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天下_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封禅 (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封禅 (上) (第1/2页)

    镇北公病了,当他折断手中的宝剑后,人就倒下了,张延秀命令军中的郎中全力救治,自己则指挥着人马向南撤退,沿途放火烧草,将大片大片的草场变成了灰烬,附近再也没有发现任何一个瓦拉人。而当骑兵撤回城寨之时,城寨从的步兵已经撤去了一半人马,子虚帝与众位官员和将领就只等张延秀率领骑兵返回,两军会合之后大军马上南归,此次所建城寨派一万士兵驻守,并继续加固城防,朝廷准备再次建立一座新的城市,用来监视北方的诸部,而投靠朝廷的鞑靼人也开始了大规模的迁移,返回自己以前的草原,朝廷继续供给鞑靼人粮食与普通的生活用品,但茶叶和铁器依旧受到严格的限制,此时已经有朝廷官员在设法染指与鞑靼的茶叶和铁器交易,北方的陆上走私所获利益绝对不比南方的海上走私低,只要能将大批的茶叶和铁器偷运地送到北方蒙古部落就能获取十倍以上的利润,并带回大匹优良的马匹,但其所存在的风险也是高得吓人,走私偷运者抓到一律斩首,家产全部没收。

    两军会合后,子虚帝很快就得到了镇北公重病的消息,子虚帝身边的三名太医之一和一名小太监被派了过去,专门贴身伺候镇北公,需要什么药材可以从京城快马送过来,子虚帝也觉得有些亏欠这么一位一生为国尽忠的老人,让张延秀秘密地将那道密旨要了回来,亲手烧成了灰烬。张延秀亦将此事永远的埋在自己的心底,想办法将其遗忘掉,张承德他们从头到尾都不知道密旨的内容。

    明朝北伐大军终于开拔了,明军的将士们大部分都是喜气洋洋的,能够活着回去还能获得皇上的奖赏,过上几年好日子,谁能不高兴呢?!但还是有一些人开心不起来,他们内心十分的哀伤,有人好朋友战死了,有人失去了兄弟,有人则成为了残废,他们在为战死者的家属担心,在为自己担心,担心以后的日子,皇上的赏赐和朝廷给的抚恤是可以让他们和战死者的家属在几年里衣食无忧,可是以后呢?赏赐和抚恤的银子用完之后呢?!张延秀和很多将领都察觉到了这样一种哀伤的情绪,张延秀亲自将此消息告诉了子虚帝,并建议子虚帝马上向士兵宣布新的抚恤方式,此时正越来越觉得自己英明神武,重现了大明盛世的子虚帝马上就同意了张延秀的建议,向所有北伐将士宣布了新的抚恤之法,所给抚恤的银两比规定的多了一倍半,战死者一人抚恤五十两银子,同时还有持续十五年的朝廷俸米,将士们的士气更加高昂了,五十两银子说多不多,说少也不说,小户人家一年也才赚不到十两银子,可大户人家一顿饭就要五十两银子了,但总之朝廷是给多了。而十五年的俸米更受士兵欢迎,有了米粮那些阵亡士兵的家属就不用饿肚子,省一点将一部分白米去换成粗粮,足够一家四口人一个月的口粮了。

    士兵们在外面三呼万岁,十几万人一起高喊震动天地,子虚帝很是享受这种感觉,这个时候紫阳真人突然在子虚帝身边小声地说了一句话,子虚帝更是眼睛一亮,随后他马上宣布大军不回京城,而是绕道去山东泰山,他要封禅泰山,向天地与天下子民展示其文治武功。文官们没有一个人反对,大家也不敢反对,武将并不在乎这些,皇上让他们干吗他们就干吗,张延秀在替太子为难,这又是一笔大的银两支出,但他也不敢开口说什么。

    秦朝统一中国后,始皇帝于二十八年巡行东方,先到邹峄山,行祭礼,刻石颂秦功业。同时召集齐、鲁的儒生稽考封禅礼仪,众儒生诸说不一。始皇帝遂自定礼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阳登山。在岱顶行登封礼,并立石颂德。自泰山之阴下山,行降禅礼于梁父山,自此封禅泰山被作为一种极其重要和隆重的旷代大典,汉武帝亦曾封禅泰山。

    对于子虚帝的突然决定,太子和京城的官员们忙得是焦头烂额,为了封禅大典,首先就是要再次开凿和修缮泰山山道,用于皇上率领百官登山封礼、刻石。山也也要准备出一块祭祀的场地,祭祀大地也就是“禅”。这些都是要动用到大批的民夫和准备大量封禅所需的物品,总之就是花银子,动用人力,并且所有的工程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