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平原之战 (第2/2页)
士兵,不多时,朱儁骑着战马走了过来,他的身后还跟着陈应的一干将。 看着陈起浑身血淋淋的样子,身上至少已经有了十多道伤口,马上的陈应看到这一切,心中感到一阵酸涩,他连忙下马,走到陈起跟前,第一次拱手对陈起说道:“二少爷,某这一路上去请求支援,走了不少弯路,所以才害得你受了不少的苦,请你军法处置某!”这一次,陈应居然改口叫陈起二少爷,他不仅认可了陈起是它的族人,更是认清了陈起这个人。或许在今后,他们兄弟二人再也没有隔阂了。 陈起大笑,一把扶起陈应:“你说的什么话,何罪之有,若不是你给朱儁将军报信,请他们前来救援,恐怕PY县现在已经陷入,你不仅无罪,反而有功,我回去之后一定会向大哥禀明,让他好好地重赏你!” 陈应见陈起如此宽容,大量不计前嫌,心中一阵感动,此刻,他已经承认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陈起配做他的将军! 这时朱儁也走了过来,拍了拍陈起的肩膀:“好小子,某没看错你,刚才某已经从孔融太守的口中得知了一切,你做的非常好,相信这一战之后,你一定会名动天下,某回到朝廷之后,一定会在当今天子面前为你请功!” “不敢当,某既然选择了来救援PY县那么一定会竭尽全力,若是真要论这一战的功劳,恐怕还要数朱儁将军功劳最大,若非你及时支援,恐怕PY县已经陷落,就连某的生死也是个未知数,所以应当是某好好的感谢朱儁将军!”说着,陈起对着朱儁深深的一拜。
作揖拜道,不是陈起太过于虚伪。一是因为朱儁的到来确实解了陈起的燃眉之急,不仅没有让平原的保卫战失败,还彻底的击败了所有的黄巾军,所以陈起心情大好,对朱儁也是非常感激。其二则是,朱儁也算是三国里的名将了,为最后的大汉贡献了不少力量,所以陈起敬重他也是应该的。 这时朱儁手下的一个将军前来禀报道:“元帅,纸上一共消灭黄巾军四万余人,俘获两万余人,校尉以上的将领总共有一百三十八人,应该如何处置!” 朱儁没有犹豫,直接说道:“抓获的黄巾军全部按照俘虏,押回到洛阳朝廷,听候天子的发落,至于抓获的将官,全部斩杀!” 校尉在军中已经可以勉强算是一个将军了,朱儁是朝廷派遣的右中郎将,代表朝廷自然要把这些叛乱的逆贼首领全部杀了,这也是他们一贯的习惯。 不过陈起可不这样想,于是对着朱儁拱手道:“将军,黄巾军中以前有一人是我家仆人,只是因为一次远行被抓到了山贼窝里,所以才沦落成了土匪,最后成为了黄巾军,还请将军念在我和他一片主仆之情的份上,放此人一条生路!” 朱儁豪爽的一笑:“我还以为是什么要求,不就是让我放一个黄巾军的将领吗?这有何难?待会儿你就可以去俘虏营中把你以前的那个仆人找到,某自会放他一条生路。” 陈起没有想到朱儁居然这么豪爽,一下子就同意了他的条件。既然朱儁这么看得起自己,何不把自己的为难之处一并说出来,说不定可以借助朱儁的身份迎刃而解。 “朱将军,我父亲陈珪,现在下邳担任郡尉一职,已三年未曾回过家,所以某想恳请你,能不能将某的父亲调回到广陵?”问这句话的时候,陈起有些小心翼翼,毕竟他也没有把握朱儁一定会帮助他。 果然听到陈起的这句话之后,朱儁略微沉吟了一会。 朱儁在官场上打滚了大半辈子,对于这些明争暗斗还是知道的,他也从陈起的话中听出了话里有话,徐州是陶谦的地盘,陶谦把陈珪调到下邳,肯定有他的深意,虽然朱儁很看得起陈起,和陶谦的交情也不算很深,但是他还是不能乱帮忙。 于是说道:“陈小兄弟,这件事还要带某考虑考虑,待某回去与皇甫将军商量一番,毕竟他才是三军主帅,若是他肯帮忙,那一定成功!” 陈起想到他毕竟曾经救过皇甫嵩一命,论官职皇甫嵩现在是朝中的大将军,权力地位都比陶谦要大得多,只要皇甫嵩发一句话,那么陈珪应该可以顺利的回到广陵城中,届时,陶谦手中再也没有了任何威胁陈家的把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