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卷 第十六章 北伐(下) (第1/2页)
先锋三万人已经出发了,三万最普通也是士兵中最下等的辎重兵,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先锋辎重兵最主要的任务并不是保护或运送粮草物资,而是修路,也就是评书人时常说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二十万大军的主力并不是小数目,更重要的是这次是皇上要御驾亲征,更不能有一丝的马虎和颠簸。出居庸关过宣府到大同,这一路上的官道多年没有好好地修缮过,普通商人和快马行走虽然不是问题,但要过二十万大军明显很吃力,特别是一些木桥根本就过不了大型的车驾,这些都是辎重兵所要注意的重点,为了很好地完成任务,先锋将领从子虚帝手中拿到了一份圣旨,可以就地征召民夫,要求地方官员协助。 京中各营的训练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将领们都很兴奋,北伐瓦拉这可又是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所有人都知道瓦拉人的主力早已明军在京城保卫战中全部消灭了,剩下的都是一些普通的牧民,明军主力就有二十万之众,再加上从北方边境所抽调的边军,此次北伐实在是太安全了,如此一个既安全又能立功的机会所有的将领都动心了。至于士兵们,上面的命令必须服从,违抗军令和当逃兵都是要被处死的,他们只想能够活着回来,没有什么损失,还能立下点战功,赚些赏钱就足够了,至于将军们命令下的繁重训练,老兵们都了解一个道理,训练时多流汗,战场上少流血。 张延秀所率领的骑兵也在加紧训练,张延秀一半时间待在军营里,一半时间在家里,多陪陪母亲和妻子,让家里的亲人能够心情好一点,张延秀一直在努力让家中的母亲和妻子明白一个道理,这次的北伐真的很安全。在连续解释了一个月后,温佳蓉和徐馨她们表面上才不再为张延秀担心。而此时二十万主力大军还没有开拔,大军出征的日期并没有按照原先的计划进行,先锋三万人还需要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才能使大军一路畅通无阻,想想当初瓦拉三十万大军一路狂奔,无比迅速地从大同杀到京城下,而明军的二十万大军却如此的麻烦,张延秀实在是无奈,步兵和骑兵实在没法比。另外一方面,鞑靼部落的骑兵也需要准备,春季才刚刚结束,鞑靼人无法抽调大批的马匹,母马都在照顾小马驹。 慢慢吞吞的又是一个月过去了,先锋将领传来了消息,说还需要一些时间,子虚帝早已失去了耐心,大军马上开拔,一路上不许出现任何差错,否则先锋官自己提头来见。浩浩荡荡的二十万大军从德胜门外鱼贯而出,京城百姓挤满了街道两旁,为自己的亲人送行,张佐和徐敬业跟在太子身后,为皇上和张延秀送行,朝廷百官一直送到了京城郊外,为了不扰乱军心也为了子虚帝的安全,京城百姓全部不许随军出城,五城兵马司的兵丁严密地警戒四周,闲杂人等全部不许靠近大军,行商的小贩和路人也要全部回避。 大军行进一开始还是很轻松的,粮草十分的充足,将领们还有张延秀都会偷偷地让亲兵去附近的镇上买些新鲜的蔬菜瓜果,生rou鸡蛋等,火头兵也是有等级的,子虚帝还自己带了御厨,手艺普通的全部派去给普通士兵做大锅菜,普通士兵对此的要求很低,有几叶青菜,一小块地rou,足够吃的米饭和馒头就满足了,最重要的是能吃饱,味道能下咽就行了。负责张延秀伙食并不是军中火夫的上等厨子,子虚帝虽然一直没有让张延秀陪他用膳,却让御厨负责张延秀的日常膳食,这对其他官员和将领来说可是莫大的荣耀,张家再次向百官证明皇上对其的重视和宠信,皇恩浩荡。 行军超过半个月,只走了路程的一半,速度慢得可以,越接近北方边境越是荒凉,新鲜的蔬菜rou蛋越来越少,偏僻的村子里连头猪都没有。除了保证子虚帝的日常膳食外,其他所有官员都只能食用后方运来的腌rou,蔬菜则主要以豆类和萝卜为主。子虚帝也发觉了行军速度过慢这个问题,把将领们全部招了过去,想知道为什么行军速度过慢,将领们虽然大半都是大老粗,但最起码的推卸责任还是懂得的,骑兵将领第一个站出来摆脱了关系,怪步兵拖累了骑兵,如果不是因为步兵,以骑兵的速度早就到了大同。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