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当军阀_黑暗下的忠诚庄宗时代的名将(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黑暗下的忠诚庄宗时代的名将(下) (第4/5页)

莫过于断粮,由于德胜南城的易手,当初储备用以南下的数百万石粮草损失殆尽,加之粮食歉收,军粮日益紧张起来。面临如此进退维谷的困境,众将中甚至有人提出放弃郓州与梁议和,划河为界。

    李存勖非常沮丧,就单独召郭崇韬询问对策。郭崇韬也一直在谋划这件事,便回答说;“自从陛下十五年前即位,为了雪国仇家恨,衣甲都生出了虮虱,百姓也苦于战乱。如今已经称帝登基,河北士民都盼望着早一天平定天下,刚刚得到郓州这麽块尺寸之地,都不能保住,还谈什麽中原呢!臣担心将士因此背心离德,纵然划河为界,又靠谁为陛下守卫呢!臣自从听了康延孝的报告,日夜筹划,计算我军兵力,揣测敌军的反应,不出今年,必定要决出雌雄。梁军如今将精兵全部交给段凝指挥,威胁我国南部,又决黄河作为屏障,认为我军短期无法逾越,自恃这些所以掉以轻心。令王彦章进攻郓州,其目的在于引起我军内部分歧,产生内乱。段凝本不是将材,没有能力临机决断,不足畏惧。投降的人都报告说大梁无兵,陛下假如留兵据守魏州,保卫杨刘,而亲率精兵与郓州合流,直插大梁,敌人城中空虚,必然望风自溃。如能使伪主投降,则梁军自然会投降。今秋歉收,军粮行将耗尽,陛下若不当机立断,大功就要错失掉!常言道:‘当道筑室,三年不成。’帝王应运而生,必有天命保佑,陛下不要再犹豫了。”李存勖听完这席话,不禁豁然开朗,满怀信心的说;“这番话正合朕意。大丈夫成王败寇,我决定了!”

    11月11日,李存勖在朝城郊外挥泪送别了刘夫人母子,开始了一生中最大的一场冒险。随后郭崇韬的谋略得到验证,生擒王彦章,平灭梁国,迫降段凝,晋军在困境中孤注一掷,奇迹般的灭掉了梁国这个强大对手。而郭崇韬因平定梁国功勋卓著,不但暂行中书事,而且拜侍中兼枢密使,更兼领镇、冀州节度使,晋爵赵郡公,邑二千户,并赐铁券,恕十死。当时的政体介于唐宋之间,而且没有宋代对部门首长的限制,因此郭崇韬作了中书省、门下省和枢密院的首长,就等于一人独掌国家军政,权倾朝野。

    郭崇韬出身低微,几十年都期望着这样的好日子,如今梦想成真,难免飘飘然起来,行事少了些谨慎。例如924年3月他来到卞、洛,面对归降梁将的争相贿赂,竟来者不拒,亲友提醒,他反而得意的说;“我身居要职,俸禄和赏赐成千上万,哪用得着这点儿东西!只是梁朝贿赂成风,现在各地官员有很多是梁国旧将,被拒绝会令他们不安。这些东西放在我这里,与放在国库中是一样的。”后来等到李存勖举行郊礼,他才把这些东西以个人的名义捐献了出来,资助国家封赏。对一个几十年跟规章打交道的文员而言,这样做是很难仅仅评价为手段灵活的。与此相比,就在1年半前,当李存审攻下镇州,他被派去清查府库时,还毅然拒绝有人用珍宝向他行贿,只是自费买了些书。

    与官高爵显相应的还有趋之若骛的巴结者。郭崇韬一向羡慕士族的名望,只是苦于出身低微,为此私下以郭子仪的后代自居。豆卢革是唐代贵族后裔,虽然是中书省的宰相,实权却不及郭崇韬,而且他不久前私自调拨公款,还是靠郭崇韬为他隐瞒的。因此他故意借闲谈问郭崇韬说;“汾阳王是代北人,举家迁至华阴,侍中世代住在雁门,跟汾阳王可有亲缘?”见郭崇韬回答;“族谱早就遗失于战乱了,但长辈曾提到是汾阳王的四世后代。”豆卢革就故作思索的评断道;“看来是一家子。”因为得到士族的首肯,郭崇韬便堂而皇之的以士族自诩了。

    郭崇韬********附和士族们的所谓上流生活,随着各种应酬,心腹也一个个都换成了士族,当初那些一同出生入死的旧人,反倒被疏远了。旧僚中有人找他诉苦,他反而打哈哈道;“公虽是我的旧部,可惜出身太低,我也知道公的能力,之所以不敢提拔,是担心名流们说闲话。”后来他辅佐李继岌征蜀,在兴平拜郭子仪之墓,还不忘告诫李继岌,他日登基一定要优待士族。

    俗话说树大招风,郭崇韬管的事多,得罪的人也就多。庄宗李存勖本没有治政才能,当初为了报家仇尚能有所收敛,现在大功告成无所事事,就成天与宦官伶人寻欢作乐,不但目光越来越狭窄,还放纵了宦党。郭崇韬虽然得意忘形,一般政事尚能秉公处理,也因此没少得罪宦党,经常被在李存勖耳边说三道四。加上他在李存审、孔谦、李绍宏、自诩士族、疏远旧部等等事情上无法服众,因此朝中对他也颇有微词。

    郭崇韬听到种种非议,为了避嫌只好上奏让出枢密使的位子,见李存勖不答应,又请求将枢密院的部分权利转到其它部门,岂料依然招来宦官的诽谤。他于是愤愤不平的对儿子们说;“我辅佐主上,成就大功,现在却被小人们排斥诋毁,只好避其锋芒,回镇地常山去了。”郭崇韬的儿子廷诲是个纨绔子弟,不但不支持他,反而劝阻说,一旦失去权位,便如同神龙离开水,连蝼蚁也可以伤害它。受益的门人故吏更是出谋划策,想尽办法劝他留任。正好李存勖有个夫人姓刘,太后不喜欢她的品行,李存勖却很想让她作皇后,门人故吏就建议郭崇韬上书立刘夫人为皇后,一来讨李存勖高兴,二来等于在后宫安插了一个自己人。郭崇韬就联合宰相带着百官一道上奏,果然讨得李存勖一时龙颜大悦,地位也暂时巩固了。但郭崇韬哪知,此举最后反而使他遭到杀身之祸。

    刘夫人虽然当了皇后,却并未给郭崇韬多出力。这个妇人出身贫寒,为了求富贵连亲爹都不认,还谈得上什麽信义。况且此人爱财如命,自从作了皇后,四方贡献的奇珍异宝都要专门准备一份给她,纯属认钱不认人。郭崇韬毕竟不是佞臣,实在是无法驾驭她,因此宦党一有机会仍旧可以诋毁他。

    历史上士族与宦党争权并不罕见,宦党靠的是溜须君主,而士族最有力的办法也只不过板起脸教训君主,偏偏李存勖又是个浮躁、不识大体的人,因此在争取李存勖方面,郭崇韬处于明显的劣势。只不过先前宦党攻击郭崇韬,李存勖只当事不关己,一耳朵进一耳朵出,直到925年7月,李存勖才真正开始厌恶郭崇韬了。

    当时久旱逢雨,天气却非常潮热,李存勖跑到高楼上避暑依然不舒畅。宦官就借机夸耀唐朝当年的排场,说现在的皇宫还不如当年长安的大臣家。闷热难耐的李存勖听了很不服气,说道;“予富有天下,难道还置不起一座楼阁!”当时中原大旱,他担心郭崇韬反对,就送信给郭崇韬诉苦说;“今年酷热,朕当初在河上,五六月间与敌军对垒,大帐闷热潮湿,然而跨马击贼,反倒觉得清凉。而今成天住在深宫,却受不了暑热了,这是什麽道理?”本想让郭崇韬迁就,不想郭崇韬却上奏道;“陛下当初在河上时,汴寇未平,因此废寝忘食,一心想着作战,严寒酷暑都不放在心上。现在敌寇已经平定,中原一片太平,纵情享乐,纵然是百尺高台,广殿九筵,也不会感到满意的。希望陛下反思当初创业的艰难,那麽对今日的暑热,自然而然便不介意了。”李存勖看过奏折很生气,宦官见状就诬告道:“崇韬的府邸,排场不差于当年的皇宫,他当然要说风凉话了。”李存勖于是更加气愤,独断专行的修造了皇宫。郭崇韬又阻谏说;“现在中原大旱,军粮匮乏,希望暂时停工,等来年丰收再说。”李存勖更是充耳不闻。

    过了不久,会客省使李严出使西川归来,报告了蜀主王衍荒yin,可以征讨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