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岁末 (第1/2页)
汉,初平三年十二月。 袁尚军入主临淄,已经一个多月。期间,在北海与徐州接壤的朱虚、安丘、安昌、平昌四地各屯驻了两千青州兵卒。 一个月时间里,北海各县总共安置了五万户的青州兵家眷。这些“军户”都按军队部曲编制,不属于地方管治。在姜家还有郑玄的游说下,北海各县吏县多有归附袁尚的,这样孔融能管辖的地方只有北海附近,袁尚架空了孔融对北海国的统治。 东莱郡这些年来基本处于人丁萧条,各自为政的状态。在郑玄和姜家等士族的游说下,全部归附。田丰派遣了一些县吏下去,并安置了青州兵最后四万多户家眷。 东莱郡属于后方,袁尚郭嘉和田丰商议下只派出了两千兵卒屯驻东莱郡,两千兵卒屯驻与徐州接临的介亭。 因为赵云跟太史慈算有交情,袁尚派遣赵云跟随他去了东莱,太史慈现正被借用,在东莱郡领军维持当地治安。 ■■■ 冀州邺城。 州牧府内,袁绍在主室里批阅各地文书。 刘夫人让婢女在炉中添了炭火,又加了香料。她将一个暖手的小炉子递给了袁绍。 袁绍抬头接过暖炉,又握住刘夫人的手递回去,“我不冷,夫人你自己用吧。” 刘夫人眼圈一红,“你是不冷了,显甫现在青州不知怎么受冻呢。” 袁绍摇摇头,扶住刘夫人的背,“夫人你多虑了,显甫有那么多人照料着,怎么会受冷呢。” “腊日,正旦就要到了,儿子从来没有离开家里过节的,你说的那些人不是文吏就是武夫,哪能照料得儿子的起居。” 袁绍也不舍得最疼爱的儿子受苦,但从往来的文书信件中知道,青州很多事要处理,袁尚根本脱不开身。 “明年青州安定下了,就让显甫回来住一段日子。”袁绍说道。 刘夫人脸色阴沉下来,“你还真想让显甫长期住青州了?” “夫人你不懂,等打下河北,我让显思、显奕、显甫各领一州。如此拱卫我冀州,大事可成也。” 刘夫人心有不甘,但涉及军政大事,她并不能干涉太多,“显甫来信说,青州缺衣少粮,不少人每日两顿也吃不上。” 袁绍不以为意,袁尚几次催粮他也拨了一些,冀州征集的的也运去不少,但百万人吃饭那还是少了点。“当此战乱,那些民夫能不饿死就不错了。” 这时仆人来禀报一众文吏应袁绍征召前来。刘夫人只得退了下去。 不一会,荀谌、郭图、辛评、辛毗、沮授、逢纪、审配、许攸一干谋士都到了袁绍主室。 袁绍看众人都到,取出了袁尚、田丰送来的文书,“哈哈,显甫他们又接连大捷呐,现今青州各郡都已经归附。” “主公大喜,明年我军就可全力对付北面的公孙瓒跟黑山贼了。”许攸笑道。其余人也都恭贺一番。 袁绍抚须微笑,“这一年里,诸位也为尽心尽力辅佐我治理冀州,算起功勋来,必定少不得封赏。” “主公,三公子说购置冬衣一事该如何处置?”审配提醒道。 袁绍皱了皱眉,全力赶制购买也满足不了袁尚所说的需求。 “正南,冬衣我军尚且供应不够,已发了青州六万多件冬衣,难道要我冀州将士除下寒衣送去不成?”郭图讥讽道。 “可从库府中取钱从民间购置。”沮授建议道。 郭图、辛评立即反对,“库府中钱帛是用作来年军资,调拨出来,来年如何购置军械。” 几人吵来吵去,最后弄得不了了之。 末了,袁绍留下了沮授。 “公与,腊日就要到了,元皓远在青州,可遣人将其父母送去青州团聚。”袁绍说道。 原来,在汉代十二月下旬的腊日节,是被时人极为重视的节日之一,有祭祀和团圆的意义。在外地为官的,会把家中长辈接到官府共度腊日,这一习俗。 沮授答应,在折节下士,体恤下属这一点上,有时袁绍做的还是不错的,尽管是表面上的功夫。 邺城西市边一间院落里。 貂蝉在房中,欣喜地让婢女收拾衣服细软。她手中拿着一张纸质信笺,眉目中的喜悦抑制不住。 敲门声响起,淡雅如兰的蔡琰进到房里。 貂蝉快步上前,握住她的柔荑,“jiejie收拾完毕了么?” 蔡琰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