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赐婚由来 (第2/2页)
恼该如何赏赐。正好,臣妾今日听闻圣上把那*最好的艺妓请入宫来,想必皇上已有打算。不过臣妾知晓此女子乃是青楼女子,亦恐难以搭配右相大人,臣妾故想,不如将此女子认作meimei,由臣妾亲自交付右相。既褒奖了右相,不让圣上为难,又能令皇上的两位胞弟心死,岂不两全其美。” 皇帝一怔,早知道皇后不安好心,却没想到她是在打这个主意,而且还句句在理。他瞥了一眼那抹白色丽影,心中隐隐不甘,这让他一时难以回绝。 “这……恐怕不妥吧!毕竟此女子已在京中……名声大噪,怎好委屈了右相此等肱骨之臣,我看……” “依臣妾看,倒甚是妥帖。如今连圣上也知晓她难以配足右相大人,更何况是……”皇后顿了顿,眸光望向皇帝,见对方心虚的把目光瞥向别处,继续说道:“右相年纪轻轻就成为我东篱的肱骨大臣,难免令人嫉妒,心生怨念。再者,他亦无妻妾,难免被有心之人鼓动拉拢。听闻青梅姑娘倾国倾城,在*中也是只卖艺不卖身,想必也不会辱没了大人。还能令两位王爷断了念想,岂不美哉?” 话说到这个地步,想必这位圣上也明白了皇后意有所指。连臣子都难以匹配的青楼女子,怎么能匹配的了天子呢?再者,如果他将这女子收入后宫,待三年一过,恐怕两位王爷难以接受昔日爱人成为皇嫂的变故,因故生恨,轻则离间兄弟,重则动荡朝廷也未可知。 皇后的计谋确实是好,既能断了让皇弟们还有他念想,还能得到心系大臣的美名,确实是一箭双雕的好计策!
罢!江山初定,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仰仗皇后的帮助。这样想着,皇帝便下定决心道:“罢了,皇后说的在理,朕择日便替他们赐婚吧!”皇上又望了一眼底下的娇俏美人,心烦意燥道。 “择日不如撞日,不若就今天吧!臣妾已经交代下去为青梅姑娘准备嫁妆了,明日便可抬进右相府中。皇上也知,如今让青梅姑娘多呆无意,反而会让人多加猜测,不如早点成事为妙。”皇后的声音不卑不亢,却是明摆着不给皇帝任何机会。 皇帝听后,垮着一张脸,语气颇为不满道:“……皇后说的是,这件事便全权交由皇后来办吧!朕公务繁忙,就不送皇后了。” 皇后自知坏了皇帝好事,难免被迁怒,也不气馁,微微福身道:“臣妾先替青梅姑娘和右相谢过皇上了。” 圣旨一下,再次轰动了整个东篱国。*的青梅姑娘再一次名声大噪,这也是东篱国自开国起来,第一个青楼女子从皇宫出嫁给位高权重的相爷第一人。至此,也成为了闲庭雅座评书相声的争论语。 至于为什么争论,无疑是争论他的哪一位妻子更美貌,那一位妻子更得宠,哪一位妻子先怀孕…… 因为听闻右相接到旨意时,并不开怀,而是飞身赶往皇宫,请求圣上下旨赐他另外一纸婚约。据说那女子是当朝司马将军并不得宠的庶女,据说长相平凡,不慎言语。 纵使所有人都不明白,年轻有为,俊逸非凡的右相大人,为何会看上一个毫无瓜葛的将军庶女,甚至冒着惹怒圣上的危险执意求取。但事实,就是如此! 有人说,这青梅姑娘实属好命,虽然错失王妃之位,能嫁给当朝位高权重的右相也算是一遭平步青云,摆脱了低贱之身。 也有人说,这青梅姑娘也是可怜,还未进门便不讨夫喜,二女同侍一夫,恐怕日后难以得宠。 亦有人说,这青梅姑娘虽是倾国倾城,却只可惜了是艺妓的身份,难怪不得右相欢喜。 要知道在东篱国,官宦豪绅纳个美妓做妾,可以成为美谈。若是取了个美妓做夫人,则是侮辱了门庭面子。哪怕是门不当户不对的求取,只要对方是有家室的清白女子,也只会让人羡慕那女子好命,而不会让人觉得丢脸面。 虽说这青梅姑娘被皇后娘娘认作meimei,还是从皇宫出嫁,但可惜身份卑贱,实属让人难以接受。难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