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未来网络城市概念 (第1/2页)
张宇宙哈哈笑道,又干了一杯啤酒,三杯下肚,道:“吴昕,你早不回来晚不回来,偏偏正赶上时候,我正准备建一条新流水线,你回来了,等这条新流水线建成,庄园立马就开始设定管理部门,你就是经理。” 吴昕:“不骗我?我这可等于才出校门,你就这么相信我?” 赵灵在对面轻笑嫣然道:“别人不清楚,我还不了解你吗?管理部叫你接手,你的那一套在论文里写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就可以大展手脚的实验了,咯咯,你啊,是疯子,但也是天才。” 吴昕笑道:“看来还是有人在关注着我啊哈哈,我还以为同学们早都把我给忘记了呢!” 张宇宙:“说说吧,在法国这两年是怎么过的?” 吴昕:“哈哈,我这个人比较贪玩,才去法国就先在巴黎玩了一个月,结识了几个法国朋友。然后就开学了,法国的研究生跟咱们国家的还是有点区别的,导师是德国人,对我们基本不管,一个月才带一次课,不过说实话,跟着教授真是学到了不少东西,本来还很自大什么的,越学越觉得管理这里面的知识深,深不见底,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广阔了,感觉就跟大海一样。” 张宇宙:“哦?看来你学到了不少啊,哈哈!” 吴昕:“我觉得咱们中·国的一句话真是贴切,知识是越学越多,活到老学到老,永远也学不完。后来硕士论文顺利通过了,还拿了个学院奖,呵呵,再然后就是听说你在国内搞的养殖园被陨石砸毁了,那时候我就想回来,不过因为苏菲生病,就一直拖延到了现在。” 张宇宙:“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这大海龟现在该下地了,哈哈。嗯,明白人做明白事,明天我就把聘书合同拿给你,管理部门的建立就交给你和萧世民你们两个,我的要求只有一点,就是速度要快,双11狂欢节过了后,我们也积累了一点资金,现在马上就要扩建,成规模的扩建。” “一定做到,不辱使命!” “来,干杯!” 双11光棍狂欢大促销节过去,张宇宙便叫张洁和白文生和自己一起去山·东青·岛花130万定制了一条新的花生仁剥壳、过滤、筛选、清洗、烘煮、闷蒸、加料、冷却、抽真空、装袋、封口一体的全自动化5000斤每小时产量大型设备套装,除了筛选、焖蒸、抽真空机、装袋这四部分,其余部分皆是由高级机械设计师重新设计制造。 新流水线设备的制造和测试需要一个月左右,但没办法,速度上已经是最快,因此整个11月到12月中旬,他们还得用老的流水线来生产。 而11月下半月快速增加的客户和花生仁销量,让原来那条老流水线越来越吃不消,几乎每天都要连续运转20个小时左右才能满足订单。 到12月初的时候,管理部门终于建立起来,同时建立起来的还有技术部门,管理部门由萧世民担当经理,吴昕为副经理兼管理顾问,技术部门则由何锦年担任经理,从四·川大学来的毕业生刘小梦任主任。 管理部门和技术部门成立之后,超级庄园就已经具有贾冒担任经理的生产部门、白文生担任经理的销售部门、张洁担任经理的市场部门、庄颜担任经理的财务统计部门和管理部门、技术部门6大部门。 第十次全体核心股东会议上,又确定了让赵灵担任超级庄园现在和未来的后勤部门,而张宇宙则毫无疑问的担任超级庄园董事长兼总裁兼总经理等三个最高职务。 7大部门分工逐渐明确下来,狂欢节大促销赚的300多万迅速进行重新投资,200万用于购买、置换新设备,剩下的100万则作为储备金储存在工行账户上,以便随时取用。 七大部门中,吴昕担任副经理的管理部门很快建立完成,先后制定出“庄园章程”“庄园条例”“庄园纪律”“作息时间表”“庄园奖惩制度”“员工守则”“道德准则”和“举报反馈制度”八项管理条例,每一个条例推出,都让庄园现有的50多名工人争先恐后阅读、观看,并且还有每周一次的定期上课、学习。 为了提高工人积极性和团结力,吴昕还特意告诉张宇宙需要聘请一位心理学者,这件事张宇宙却又交给他去办了。 新流水线经过一个半月的上千次各种各样的测试、调试,终于完成,而此时猪圈中的100头小野猪除去死了的8头还剩下92头,全部开始放逐到原梅花鹿养殖园所在的山坡进行放养。 大棚里的灯光系统是由贾冒和何锦年两人一起负责搭建起来的,他们请来了省内一家知名灯具公司的专业人员来进行设计,没想到会那么复杂,最后花费也比原来估计的高出近一半,为此张洁没少说他们俩。 不过灯光补光系统建设完成之后,一天24小时中,当塑料大棚内光度低于2万勒克斯(光照强度,物理学术语)时,补光灯就会自动亮起来。 灯光系统安装完毕后,大棚内的花生长势果然开始变好,叶子开始发绿,看起来也更加的健康 “奇怪,两个月了,也该开花了吧?”何锦年和贾冒一起站在高有三米的塑料大棚内看着遍地成畦的落花生,叶子很繁盛,看上去很健康,但却一个开花的也没有,按照之前的想象,两个月开花应该是没问题的。 “会不会是温度还太低了啊?”贾冒道,他拿出随身携带的温度计,其实每个大棚内的补光系统都带有电子控温计,但他已经习惯了,看了下水银柱,大棚内温度26度,比外面温度高了近10度左右。 现在已经进入12月,可以说已经是入冬了,天干气燥的,两人便又去监控器那里看了看湿度,显示湿度也在正常范围内的70%,这个数据是相对湿度,人在相对湿度为40%~50%的室内会感到很舒适,不过对于花生,湿度大一点应该更好一点。 又观察两天,还是没有一株落花生开花,两人便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张宇宙。 “湿度调的太高了吧”,张宇宙看着两人,他正在花生仁加工厂这边和工人们一起吃午饭,大棚那边有几天没去看过了,“你们俩查过相关资料没?” “没”,何锦年和贾冒两人彼此看看,都摇了摇头,何锦年说道:“这花生地这两个月长的都挺好的啊。” “那就肯定是开花条件没达到,你们俩回去查查资料,这两天要立即解决,不行就去问技术部门的刘小梦,她对这个应该会知道一些”,张宇宙扒了几口饭,又钻进加工厂厂房里看着流水线作业,新流水线到来才一周,不知道会出什么问题,虽然由原来的半自动流水线换成了全自动的,但产量一下子加大了四五倍,因此加工厂里的 工人反而由原来的12人增加到了18个人。 庄园的七个部门确定下来后,就只剩下一个人事部门还没建立,目前也是由张宇宙兼任经理,因此他每天也是很忙,早上往往6点就从家里开始出发来到加工厂,到晚上8点才能回到家一起吃饭。 “湿度和灯光照明都不对啊”,刘小梦看着何锦年和贾冒说道,“这个时候花生要开花受粉了,得让大棚打开通风,甚至是用风扇灌风进去,光照可以继续加强一点,那样结果会更快。” “不是吧,可是咱们哪里有风扇啊!”何锦年扭头看了看贾冒。 “跟班长说说吧”,贾冒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