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旧事_两条人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两条人命 (第3/3页)

人。

    他们跑到村里惊慌失措地一阵乱喊,很快乌泱泱地招来了一大群山民。

    这些村民里有赵狗儿的父母、叔伯婶婶、还有那些闻风赶来的邻居村民。

    他们黑鸦鸦地赶过来,几个年青人不等长辈吩咐,主动跑过去追撵黄瘸子。

    其他村民则赶到粪坑前,经过番仔细察看,很快查找到赵狗儿的坠落地点。

    ——粪坑里浮漾着粪屎草渣,还结着层薄冰,人掉下去,自然能碎玻璃似地砸烂大片冰面,将周围那些粪屎草渣荡漾开来。

    而且那出事地点,还有赵狗儿跌落下去时,呈散射状涌溅出来的稀粪污渍。

    根据这些污粪秽迹,根据那粪渣窟窿,根据那些破碎冰面,大家很快就能查找到赵狗儿跌落进去的准确地方。

    赵狗儿他爹和他二伯不顾脏污,不避秽臭,很快卟嗵一声跳到粪坑里去了。

    粪坑表面漾荡着大量稀粪草渣,下面却清汤寡水的,让人很容易潜伏进去,探查摸找到赵狗儿。

    所以两个男人潜进粪坑里,伸着手随便探摸一番,很快抓着赵狗儿衣服手脚,将他托举着,递送到岸边来了。

    他俩托举着孩子,从粪坑里爬出来,浑身黏满粪屎草渣,臭秽淋漓的,冻得手脚身体都在瑟瑟发抖,像打摆子似的。

    此时救人要紧,谁还顾得着给他们收拾粪渣秽渍,烧塘火给他们取暖啊。

    大家七手八脚地将孩子打捞起来,有老人赶紧掏掉赵狗儿嘴里那些粪屎草渣,然后拎着双腿,将他倒提起来,想让他身体那些污物流溢呕吐出来。

    赵狗儿他妈在旁边大声呼喊着他,希望奇迹出现,希望这孩子能苏醒着活过来。

    可惜无论大家再怎么哭喊摇晃,怎么努力,赵狗儿最终都没能睁开眼睛。

    此时黄瘸子已被那几个年青男子揪着衣领,连拖带拽地踢打着,押解过来了。

    众亲属见肇事者押到跟前,纷纷冲过去,满腔怒火地包围着他喝斥着撕扯起来。

    很快黄瘸子那身破烂衣袄,被人撕得七零八落的,在寒风里露出瘦骨嶙峋的身体、以及脏污肌肤来了。

    他几次被人踹倒在地上,又被人强行拖拽起来,浑身都落满了泥痕鞋印。

    大家同仇敌忾、毫不手软地揍着他,踢着他,打得他嘴角鼻孔鲜血淋漓的。

    当然起初大家虽然都在教训他,却还是有些分寸,没敢下着死手。

    可很快大家便发现赵狗儿没得救了,怎么嘶喊拍打,都没有声息反应。

    这样一来,赵家那些叔伯亲戚个个悲痛万分,谁都不想饶过这瘸腿男人。

    所以看着赵狗儿救不过来,他们纷纷冲过去,围着他就是顿暴揍。

    黄瘸子那干瘪孱弱、营养不良、饥肠辘辘的身体,哪经得起这番狂风暴雨似地虐打啊?

    所以不到半袋烟功夫,他便被这群家属打倒在地,浑身鲜血淋淋气息奄奄的。

    有些村民怕闹出人命,赶紧围挤进去,将那群愤怒悲恸的亲属劝止抱扯住。

    可惜为时已晚,黄瘸子已经袒胸露rou浑身鲜血地躺在地上,很快抽搐着断气了。

    这时那些赵家亲属依然处在悲恸愤怒之中,其他人在这种情形下,都不好热着心肠过去照顾料理黄瘸子。

    没多久赵家亲人便将赵狗儿那具尸体,抱到溪沟里清洗,准备给他料理后事。

    这时才有好心村民抱着稻草,走过去,将黄瘸子那具血淋淋的尸体遮盖起来。

    有位妇人,跟黄瘸子家的邻居,有点亲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见死不管,所以她回去跟家里人匆匆打声招呼,赶到黄家沟报丧去了。

    黄瘸子虽然窝囊懦弱,他们黄家却是大户,人丁兴旺,在当地颇有些势力。

    他老婆泼辣,霸道,谁招惹着他,发起脾气来,跟头母老虎似的,连队干部都要让她三分。

    所以得知黄瘸子被人活活打死后,这妇人便带着很多亲戚子侄,黑鸦鸦地赶到赵家村来讨说法了。

    赵家听说对方人多势众,来势汹汹,不敢怠慢,赶紧招来大批亲戚邻居撑场面,壮声势。

    两帮人手,各自拎着砍刀斧头,提着老火铳,在村头原野间对峙理论开来。

    这种情势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稍有不慎便会发生大规模械斗,死伤无数。

    幸好大队干部及时赶到,见势不妙,赶紧说服双方家族里那些老辈尊者,把两帮人分隔开来。

    然后经过番询问调查,大家很快从几个孩子嘴里弄清楚了事情真相,知道是这群孩子调皮捣蛋,才惹出这桩祸事来的。

    当时黄瘸子有些恼怒生气,才会折着荆条去教训赵狗儿;黄瘸子又矮又瘦,生性懦弱,拿着荆条,也只是想吓唬这群孩子;赵狗儿脾气犟,难管束,人所共知,所以那场纠缠撕打,黄瘸子是占不到上风的;后来是赵狗儿挣脱出去,踩空踏虚,跌落到粪坑里的;几个孩子都信誓旦旦地说,他们没看到黄瘸子推人,是赵狗儿自己掉下去的……

    所以赵家人没有弄清事实真相,群情激愤,活活打死黄瘸子,实在有些理亏。

    何况赵家死的,只是个懵懂孩子;而黄瘸子却是个能赚钱养家的劳动力;他家孩子众多,负赘重,这么一死,家里无异于像倒了根撑梁柱。

    所以经过干部族长们多次调解说合,最后赵家人只能做出适当赔偿了。

    由于赵家同样赤贫如洗,只能答应赔偿一头羊、两挑麦子、加上四担稻谷。

    当时正值寒冬,青黄不接,村里没有谁家能一下子挑得出几担余粮来。

    所以赵家能及时赔付出来的,只是家里那头留着打算配种下崽儿的母山羊。

    赵家村那几位队干部为了平熄事态,答应由队里及时赔付出两担稻谷来。

    另外两担稻谷,由亲戚村民凑分子,各家帮着出一点,及时将粮食赔付过去。

    剩下两挑麦子,由赵家自己想办法凑齐,最迟明年夏天,务必足粮足秤地交到黄家人手里。

    这件人命官司,就这样在队干部、以及族长们的撮合调解下,很快平息过去了。

    之后没多久,黄瘸子他老婆便耐不住寂寞,带着孩子拖油瓶,改嫁离开了。

    赵家夫妇则瓜瓞绵绵,不断生养孩子,很快生得家里儿女成群,热闹喧腾无比。

    以至多年之后,赵狗儿和黄瘸子逐渐被大家遗忘得连音容相貌都想不起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