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天下_第三卷 第十一章 止战(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卷 第十一章 止战(上) (第2/2页)

延秀一直在写信,然后用锦衣卫的快速渠道将信送回去,可回信那是一封没有,张佐只是一直吩咐让张延秀好好办差,家里一切都好。还好,让张延秀等了很久的圣旨终于到了,刘士刚和一众犯人都将被押往京城受审,贵州有一半的官员被革职查办,最上头的贵州布政使与贵州按察使也是一个下场,革职查办!投靠锦衣卫的地方官员都得到了提升,很多人都是身兼数职,新的官员要等开春才能上任,又是一场利益地争夺,这次楚党可是下了大力气,推荐官员的名单早就写好了。

    圣旨中对张延秀的表现是大嘉赞赏,并将贵州之事全部交给了张延秀处理,对此张延秀只是很无奈地接受了,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张延秀怕不能赶回家过年,还有就是自己在外面拼死拼活,结果只是口头上的几句赞赏,既不升官也不奖赏,这让张延秀心里有些难受。可既然手中大权在握,那就不能辜负子虚帝的厚望,张延秀马上与苗人头领正式商讨具体事宜。

    所有的苗汉联军都被赦免,但汉人武装都要接受朝廷的招安和整编,除留下部分精锐外,其他的全部解散。对于这点百花和她的父亲完全同意了,汉人首领们除了一个与百花的父亲是莫逆之交的异姓兄弟外,其他的人早就脱离了他的指挥,这些都是汉人自己的家事,苗人管不了。苗人的武装各自回到自己的寨子,苗人头人可以保留自己的武装,并管理寨子内的族人,由贵州苗族总头人将各寨的苗人头人名单和所管辖的范围写个清单出来给张延秀,张延秀将担保一半的人成为土司。

    让苗人各头人回到自己的寨子这一点百花和她的父亲都不反对,但只有一半的头人才能得到张延秀的担保而可能成为土司这一点百花和她的父亲十分地反对,百花和茶儿明确指出张延秀这是在继续分化和瓦解贵州的苗人,挑拨苗人各头人之间的关系,其用心无比险恶,因此双方连续吵了好几次,这才将所要担保的名额从一半提升到了近七成的苗人头人名单,张延秀对于这个结果还是很满意的,名单交上去后,子虚帝那边最好还要划掉一半的名额,也就是说最多只有三成的苗人头人会成为土司。那些没有被册封成为土司的头人就会嫉恨上那些成为土司的人,甚至还会把百花的父亲和百花当成仇敌,如果那些人造反的话,土司身为朝廷的官员就必须为朝廷出力,出兵剿灭那些造反的苗族头人,到时候就不是苗人与朝廷之间的矛盾,而是苗人与苗人之间的矛盾。

    谈来谈去,吵来吵去,张延秀有点不耐烦了,这哪里是一个向朝廷投降的少数民族的态度,可从圣旨的意思上看,子虚帝是希望贵州能尽快恢复和平,停止战乱,对于苗人的一些态度和条件能答应的尽量答应。子虚帝的意思就是张延秀要绝对完成的使命,因此张延秀只能继续忍着,继续与苗人打口水仗,反正只要不再打仗就行了。

    张延秀与苗人的总头领在吵,可贵州省内重建家园工作可一点都没耽搁。大批的粮食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很多难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破败的房屋内拜祭亲人,抚慰伤口。被战火毁坏的房屋要重建,荒芜的田地也要开始耕种,贵州的冬天并不寒冷,还能种点口粮,也要为春耕做准备,田地早已以为没有人耕种而长满了杂草。那些没有被撤职的官员从张延秀口中得知皇上很关心贵州的重建,也都下了大力气,楚党为了获得巨大的利益,先行开始收买贵州民众的民心。农具、种子还有耕牛被一批批地送入了贵州境内,由官府租借给百姓,不收取任何的利息,贵州境内的一些官员也看准时机,先行投靠了楚党,以各种借口从湖广借调了一些地方官员一起组织百姓重建家园,对于楚党的这些动作,张延秀没必要去管,而且张延秀本身也欠楚党的人情。而子虚帝很快就从东厂那里得知楚党的作为,结果是子虚帝大笔一挥,口头嘉奖湖广总督与湖广布政使,并将湖广借调到贵州的一部分官员直接安排在了贵州,同时为了平衡权势,也急调了一些东林党人到贵州上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