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碗 皇帝赐婚 (第3/4页)
不得再追查郝大通一案,立即将郝家四具尸首埋葬,入土为安。 宝国公府的花园里,王钰正和耶律南仙赏菊饮酒。担任右仆射后,王钰很少有这样的清闲时光。而此时的耶律南仙,从衣着到举止,已经完全像是一个汉人,用王钰的话来说,这叫同化。 耶律南仙到王钰府上,已经有些时日了。身份颇为尴尬,不是夫人,也不是奴婢,主不主,仆不仆。可她从来没有在王钰面前抱怨过什么,这反而倒让王钰心里不安,觉得亏欠了她。何止是亏欠了她,还有那双目失明的素颜,一直待字闺中。可王钰也是身不由己,按宋朝的规矩,他虽然已经到了成婚的年纪,可太上皇赵佶几年前曾经跟他提过,要将出云郡主许配给她。这件事情,赵佶虽然没有公开宣布,只是跟王钰和八贤王提过,可皇帝是金口玉言,一言即出,便绝无改口的可能。王钰如果想娶童素颜,那就只有一个可能,除非赵佶龙御归天。 “你为什么不让李大人继续追查郝大通一案?”耶律南仙端着酒杯,向王钰问道。 “唉,我说南仙啊,难得清闲,就不能不提公事么?做人要懂得享受啊。”王钰轻轻抿了一口美酒,苦笑道。 “你是怕查到最后,发现这件案子原来跟柴进堂和蔡京有关?”王钰曾经说过,耶律南仙恐怕是最有个性的女人,这话,可是一点都不假。 王钰一阵沉吟,放下酒杯,摒退仆人,坦诚相告道:“不错,郝大通一案,十有八九是柴进堂干的。可让我奇怪的是,他怎么偏偏找上郝大通?能到密室里跟郝大通饮酒,说明他们关系非比寻常。他杀郝大通,而且留下了那八个血字,这说明什么?” “要么蔡京授意,要么就是新法触及了他的利益。”耶律南仙轻声说道。 赞许的点了点头,王钰接着说道:“不错,只有这两个可能。如果是前者,那倒没什么稀奇。可如果是后者,这里面就有猫腻了。”柴进堂这个人,渐渐浮出水面,让王钰很担心。如果他只是蔡京的爪牙,那倒还好了。可问题是,他也有可能是几年前派人刺杀自己的人。如果这件事情属实,那柴进堂的用意,可就值得深思了。 当年自己不过是小小的五品太常少卿,根本没有实权。柴进堂为什么派人杀自己?自己如果死了,那他的目的就是阻止当年的宋辽谈判。换言之,他希望宋辽开战。一个宋人,为什么希望自己的国家陷于战火之中?再联想到当年那场宋辽蹴鞠国战时,有一名国脚假摔,然后退出比赛,差点让大宋国队落败,这一切都表明,有人不希望看到宋辽罢战。 “会不会是蔡京为了打击你,所以安排这一切?”听完王钰的话,耶律南仙猜测道。 “绝对不会,当年我跟蔡京几乎没有来往,他身为百官之首,你认为有可能会对一个小小的五品官不利么?再说,蔡京是何等的老谋深算,他怎么会笨到用杀手这一招?”王钰坚决的摇了摇头。 “不错,历朝历代大臣们之间的争斗,绝对不会用这么直接,这么粗暴的办法。那你认为这个柴进堂想干什么?” 王钰伸手指了指天,耶律南仙吃了一惊:“想当皇……” 不等她说完,王钰已经挥手制止。柴进堂这个人,不简单啊。以前可真是小瞧了他,认为他只是一个纨绔子弟,仗着祖宗陈桥禅位有德,被赵佶封了个侯。即便是结交权贵,也是图自保,现在看来,他的野心,远不止这些。他现在管着梁山旧部,驻扎在京师附近,如果他真有异心,对赵家是个威胁,对南府军更是一个威胁。 “王钰,现在看来,柴进堂这个人,不能留,最好尽早除掉他。” 大宋靖康元年十一月,又一件怪事发生了。高丽,日本两国,居然以朝贺大宋新帝登基为名,同时派遣使臣渡海入宋。高丽,日本两国,素来不和。日本时常派兵出海,sao扰高丽边境,在历史上曾经好几次打入高丽内陆。在唐朝时,朝鲜半岛内乱,新罗国王泣血上书,请求大唐以宗主国身份前往平乱。唐太宗派遣大军进入新罗,很快平息了内乱。但唐高宗龙翔三年,日本国以援助百济为名,出动舟师数百,占领锦江口。新罗国王不得不再一次“泣血上书”,请求宗主国派兵援助。 唐高宗雷霆一怒,派遣大将军刘仁轨领兵击之。据史书记载“仁轨遇倭兵于白江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贱众大溃”,大唐将军四战四捷,杀得倭人闻风而逃,连海水也被血染成了红色。自此以后,日本国再不敢兴兵作乱,尊大唐为宗主国。 然而,到了大宋以后,朝鲜半岛上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高丽。而日本却进入了分裂时代,日本所谓的“天皇”,皇权旁落,地方势力割据称雄,日本诸岛上,群雄并起。史称“平安时代”。
高丽与大宋向来通好,多次派使臣到大宋,进贡礼物,领取“赐物”。不过,不要以为高丽经常派出使节就是对中原王朝的尊敬。据说,高丽使节每次来大宋,进贡的东西,不外乎送给大宋天子的龙袍,金带,要么就是折扇这类东西。而大宋赐给高丽的,却是真金白银,佛经书籍,甚至先进的生产技术。而高丽使臣,还时常私下派人到民间搜寻典籍,技术。这种情况,让大宋许多官员很不满,苏东坡就是一个典型。 他曾经上奏大宋皇帝,称高丽人贪得无厌,每次进贡,都要领取大量的赏赐。而且宋人向来好面子,朝廷下令,凡高丽使臣所经之地,都要供应各种用度,分文不取。给大宋造成了一定的负担。苏轼有鉴于此,接连上了《论高丽进奉状》,《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三首》,陈述高丽国的影响,建议朝廷要注意控制文化,技术的传播。可大宋以****上国自居,自然不会在乎这点小钱,打肿脸也要充胖子。 而日本国则更过了,自唐以后,很少由日本官方派出使节到中原,多是民间的商业往来。但现在,两国突然同时派遣使节到大宋,可真是耐人寻味了。 禁宫,观文殿。 皇帝赵桓,召集文武大臣,商议高丽,日本两国使臣来宋一事。两国同时来朝,这可是前所未有的盛事,就连赵桓也被惊动。 “诸位爱卿,高丽,日本两国同时遣使入宋,可见我大宋威名,远播海外。如何接待,诸位可有意见?”赵桓刚刚即位,高丽日本两国便派使臣来恭贺他登基,让这位年轻的皇帝感觉脸上有光。 “陛下,臣最近得知,金国皇帝完颜晟将原辽国旧地保州,来远赐于高丽。高丽王王楷亲遣王子进金称谢。如今派遣使臣到我大宋,恭贺新帝登基,足见其两面三刀,背信弃义。臣认为,不应以重礼相待。”立于玉阶之上的八贤王奏道。他说高丽“背信弃义”是有原因的。原来,大宋与高丽曾有盟约,一同攻辽。缔结盟约后,高丽倒是派兵攻打过辽军,但一吃败仗后,马上撤兵,再也不动弹。 赵桓闻言,一阵不悦。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