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蓝旗军 (第1/2页)
老唐疲惫地一屁股坐在了石碑旁边,上下打量着这块石碑,面色忽然有些黯然。 “怎么了?老唐?”我看了他一眼,发现他神色不对,顺口问了一句。 “这块碑……”老唐抚摸着这块刻着大字的石头,口中喃喃地说,“物是人非啊……从蓝旗军到李司令,邱先生都是打过交道的。” “蓝旗军?李司令?”我听了老唐的话,心里一吓,“这些是……邱云清和金三角也有关系?” “当然!当年中国饱受外夷践踏,民不聊生,邱先生虽然身在国外,但是心里还是牵挂着中华子民的。”谈到这个话题,老唐面色愈发凝重,“邱先生自从清末****之时就暗暗在国内组建势力,我们暗中资助过孙中山先生,和清政府打过交道,国民党执政以后更是组织过战略物资的运输。不过纵使邱先生满腔热血,一身宏才大略,也挡不住历史的洪流啊!不过,所幸出来出来了一个毛主席,他真不愧为一代伟人,一统了江山,中国才能逐渐发展如此!这上千年来的历史变迁,只有我们两个在历史中打过滚的人,才能体会得七七八八!” 我瞪着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老唐的言语。 虽然我对他们两个在千年的岁月里,有过一番作为,也是坚信不疑,但没想到,邱云清尽然投身过中国最动荡的历史时期,曾经站在历史惊涛骇浪的最顶端,也曾为国为民出过一份力。 我记得某位武侠巨匠曾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显然,邱云清的行为,不论对历史产生了何等的影响,总也称得上一个“侠”字的。 我可以想象,老唐伴随邱云清这上千年来,一直跟随着邱云清这个不简单的人,对他的行为所产生的深深敬佩之情,只怕已经深刻心底。难怪他当年毫不犹豫跟随邱云清左右,而且言语之间对邱云清极其尊重。这千年里一定还有更多我所想不到、甚至不敢想的伟大事情,就在邱云清的脑海里,从一个个计划变成了现实。 顿时,我对邱云清也多了几分敬重,有点犹豫地看了看尚在昏迷中的他。 “你们活了这么久,几乎跟了中国大半个历史,我真羡慕你们!”我这话倒是发自肺腑之言,“只不过我历史知识比较浅薄,这个蓝旗军是什么?李司令又是谁?邱云清和金三角这里有什么关系?” “‘十年北伐、八年抗战、叱咤金三角、胜败论狗熊’,这是当时李弥司令残部的口号,这个金三角神话,可以说是李弥司令带领他的部队一手创立的。虽然我没有亲眼见过李弥司令和他的部队,不过听邱先生所说,他二人似乎是有结拜之交的。”老唐双手按在了石碑上,“这块石碑,就是李弥将军被泰国政府招安以后,画地为牢立下的界石!而这个金三角,却要从蓝旗军说起了……” 眼下救援的人还未到,老唐倒也不介意和我说起一些陈年往事,加上我一脸极其沉迷的神色,更加引起了老唐的倾诉欲望,干脆兴致勃勃地和我讲起以前的一些往事。 原来这个“蓝旗军”,和李弥司令,不是同一个时代,是清朝末年的一支军队。说到这支军队,不得不提到1825年,英国派来这片地区的一个“考察队”。 这个所谓的考察队抱着勘察地形、吞疆纳土的贼心,考察了这里,认定这里非常适合种植鸦片,于是使用暴力手段和先进的热兵器,强行驱逐了当地的土著居民,开始大面积种植鸦片,并且就近销往中国,当然这些人背后有英国政府的势力撑腰,自然肆无忌惮。 后来,缅甸王朝和清政府联合起来,对这些人进行了驱逐,却引发了英国政府借口对缅甸发动的战争,终于消灭了缅甸王朝,将其纳入印度殖民地的版图。 15年后,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大清帝国惨败。 1886年7月24日,清王朝在英夷的武力胁迫下,与之签定屈辱的《中英会议缅甸条约》,将云南南部的果敢、班洪四县割让给英夷。这样,英夷全面控制了金三角地区,开始在这块土地上大肆播种罪恶的种子。 这段历史实在听得是屈辱之极,虽然我不是生在那个年代,但也听得牙关紧咬,双眼冒火,这帮洋鬼子当年实在欺人太甚。 但是,清政府的这个决定,却引起了当地军阀的强烈反对! 当时,果敢县知府林洪烈在果敢被割让后,愤然辞去清廷另授予的车里(景洪)知府之职,率领一千多忠义官兵孤军与英贼对抗。当地掸帮民族首领罗之曼也烈反对英夷役使族人种植鸦片,揭杆而起反抗英贼。罗部很快遭到了英军的血腥镇压,被迫率残部退入深山,坚持抗争。林洪烈起兵后,罗之曼便率部投奔,与林合兵组成了“抗英蓝旗军”。 老唐说,当年邱云清游历在西方,是跟着西方商团来到中国云南的,曾经给蓝旗军供给过大量的火器和弹药,后来更留在中国,进行其他的反抗洋人的运动。 “这些事我没有亲历,我在1915年才来到中国,那时邱先生在中国的势力已经很稳固,有了自己的影响力。而后来,我在解放之前就回到法国去了,当时邱先生早就接下了‘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