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三章 初显雏形万岗城(召唤月票!) (第1/2页)
本破烂不堪只有三千多住民的万岗城,如今已经是一条十二公里长十五米宽的宽大优质公路,沿着南垒河东岸,由北向南一路延伸。这条全长近百公里的南北主要公路,从万岗城老城区西面三公里处穿过,两条东西向的五公里大道,将老城区与南北主干线连接了起来,明明白白地勾勒出了新老城区日后的展雏形。 让老城区居民感到新鲜和高兴的是,位于老城区和驻军所在的新城区之间,新建成了一座占地面积达五亩的大型交易市场,为他们无偿提供买卖的摊位。承租者一年内不需要交纳任何租金和税费,就可以在其中的分类区域内拥有一个做生意的铺面和摊位。 随着大批建设工人的到来,以及新军营的竣工投入使用,接近两万人的日常需求,为老城区的居民提供了增加收入的众多机会,脑子活泛一点儿的人,已经知道前往中缅边境的孟勇寨的边贸点,购进各种物品回来贩卖,特别是各种食品副食品建设材料和五金类产品十分的畅销,脑子稍为跟不上时代展的人,也能通过种植各种蔬菜一点儿小财;城区五分之一的家庭在县政府规划圈地过程中,得到了合理的补偿,成为富裕起来的批受益者,近千名男女青壮不是报名参军,就是被招收到政府下属的各个工厂中,接受一到三个月不等的就业前培训,为贫困的家庭减轻负担增加收入的同时,也给整个城区的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不过,有件事情让老城区居民一时间难以适应,而且心里也有点儿忐忑不安三个月来,大多数家庭宁愿住在自己狭窄破旧环境恶劣的房子里,也不愿搬到政府6续建起的住宅小区四层高的宽敞楼房中。新政府在做了大量疏导工作,多次派出工作人员进驻现场挨家挨户动员,但情况依旧毫无改观。最后,新政府居然出人意料地同意了居民们地要求,没有任何的强迫和威逼。原本这里的民众还担心与政府对抗没有好下场,但政府却调拨来了一个七百多人的云南建筑队,在破败的老城区民宅四周修建起一圈方方正正的十米宽水泥街道,再配以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在两边人行道上栽下菩提树苗。并招收本地贫困居民中地六十五人组建成城市环境卫生公司,努力让居民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与此同时,一个属于政府公有的大型商场和两个工人住宅小区,在破败不堪的城市居民区四周拔地而起。这些坚固漂亮。极富地方特色地楼宇天天变高,逐渐成型,其中进度最快的三层高商场已经成功实现了封顶,商场顶部漂亮气派的五个尖形屋顶,正在镶嵌黄色的琉璃瓦。用光亮美观的中国瓷砖镶嵌地外墙,也在紧锣密鼓的装修之中。从七公里外地东山天然水库引来的自来水管道施工完毕,开始给城市进行供水,水龙头一拧开,白花花的水就自动流了出来。根本就不与本地百姓争抢可怜的几个古老水井。 相比之下,这些原住民们倒是犹豫起来了。不少前往政府办理建房申请地居民得到的是这样一个答复: 你们地宅基地和财产都得到了法律地保护。但是要建新房,却必须符合政府的建设规划要求。可以在政府公布地四种建筑图纸中任选一种进行修建,否则政府将不予以办理房产证,也不会供应所需的建筑材料,不提供自来水和卫生服务,不受理宅基地纠纷案件。 这个答复,很快便以公告的形式张贴在了政府简陋的院墙外面,随同公告一同张贴的,是政府对城市环境卫生疾病控制以及减少潜在纠纷的大量解释,引起了居民们巨大的反响。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反复讨论,居民们终于明白了政府的良苦用心,三百多户贫困家庭率先搬进了政府建起的小区楼房,住上远比自己破旧房子更宽敞明亮,生活也更为方便的房子,并领取到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房产证明。这批先期搬进住宅小区的居民,接下来立刻得到了更为优厚的照顾,在各行业公有企业的招工中,这批家庭拥有了优先权,率先从贫困大军中挣脱开来。 此事一出,固有的传统观念随之被打破,剩下住在原地的居民,眼睁睁地看着不少邻居的老房子一间间被拆除,住家周围也越来越荒凉,不得不向政府举起了白旗,先后到政府民政事务局下属的房产公司办理新宅入住登记手续,自觉等候新楼落成后搬进新居。 中国农历大年三十的清晨,近十辆属于军队专用的迷彩色汽车,在万岗城小区旁边的宽阔街道上络绎停了下来,县政府所有的那辆黑色越野车,也赫然排列在其中。 六名军官模样的人,在县长高启等县政府官员的陪同下,走向了慌张的居民中间,这六名军官就是康宁陈朴关仲明梁山涂文胜和石镇。 这片地区的居民,几乎都认识自小在这里长大的石镇和现在县政府的最高领导高启,对其他五人则相对感到陌生。看到石镇脸上平和的神色,大家立即放心不少。 石镇走到坐在陈旧院子里悠闲晒着太阳的老者面前,恭敬地点头问好:罗叔,你老人家看起来气色不错嘛今天康总和陈总等人来看望你老人家和街坊邻居,我给你们引见一下。 见礼完毕,康宁看到数百居民被身穿黑色制服的武装警察和自己的卫队隔离在了二十米之外,转身对阿彪低声叮嘱了几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