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议论迁都 (第2/2页)
迁都中山。平城附近军马马 减少。以在平城北方放牧的贵族利益尽失。这样的事|当然不能接受。 除了这些没有在南方的到利益的贵族之外。还有不少的武将们认为不能都。而许多文官则表示可以迁都。 都的议论让崔浩变的门庭若市。自从这议论声起之后。崔浩就忙于迎来送往。自己的事情倒是被搁在了一旁。由于崔浩深的拓跋焘的信任。这更让他雪上加霜。忙的焦头烂额。 对于迁都拓跋焘也同样有些难以取舍。似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且双方势均力敌。让拓跋焘难下决定。 虽然拓跋焘掌握魏国大权。但是和汉人的中央集权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拓跋焘每次征战的军马大部分都是从鲜卑贵族们手下调集。因此照顾鲜卑贵族的利益显的尤为重要。 没有重大的战事发生。何越如销声匿迹了一样。似乎专门等着拓跋焘处理这件事情一样。 最后拓跋焘命人将崔浩召入皇宫。 “平城内如今迁都声四起。白马公应该有所耳闻。据近侍们回报。白马公府第这几天如同过年一般热闹。想必有许多人找白马公议论此事吧?” 拓跋焘一如往常一样称呼崔浩的爵位。而不是直呼其名。 崔浩苦笑道:“确实如此。这段时间来平城内议论纷纷。臣下有所耳闻。” “那么白马公认为此事应该如何解决?” 崔浩拱手躬身道:“此事乃国家大事。不应过问臣下。陛下最好在朝会时。聚集众人商议此事。”
拓跋焘向崔浩问道:“那白马公以为如何?” 崔浩沉吟不语。好半晌才道:“何越只是这么一个小小手段就让平城两派纷争。这事情据臣下看来应该是从何越方面来的。数年前平城也有过都之议。那时是因为要方便南下。但是由于鲜卑贵族们不愿舍弃北地。最后不了了之。此事陛下应该慎处理。臣不宜过多参与。” 崔浩的表态让拓跋焘心里有些明白。崔浩身为清河崔家的代表又的自己的器重。是否迁都决定着崔家能够获的多少利益。因此崔浩置身事外是不想令自己猜疑他。 同时也告诉了拓跋焘迁都与否会影响各个方面的利益。不仅仅是对魏国的利弊而已。 拓跋焘见崔浩不愿多说。叹了口气。现在他心里有一个想法。就是把魏国内的所有贵族士族一网打尽。把所有的权利都集中在自己的手上。连崔浩也迫于家族的利益而不愿自己明说。可见贵族们的危害到了何种程度。 虽然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是拓跋焘也仅仅只是想想而已。最后无奈地道:“好吧。那么明天早朝时聚众议论。” 崔浩走出皇宫之后。次日在早朝议论是否迁都的事情不而走。 消息传出之后。各方不断碰头联络。安排次日早朝如何打动拓跋焘。各地文官武将摩拳擦掌要一显身。 崔浩回到府第之后。一个护卫走进他的书房对崔浩道:“公爷。何越在盛乐派驻重兵之后。再没有任何行动。听关中传来的消息说。何越似乎有意西征北凉。另外逃入吐谷浑乞伏炽磐在吐谷浑病亡。” “乞伏炽磐病死了?”崔浩向护卫问道。 “是的。关中的消息是这么说的。” 崔浩叹了口气道:“难怪何越会西征。乞伏炽磐病死之后。何越在抱罕的军队可以大量减少。多出来的军队就能够西征北凉。一旦沮渠蒙逊被何越打败。何越下一步肯定是要跟西凉结盟。减少在姑臧的兵力。看来这次迁都的议论就是从长安出来的。” “根据上次的消息。迁都的议论最初是从州方面过来。说不定是刘义隆散布的。” “绝无可能。我们迁都南下。对于刘义隆来说压力大增。这事情只有对何越攻打北方有利。对刘义隆没有任何好处。所以刘义隆绝不会传出这样的话来。他还恨不的我们迁都到漠北呢。我们要是迁都中山只有何越跟北方的柔然有好处。” 崔浩说完之后摆摆手道:“好了。你下去吧。关中有消息的话。随时向我回报。” 护卫应声之后离开崔浩的书房。 迫于家族的压力。崔浩并没有参与是否迁都的议论之中。然而平城的势力已经不可避免地相互倾轧。在何越的手段下。魏国还能支持多久?崔浩心里也没有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