何将军之英勇取两州不过翻手之间。江州浔阳有郗家盘踞。若取江州颇为困难。” 看着任言侃侃而谈地样子。何越心里主意已定问道:“如此说来任先生是属意湘州了?任先生对湘州有何看法?” “湘州北有荆郢。南通交广。西接宁州是江东腹地。非能者不足以守。况且近蛮之地。民风彪悍。湘州刺史蒋邺不知兵事。对于群蛮既不能用。又不能御。因此何将军若是能够顺流北上必可取湘州。虽然湘州为江东腹地并不与北地接壤。然而在下料定桓玄必败。何将军到时候便可从洞庭湖而上取南郡。以通北伐之路。” 何越诧异地问道:“任先生认为桓玄与司马元显交战必败无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