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天下_第四卷 第十九章 冠军(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卷 第十九章 冠军(下) (第2/2页)

和徐敬业都先不考虑别的,而是直接先假设到镇北公追击瓦拉可汗后,活捉或击杀瓦拉可汗和俘虏大批瓦拉贵族之后的事情。瓦拉人没有了他们软弱的可汗,也没有了那些怕死的贵族,并不代表他们会乱成一团,明军的追击一定会出现落网之鱼,只要是拥有成吉思汗的血脉,坚强活下来的瓦拉贵族就可号召起其他的瓦拉部落,与明军对抗到底,采用瓦拉人最简单的战术,打了就跑,一有机会就偷袭的方式,瓦拉此次之所以失败得如此惨重,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太骄傲了,用的全部都是硬碰硬的打法,不像他们的祖先那样无论敌人强弱,都先以游击偷袭之法消耗其实力。

    虽然瓦拉无法被平定,但其对朝廷的危险将会变得十分微小,可之后呢?张佐和徐敬业算来算去,以大名朝如今之赋税,除非大明所有百姓一人多交三成赋税,宫中内库削减一半用度,户部各种支出削减三成费用才勉强可以出兵收复河套平原与大同以北的大批草原。收复并不等于占领,如今大明完全可以轻易占领这些地区,但如果要收复,使其成为大明国土,并加以控制,那必定要先迁移大批百姓进入这些地区,大明百姓念土念家,除非没了活路否则绝对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人离乡贱,强迫迁移所将激起很大的民怨。

    强迫迁移之后朝廷就要付出一笔银两用来赔偿移民,帮助移民重新开垦土地,建立家园,移民所迁之地在三年内是无法达到自给自足之能力,朝廷还要每年输送大量粮食到北方以防止饥荒,如此众多的花费还不是朝廷将要付出的最大支出,朝廷所要付出的最大一笔银两乃是用来修建坚固的要塞城池,并派兵驻守之费用。要保护迁移的大明百姓,保证朝廷对所收复之地区的绝对占领,没有坚固的城池和要塞,还有大量的士兵是不行的。坚固的城池和要塞可以存放大批军用物资,防止以骑兵为主力的蒙元余孽之进攻和掠夺。草原游牧民族来去如风,擅长骑射,以步兵为主的明军倘若驻军过少则无力对来犯的蒙元余孽进行反击,保证不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因此需要数量庞大的驻军,而数量庞大的驻军就意味着每年高额的军饷与军费,北部草原乃是苦寒之地,为了稳定军心士气士兵每月所得军饷必须是平常士兵的两倍。

    说来说去还是因为银子的问题,如果这一切都能实现,那么当太子登基之时,所要面对的将是一个国库空虚,内库用度不足,各地民怨沸腾的局面,不仅是张佐和徐敬业,张延秀也认为太子是绝对不愿面对这种局面的,太子他只想做一个守成之仁君。张延秀很是无奈,他没想到开疆扩土之宏愿将会出现这样的一种局面,更何况现在镇北公还没有追击到瓦拉可汗,能否成功亦还是一个问题,张延秀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慢慢地将两封信烧掉,他本身就明白一件事,朝廷目前国库内所存根本只够战后所用。先前的京城保卫战情况虽然十分危急,但实际阵亡之将士并不多,朝廷并不用付出太多的抚恤。此次北伐先前一直站伤亡过十万,并且全部都是登记在册的士兵,按照最低标准一人二十两银子的抚恤,朝廷就要付出两万百万的抚恤金,而所有人都知道子虚帝是不会只拿出这么少的银两的,事关军心士气。不仅是抚恤要用到大笔银两,对于有功将士的奖赏也需要大笔的银两,战后能够保持国库的正常运转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想到这,张延秀马上写了一份折子,建议皇上在抚恤阵亡士兵之时以部分粮食替代银两,一次抚恤给阵亡士兵的家属一定的银两,然后再接下去的十年时间内,每月派发给各家阵亡家属一定的粮食,以此来显示皇恩浩荡,大户人家不在乎粮食,他们在乎的是银子,但阵亡士兵大多都不是大户人家,小户人家所在乎的是粮食,银两是存储起来在急用钱的时候才拿出来的。朝廷并不缺粮食,有些粮食还会放到发霉烂掉,朝廷缺的是银两,如此一来就可以为朝廷不用一次付出大笔的银两,同时保证了阵亡士兵家属在十年内的基本生存条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