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儒生_第十四章 竟成掣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竟成掣肘 (第1/2页)

    “好小子!”秦泰见到江灼箭法如此神奇,赞赏的给他竖起了一个大拇指头,随后从那边摞得挺高的装备堆中挑了两下,选中了两件大概是相对不错的,递给江灼和计成,却叫江厚到旁边的城楼里躲避一下。江厚执意要披坚执锐,秦泰大眼珠子瞪圆了:“老三,你这是在骂我,叫举人老爷和那帮龟孙子们拼大刀?抬举死他们算了!有老子一口气在,还轮不到让你上战场的地步!快去!……我求你……”

    江厚啼笑皆非的顺了秦老大的好意,又意味深长的看了江灼一眼,眼神里的话是要江灼多加小心,就转身进了旁边的城楼。城楼是相对安全的地方,下面敌兵的冷箭不会射进来,却可以直接观察到外面敌人的情况。

    借着火光,透过观察口向下一看,江厚不由得倒吸口凉气:数千蒙古散兵如蝗虫般,黑乎乎扑天盖地压在城下。

    清泉县的城楼有现代两层楼那么高,城墙由当地产的青砖和青条石垒成,在那时看来可谓足够坚固。北门北面是一片漫坡地,城下还有一条七八米宽的护城河。护城河上有吊桥,但现在已经给拉了起来,护城河下面的敌兵要想攻城,就先得要涉过河水,这如果是在夏天攻城几乎不可能实现,问题是现在恰好是冬天,最冷的时候,河面冰冻三尺,而且冬天又是大北方牧草衰竭的时候,而明朝的边城总是在这个时候已经囤积了不少的粮食,所以历来sao扰的骑兵都选择在冬天来,或是侵入附近的村庄,或是直接攻占大点的县城。

    在古代,总听说到攻城和守城怎么样的。现在花兆想在这里简单介绍下:古代攻城是有很多学问的,从春秋战国时候起,直到明清,但凡提到“攻城”这两个字的时候,总会让任何优秀的古代军事天才头疼不已,他们头脑里浮现的往往是大量无辜的士卒死伤的场面。连孙子兵法上都说,攻城为下。在一座坚城之下,足以让纵横天下的无数骄子尽失风流。

    远了不说,1259年到1279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当时的蒙古大汗蒙哥,就是想攻破四川台州的钓鱼城,在城下屯聚了数十万的兵力,轮番狂攻而不下,结果死伤了麾下多少著名的大将。蒙哥汗在钓鱼城下的败亡,其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首先它导致蒙古这场灭宋战争的全面瓦解,使宋祚得以延续20年之久,其次,它使蒙军的第三次西征行动停滞下来,缓解了蒙古势力对欧、亚、非等国的威胁,再次,它为忽必烈执掌蒙古政权提供了契机,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数百年后,还有一位英雄人物同样的死在坚城之下,那就是清太祖**哈赤。历史有多么强大的巧合性!

    攻城有专用的器械:云梯、抛索、冲车、箭楼塔、抛石机、大盾牌等等,而守城的东西就更多,除了双方都得用到的强弓硬弩外,还有滚木、擂石、热油、砖头瓦块等。应该有种带钩的长杆,一下把搭上来的云梯推倒。这次蒙兵奇袭清泉小城,骑兵远来,肯定来不及携带那些笨重的冲车、箭塔、抛石机之类的,但云梯多了靠人爬靠人堆也够要命的。

    江灼那边已经和敌后拼上命了!外边的蒙兵爬上来的已经是越来越多,而守城的这边准备的要相对仓促些,北门这边只听到秦泰一个劲的大喊“搬滚木、擂石、烧热油!把梯子给我掀开去!长枪手给我盯着点,上来一个捅死一个!弓箭兵怎么还没给我调集齐啊?这帮孙子,回去等着老子把你们的眼睛都挖出来当泡踩!”

    江灼拿了父亲给他的一把宝剑,已经削断好几把敌人的弯刀了。把剑抽回来一摸剑刃,居然没有一点伤损。江灼惊奇,这把宝剑的坚硬程度,居然如此优异,他心说难不成这是我小时候炼钢炼出来的?

    稍微一分心神,就感觉后面有人把他拦腰抱住了。江灼心下大惊,忙猛振双臂、扭了两扭,竟没见效,上来敌人的双臂力道竟大得惊人,他想用寻常的摔、打、擒拿的办法,也一时难以发作。好在他脑子里飞快的念头一转,手上的长剑打了个旋,剑尖向后,意图把剑贴着自己的腰腹、软肋间倒刺进去,但眼前一闪,一把胡刀已经朝着自己的脖子抹了过来。无奈之下他只有拼了老命,发出腰上的力道,连带着那个蒙兵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这下好了,来的刀直接抹向了抱着他那个敌人的后脖梗子。

    说时迟那时快,抱他那家伙居然也不是个省油的灯。竟然可以在双手抱着他的同时,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