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袁世凯出山 (第2/2页)
知道方想想法的估计就只有几个营长和刘桂杨虎城两人。 这几人都知道方想心里对清国没什么认可,反而帮助了几次革命军,就连新式武器都有提供。但是他们几个都是方想的心腹,对方想的命令是绝对的服从,方想从未做过伤天害理欺压百姓克扣军饷对不起士兵的事,所以方想让他们打哪他们几个绝对不含糊。 方想所属是冯国璋的第一方面军,一路上方想让士兵快速赶路,因为第五标距离武昌是最远的,而且他还知道冯国璋和段祺瑞早就得到袁世凯的命令故意拖延时间,给清政府压力,袁世凯这种养敌自重的方法确实给他带来了不少的利益。 时间到了十月十二日,由于冯国璋和段祺瑞的拖延。使得武昌起义的革命火种快速散播,清政府的政权岌岌可危,前几年西南省份的铁路保护运动就让清政府头疼不已,现在可好,武昌这一枪和有可能直接将清政府本来就不稳的根基彻底掀翻。 迫于压力,清政府也实在没办法。 这时候一个请袁世凯出山的建议打破了安静的朝堂,载沣肯定是不愿意的,可是面对这群胆小怕事的官老爷,载沣也不得不顺势而行。 于是乎,只好撤换现在的北洋军指挥,请袁世凯出山。一封紧急加盖印章并通过中书审核的命令传出了北京城。 加封袁世凯为两江总督兼钦差,这纸命令一出全国各地的喧闹声顿时压了下去,可见袁世凯的威望不可小觑。 武昌的革命军在得知袁世凯要来后紧张的布置防御工事,原本准备起义响应武昌的几个省份这时候也处于观望状态。
袁世凯得到了想要的好处,于是不慌不忙的领命。 冯国璋和段祺瑞达成目的,开始全速赶往武昌。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拖延的这几天方想指挥部队连夜赶路已经快到汉口了。这时方想才下令全军扎营然后排出刘桂和杨虎城前去武昌联系革命党。 由于武昌起义虽说成功但毕竟准备不足,城中的部队虽说加起来不少并且声势浩大,但是明白人都知道,这一切都是表面的。 这群更多时由学生工人组织起来的部队在面对正规的北洋军时恐怕坚持不了多久,武昌起义不管失败还是成功,他的作用只是加剧了清王朝的衰败。 革命军显然也是做好了准备,于是一个带着正义的旗号便竖立在了武昌城头。为了显示合法性,革命军推举黎元洪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同时都督府为合法政府,随着通电成功。 既然有人站出来出头,中国人从来都不缺少加油看戏的主,于是刚刚沉静下来的各方反清政府纷纷响应,为了显示出革命军的强大,黄兴率领部队几天时间里就攻下了汉阳。 陕西,山西,江西,云南,贵州等地相继独立,在各方的主张下组建中央临时政府。 刘桂和杨虎城成在汉阳见到起义军总指挥黄兴。 黄兴认识刘桂所以很客气的接见了他们,从刘桂的口中得知方想已经秘密抵达汉口外。黄兴很惊讶,因为他得到的消息冯国璋和段祺瑞还在路上。没想到这方标统已经带着部队到了,这速度真是快。 同时他也对方想这次的目的感到不明,刘桂现在也算是有点见识了,见黄兴眉头一皱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开口说道“我大哥想让你们快速的攻占汉口在那里组织防线,同时我们会支援你们一批武器装备,让你们能够和北洋军形成对峙的局面这样时间越长对你们来说越有好处,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响应你们。只要你们能够一直这么坚持住,那么革命的火种就能烧便全中国。” 黄兴一听,便深深的看了一眼刘桂,他不知道这话到底是刘桂说的还是传达方想的话。拖延时间就是革命党的最终目的,只要自己能够一直这么坚持下去,到时候全国都会处在革命的热潮中。腐败的清政府必将被推翻,黄兴点点头表示会尽快攻占汉口,按照方想的办法建立防线抵御北洋军。 刘桂和杨虎城回到驻军地后,方想听取了他们在汉阳的所见所闻。现在革命军在连续的几场剩利下每个人都信心满满,虽然士兵缺少训练但是战斗力在勇气的支撑下还是不错。方想点点头,但是他知道就算是这样的革命军还是无法抵挡正规的北洋军,不管他们怎么坚持,在绝对实力面前都会土崩瓦解。 他所能做的就是提供武器弹药,帮助革命军将这场对决拖的更久一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