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桃花之变(一) (第3/3页)
铁杵正要跟着,秦振武却伸手一拦,二人便就停下。
陈瑞瑜缓步来到堡门前,仰头叫道:“叫管事的出来说话。” 话音刚落,就听见一声弦响,不知是是谁放了一箭。那箭显然不是冲着陈瑞瑜去的,歪歪斜斜的没半点力道,只在陈瑞瑜马前三步掠过。 陈瑞瑜探身用马鞭一卷,便将那箭卷了回来,取过一瞧,那箭镞还算锐利,做工却甚是粗燥,随手一甩,那箭猛地插在垛墙上,尾端不住的摇晃,显然比适才那人力道大了数倍。 那堡墙不过两人多高,陈瑞瑜骑在马上,可就相差不远。上头的人可都瞧得清清楚楚,待回过味儿来,便都缩了头。那杆黑底桃花旗下的人也似乎瞧出了甩手一箭的力道,愣是没人出面说话。 瞧见这一幕,陈瑞瑜有些不耐烦,再次叫道:“锦衣卫办案,叫管事的出来说话。” 堡墙上似乎有人嘀咕了一阵,却依然没人冒头。 陈瑞瑜猛地一扯缰绳,纵马顺着堡墙奔了几步,左手在马鞍上一按,身子腾起,双足在马鞍上一蹬,便向堡墙上窜去。这一借力,已然与堡墙平齐,伸手在垛口上一搭,一个翻身,便高高站在垛墙上。 这一眨眼的功夫,那堡墙上众人全都花了眼,待看清时,只见一位少年稳稳站在头顶,那耀眼的飞鱼服似乎有些刺目。这一瞬间,那些手执刀枪的乡兵居然都没反应过来,只呆呆的看着,让全神戒备的陈瑞瑜没处用力。 “锦衣卫办案!”陈瑞瑜扯下腰牌,在众人眼前一亮。 可惜,在场的众人似乎没听见,毫无反应。 “这里谁在掌事?”陈瑞瑜大声喝问。 “是我。”黑旗下一位长着一缕长须的老者站出一步。此人年纪虽大,却是一副筋骨强壮的身子,一双眼眯着紧紧盯着陈瑞瑜。 “你是保长?” “是。” “上前报名。”陈瑞瑜站着未动,依旧比人高出不少。 那人迟疑着,眼睛盯着陈瑞瑜手里的腰牌,却只走了一步,便又没动了。 陈瑞瑜有些气闷,那人显然没见过锦衣卫,瞧那样子,怕是听过,可又拿不准。这等乡间所在,能见到多大的官儿? 陈瑞瑜手腕一翻,将腰牌再次悬在腰间,随手一挥,飞鱼服那略宽的袖袍便众人眼前晃出一道光影。 “你去过州衙门?”陈瑞瑜问。 “去过。” “几回?”陈瑞瑜笑了笑。 那人似乎有些气馁,又上前走了两步,但又站住了,似乎拼命在脑子里想着什么,猛地扭回头,低声叫道:“田老头呢?他不是做过师爷么?在哪儿呢?” 后面的人连忙传话下去,转眼间,一名尖嘴猴腮、留着山羊胡子的人跑上来,还不等站稳,猛一眼瞧见陈瑞瑜站在垛台上,似乎花了眼,用手揉了揉,面色一滞,又看了看那保长,转眼便明白了形势,忙伸手一拉,连走几步,跪在陈瑞瑜面前,连连叩头道:“请大人恕罪,乡野小民,不识礼数,望大人勿怪!” 那保长起先还有些挣扎,待见师爷如此,呆了呆,便也跪下,旋即,那些乡兵彼此瞧了瞧,纷纷跪成一片。 “大人,”那保长喉头艰难的动了动,道:“小的见识浅,不识锦衣卫的。还请大人恕罪。小的以为是......” 是了半响,也没敢说出结果。 陈瑞瑜有些哭笑不得,道:“我们来也不是为了你们。起来吧,打开堡门!” “是。”那保长站起身连连催促,两扇厚木镶钉的堡门迅疾被敞开了。 陈瑞瑜挥了挥手,堡外的骑兵立即向堡门涌去。 陈瑞瑜看着骑兵进门,才跳下垛台,对保长说道:“我来办件......要案。你让人封了堡门,切勿走脱一人。” 那保长吃了一惊,连连点头。 陈瑞瑜扫了一眼那些乡兵,问道:“这里面,可有张家的人?” “张家?哪个张家?” “桃花堡有几个张家?”陈瑞瑜反问。 “有三户。”那保长倒是非常熟悉。 “开着张记商号的呢?” “知道了。”保长似乎松了口气,道:“大人,这乡兵里有些是张家的家丁。” “家丁?”陈瑞瑜想了想,道:“你去下了他们手里兵器,好生看着,若有轻举妄动,斩!” 最后一字说得斩钉截铁,那保长一哆嗦,连忙点头。 身旁那师爷不待吩咐,转身便与旁边几人低声交待,那几人便飞似的向两边跑去。 “走吧,你带我去张家。”陈瑞瑜又看向那师爷,道:“封门的事,就交给你了。你可记住了?” “是,是,小的记住了,放心,大人,绝跑不掉一个,尤其是张家的人。” 陈瑞撇了他一眼,心说此人倒是个机灵鬼。 说话间,铁锤、铁杵已带了二十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大汉上了堡墙,众人再次受到耀眼的震撼。 走下堡墙间,那铁锤小声道:“大人,适才那一手,可真是漂亮。” 陈瑞瑜快走两步,实在不想再次领教“人不可貌相”的注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