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私访 (第2/2页)
父也是非常欣喜的,可惜的是,她却已经是杨林的人了。 在与杨林苟且之后。嫣儿特意来到了吴湘处请罪,说自己已经是杨林的人了,不需要再费尽心思去给自己找好人家嫁了。 吴湘也颇为无奈,心想杨林乃何许人也,此人心肠狠辣,将世人当做是棋子,纵然是身边至亲之人,也难保不会被他利用。 只是吴湘见到嫣儿的表情,知道她是真心喜欢杨林,嫣儿委身于杨林的举动。全是出于自愿。 于是吴湘也只有假意的责骂杨林和嫣儿两句,便也默许了两人的行为…… 在吴湘看来,杨林这个人虽然坏,但是从他的身上,却能够分明的感觉到一股气味。这股气味对于男子来说非常的刺鼻,但是对于女子来说,说不定是一种诱人的香味。 杨林和嫣儿在一起了,但是杨林却从未称呼吴湘为岳父,而吴湘也并不奢望,两人之间,依旧如以前那么称呼。杨林还是像以前那样对吴湘发号施令。 今日吴湘再见嫣儿,父女两人却没有时间去叙旧,因为当下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公事,私事倒是可以搁在一旁,稍后再加处理。 吴湘对嫣儿说道:“嫣儿。杨兄弟的事情,你最好不要轻易评价,你只要知道,杨兄弟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他的目的。无论他所做的事情有多么的奇怪,他的用意,却是为了东吴的好处的。” 吴湘虽然如此说,但是他自己也不知道杨林的用意是什么。 于是吴湘追问道:“杨兄弟,在当日的宴席之上,你让老夫做了两件奇怪的事情,其一是东吴风,其二便是国宴,老夫想问问,这两件事情究竟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我们的目的何在,这么做,对我东吴有什么好处?” 说着,吴湘瞧见了杨林身后站着的两名人高马大的保镖,又问道:“杨兄弟,你身后的两人,是否是你的心腹,我们之间的对话,被他们听去了可好?” 杨林道:“吴先生,这两位兄弟,自然是我杨林的人,我们之间的谈话,不必回避他俩,我们尽管说便是了。”
吴湘有些云里雾里,不过嫣儿却心中透亮。 在嫣儿和杨林去秣陵检阅近卫军的时候,孙仁的任命状就下来了,孙仁命杨林担任这支近卫军的统领,负责近卫军的一切行动。 孙仁放心的将近卫军交给了杨林搭理,不过杨林却并没有打算让这支强力的军队这么快就上战场。 于是杨林继续将近卫军留在秣陵cao练,至于自己,则回到了柴桑,没过多久,他又去往了西川。 因为是统领的关系,所以无论杨林去哪儿,他的身后都会有两名人高马大的近卫军跟着,两人名义上是杨林的保镖,但实际上却是与杨林无话不说的朋友。 近卫军的军士们,从挑选的时候就非常的费心,全是挑的精壮之人,再经过了杨林一系列的训练,使得近卫军的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在闹市行走的时候,格外的引人注目。 不过杨林却并不在乎自己所享受的待遇,他只是将近卫军们当成是自己的兄弟,擅长于玩弄人心的杨林,对于这支近卫军,却没有耍什么心眼了。 虽然在近卫军们的心目中,杨林的地位与主公比起来,还显得稍稍不足,但是嫣儿也知道,近卫军完全被杨林掌控,那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虽然杨林说不必避讳两位近卫军,但是杨林却也没有向吴湘讲得太明。 只听得杨林娓娓说道:“吴先生,所谓的连环计,是一系列环环相扣的计策,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出错,都会致使整个计划鸡飞蛋打,我们东吴现在对蜀中所使的,便是连环之计。 无论是东吴风还是东吴的国宴,都是为了给最后的目标服务的,因此,我们不能说哪一项计策是没用的,只要按部就班的将计策进行下去就可以了,吴先生,我问问,现在坊间的传闻传得怎么样了?” 吴湘道:“那场只是邀请了官员们参加的宴会,已经被成都城内的百姓们传得沸沸扬扬了,不过官员们却是守口如瓶,因此,民众们还不清楚东吴风和东吴的国宴究竟是什么。” 杨林笑道:“这就是所谓的好奇心,当民众们对于一件事情非常好奇的时候,那正是我们出手的时候了,看来东吴舆论会,现在还是宝刀未老!” 将东吴风以及东吴的国宴过度的渲染,并且让民众们在心中产生出强烈的好奇心的举动,正是东吴舆论会所为,而具体cao作者,并非是在场的猪人,而是吴湘的两位侄子,吴洋和吴浩两位,可是东吴舆论会的核心成员,对此已然是驾轻就熟。 杨林又道:“当民众们对于此两样东西的好奇心爆棚之后,我们便能够将这两样东西推出去了,这可比我们单方面的向蜀中的民众们推行要好得多,也少些怀疑,这就是舆论的力量,这就是炒作的力量!” 杨林笑了,如今的成都城乃至于西川全境,都已经被自己所掌控了,那高高在上的刘皇叔,还在做着自己的春秋大梦,他要称王,他要当皇帝,这些都由得他自己去,不过他的这个成都王,只怕他当得不太平。 既然成都城已经逛了,要说的话也已经带到了,杨林便向吴湘辞行。 吴湘诧异道:“杨兄弟,你刚到成都怎么就走了?老夫的那两位侄儿,还等着和杨兄弟说话呢,要杨兄弟和他们多说说话,讲一些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 但是杨林却道:“在下原本就不应该来的,只是此事关系重大,在下不确认一下,实在是不放心,现在既然已经确认完毕了,我留在这里,并没什么好处,现在成都城内的官员们虽然多不识得我,但是毕竟有些人已经对我心生忌惮了,我东吴的计划若想成功,首要的一点,就是不能让人知道我杨林曾经到成都城来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