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章 风云涌动(下) (第1/4页)
(到一百章了,不容易,为自己贺一下,弄个大章) “公与,说什么逼其就范,以咱们如今这个状况,更多的还是只能示敌以弱,引蛇出洞,倒是用不着那么为主上避讳!” 田丰说这话的时候,倒是不见忐忑,而张四海的脸上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有这般表现,倒是让沮授更为放心,之前他对于认张四海为主的时候,虽然也是有感于其为天下大义而行事的那份心胸,加上好友田丰的力荐,除此之外,多少也有些心虚。 不过见到张四海此时还有些不好意思,倒是让沮授为之疑惑。 “公与有所不知,造成如今这幅局面,却是我当初虑事不周之过,我儿张放自成为了护匈奴中郎将,我便有心助他成事,加之当时为了保证上谷此间的安稳,以及商道的通畅,匈奴这边便成了上谷发展的阻碍。故而那时候不仅上放儿领着上谷城中的兵马南下,还连带着让附近的乌桓人也助战去了。只留下原先商会中的一些护卫在此守护,原本以为上谷附近经此一事,定然会四下里平和再无打的纷争,却不料在这里会和鲜卑人弄成了如今这个样子,终究是我当初安排不善,现在也只能让两位好生的补救了!” 张四海的和盘托出,自是让沮授觉得为难。 原本还向着示敌以弱,结果现在上谷这里是真的很弱。 幽州商会的护卫,屈指算来,不过也就三五百人,而且这些人多数还不是商会直属的,都是各个商人自己的,真正能够被张四海征调的在这三五百人中还得打个折扣。 而由臧霸新近招募的兵士,固然是从流民中挑选的精壮,可是那些人还都是新丁,不见得会在面对接下来的鲜卑人的攻击中有什么大的作用。守城可以,若是进而出动,说实话,张四海等人不敢想象。 再者城中此时的武将也就只剩下臧霸一人,单以这点来说,上谷这边的行事还真的是将自己给弄得处于既无精兵,更无强将。这样的局面,真是让人有点无法可想了。 望着沮授凝神沉思的表情,倒是让张四海有些期待,一人计算两人计长,之前和田丰这里并没有太好的应对之策,也只能缓缓图之,毕竟眼下他们和鲜卑那边还没有撕破了脸面。 田丰和张四海两个人也知道,这样的情势实在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 所以在沮授未来之前,张四海一方面让臧霸加紧招募兵士,并积极的训练整备,另一方面也是让张世平那边除了正常的出产铁器之外,也将当初那些从宛城转来的那些铸造匠师给带到了上谷。 张四海自然是想利用这些匠师为他打造些守城利器,身为后来人,即便张四海并不懂什么守城弩,神臂弓等等这些物事的具体构造,不过指点一些思路和方向于他来说自然很是平常,而这些来自宛城的匠师们,自然都是打造兵器的行家,累年经月甚至父祖几代人都是做这些营生的。当初被黄巾贼寇强行拉走,或者都已经绝望到生无可恋的地步,而今却被安置在上谷这里,无疑是绝处逢生,又有张四海给他们安排生计,做着自己擅长的事情,当然会对张四海感恩戴德。 任沮授为难沉思,张四海和田丰也各自去做事。 此时的田丰倒是在从张四海这里套的一些宋代的守城之法后,也是甚为有兴致。 兵法有云,守城之道,无恃其不来,恃吾已有待之,无恃其不攻,是无疑有所不可攻。故善守者,敌不知所攻,非独为城高池深,卒强粮足而已,必在乎智虑周密,计谋百变,或彼不来攻而我守,或彼不来挑战而我击,或多方以谋彼师,或屡出以疲彼师,或彼求斗而我不出,或彼欲去而惧我袭。若此者,皆古人所以坐而役使敌国之道也。此虽得御攻之计,然又要先审可守之利害。 一部宋代的《武经总要》,张四海当然不会记得那么清楚,然而就是这么些字句,听在田丰耳中,自然就对张四海更是叹服。 要知道武经总要,实为宋代总结了以往数千年历史经验,汇集了众多军事,武器等前代先贤的成果的大成者。 被张四海这么说上一鳞半爪,为田丰这样的当代英才得闻,如何能够不让田丰惊讶。 当然这也是张四海此时的无奈,若是他手上兵强马壮,却又如何还会联想到此。 上谷城小兵寡,势弱如此,将武经总要的内容简便至此,倒也恰如正当。 —————— 张四海自是要去看看察看那些匠师目下如何了,早在那些匠师转到幽州之时,张四海也曾想过具体将他们安置到哪里,原本的设想是就让他们留在渔阳也未尝不可,不过于他来说,总是上谷渔阳两边跑,也不是个事,故而最后还是给让这些人来了上谷。 径直来到他心目中未来的装备区域,当然此时也不过是有几个匠做作坊,沿途之上,倒是没有几个人向张四海行礼致意。 只见每个人都是忙碌着手上的事情,或是在打铁,或是在淬火,又或者正在为新练得刀枪开刃。 张四海身边随行的侍卫倒是也对于这样的场面习以为常,先前他还为这些人怠慢了自家主公对这些匠师发过火,不过没想到,张四海完全不为所动,只是对他说过,劳动最光荣,而且认真干活便是对他这个主公最好的敬礼和致意。 当这些话传到这些匠师们的耳中之后,无疑让他们都对这位慷慨仁慈,和善又对人体贴入微的主公更是五体投地。 —————— “小兔崽子,让你注意点火候,你怎么又给忘了,什么时候才能让老子省点心!” 听到这暴躁却很是熟悉的声音,张四海倒是笑了。 “哟,老郭这是又在骂谁呢?” 张四海这一张口,却是让附近的人都把头转了过来。为首的那人显是正骂的起劲儿,见是张四海,张大的嘴也有一时间错愕。“原来是主公来了,小老儿给您行礼了,”只见那老郭之前还满是愤怒的脸上瞬间变作了笑颜。 变化如此之快,却又发生在一张面貌凶相的脸上,让张四海也只能无奈。 这老郭便是这一带工坊中的头面人物,也是手艺最好的,故而张四海便将他心目中所寄望的守城弩的打造交到了老郭的手上。 不过这老小子也是个桀骜的人,若不是张四海真心对这些匠人好,又拿得出让老郭这些人都为之惊奇的一些构造创新,这家伙也不会眼前这个德行。 之前张四海也就是和他们先提了一下神臂弓和守城弩,这神臂弓虽然也是从武经总要上得来的,不过毕竟这中东西倒也和此时的弓相差不大,倒也很快就让老郭这些人上了手,不过产量却是不尽如人意,自从试造成攻,到如今也就不过十数把,射程将近一百五十余步,比当下的强弓还要强上近三成有余。 至于那守城弩,这物件能够被称为守城利器,自然不是没有原因的,张四海知道这东西最远可以射远到四五百步,威力如此巨大,当然这复杂程度对于老郭他们来说也是从未涉及过得,所以张四海寄望甚大的同时,也知道这东西实在不是着急就能做出来的,也就是眼前的这些匠师们,都很是努力,张四海也就任他们奋发,至于其他,他这个主公也只能更好的给予照顾了。 “主公叔叔,我爹又要收拾我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