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心腹大患(下) (第1/1页)
“当然,如果能趁机将他杀了,那就更好了。” “不自量力!” 傅君婥的玉颜好似千载玄冰: “小鬼,不要以为赢了我就有什么了不起! 与师尊的‘奕剑术’相比,我的剑术不过是萤火之光,若他老人家亲至,取尔性命不过翻掌之间。” “大宗师的厉害,我自然知道。” 苏航面上露出一丝诡笑: “不过,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奕剑术’再厉害,只要敢踏入中原,我会保证他连一滴没有问题的水都喝不到,你猜你师父能坚持多久?” “苏兄!” 即便是觉得苏航说得只是夸张之言,但苏航脸上的这丝诡笑,还是让宋师道觉得有一股凉气,从尾椎骨窜起。 他原本猜测苏航乃是宁道奇的传人,但这个笑容,瞬间就将这个猜测彻底推翻。 “放心,开个玩笑而已。” 看到宋师道惊骇的神色,苏航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管怎么说,傅采林好歹是一位大宗师,我会让他死得心服口服的。” 初入幻想世界的苏航,或许会和朱无视类似,优先选择各种省时省力的“计谋”。 以苏航的武功,再辅以诡异的道术,再加上有心算无心,精心布局之下,便是大宗师,也未必就杀不死。 但经历了种种,苏航也已然明白,阴谋诡计,或可得逞一时,但真正能壮大自身的,还是要靠一步一个脚印的堂皇正道。 不过,很显然,宋师道的关注点却不是这个: “那可是大宗师,苏兄你是活——无缘无故,要如此算计他?” “无缘无故?” 苏航摇摇头,随手一指傅君婥: “师道兄,你要不要问问,这位罗刹女来中原是干什么的?” “傅姑娘?” 宋师道一愣,随即回忆道: “刺杀杨广?难不成苏兄你竟是杨广的亲故?” “怎么可能?” 苏航好笑地摇摇头,继续看着傅君婥道: “但在接连两次刺杀失败后,你发现凭自己的武功,想要刺杀杨广实在困难,便将目标改成了四处散布杨公宝库的消息,好霍乱中原,我说的对吗?” 傅君婥惊骇地看着苏航。 她刺杀杨广的事情,苏航知道并不奇怪,但后者却是她临时起意,从未对人说起过,按理说世间应只有她自己知道,苏航是怎么知道的? 宋师道一见傅君婥的表情,说明苏航说得一丝不差。 宋师道目光复杂地看着傅君婥,叹息道: “卿本佳人,奈何、奈何……” 傅君婥却是冷笑道,眼中流露出骇人的恨意: “为何?杨广三次征伐高丽,造成哀鸿遍野,你说为何?!” 宋师道一时间讷讷无言,苏航却是冷笑道: “不必装的这么无辜,杨广纵然残暴,但征伐高丽乃是自杨坚时便定下的政策,缘由如何,你们自己不清楚吗?” 傅君婥寒声道: “那只能说明你们汉人可恶!” “若真如此?” 苏航随手折下一根柳枝,就在地上花了起来。 “这是……中原的版图?” 看到苏航勾勒出来的图案,宋师道很快就认了出来。 “正是。” 苏航点点头,又在东北方向勾勒出了一块版图: “这是高丽。” 傅君婥虽作不屑状,但实际上却对苏航的一举一动关心至极。 傅君婥固然惊异于苏航随手勾勒出来的图案,居然真的和高句丽版图大致不差。 要知道,即便是她们国内,能随手做到这点的人,亦是屈指可数。 当然,她更加关心的是,苏航究竟想要做些什么: “那又如何?一张地图而已,又能代表什么?” “一张地图,当然代表不了什么?但两张地图的话,那就未必了。” 苏航摇摇头,又在这块简图下面画上了另一张图: “这是五胡乱华之前,中原和高句丽的版图,师道兄,看出什么区别了吗?” 宋师道惊愕道: “高句丽,扩张了很大一块。” “十分正确!准确地说,高句丽不但灭了新罗百济,而且还占据了中原东北的一大片领地。” 苏航丢下树枝,斜睨着傅君婥:
“那么我现在就要好好问一问咱们的傅姑娘了,这多出来的土地,究竟是哪里来的呢?” 傅君婥瞬间语塞。 纵然是三岁的小孩子都明白,这多出来的土地,绝不会是隋朝拱手送给高句丽的。 在宋师道惊叹的目光中,苏航接着道: “那我就帮你回答好了,自建国之后,高句丽就一直不断向着四周扩张,先是新罗百济,然后便是中原。 三国时期便屡次进犯,只不过被当时兵强马壮的曹魏给直接打了回去,差点破家灭国。 曹魏以为高句丽已灭,就没有再关注,而高句丽也怕再次引起曹魏的注意,因而很是偃旗息鼓、休养生息了一段时间。 然而,等到高句丽恢复元气后,中原则是进入到了五胡乱华时期,于是便逐步蚕食中原的领土。 后来,杨坚统一天下,高句丽又率兵攻伐辽西,才引得杨坚定下征伐高句丽的国策……” 苏航砸了砸嘴: “听到这里,傅姑娘你有什么感想?” —————————————————————————————————— 黄师原著里说的高丽,虽说在史书中也被经常简称为“高丽”,但和和我们如今所说的高丽棒子,决不可混为一谈,而是高句丽。 高句丽民风彪悍,以侵略性方面,十分类似匈奴、突厥,但关键的是,和匈奴、突厥这样旋起旋灭的草原文明相比,高句丽同样也可以说是农耕文明。 并且曾经学习过汉朝的朝廷构架,高句丽政体严密,发展稳定。 历史证明,如果放任这种民族发展,结果便会是契丹的辽国、女真的金国,乃至后来的满清,这样的心腹大患。 这并非只是为了一口气,任何一个有远见的皇帝,都会做出和杨广同样的选择。 如后来的李二等数位李唐皇帝,历时长久,终于将高句丽彻底灭国,尤其是李二,差点就因此步了杨广的后尘。 只不过,杨广选择的时机和方法显然不对。 结果,就如各位所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