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尚传_第一一三章 冲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一三章 冲突 (第3/3页)

军兵卒不久就控制住四周城墙。城门一开,更多的联军兵士攻进蓟县城内。一时间,蓟县城内一片混战,很多守军投降,死命抵抗的公孙瓒死党也有不少。但城中大势已被冀州联军牢牢控制住。

    “少将军。不好了。”一个青州军百人将禀报道,“赵将军他们跟乌桓人打起来啦!”

    袁尚吃了一惊。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乌桓兵攻进城后,不仅跟鲜卑军、冀州军、青州军抢夺库府中钱粮,还出现抢掠残杀城中平民的行为。赵云、太史慈一气之下就跟乌桓人产生小范围的摩擦。袁尚倒是不怕赵云他们吃亏,只是袁绍现在很倚重乌桓人,一旦关系闹僵,他在袁绍面前不好交代。

    袁尚顾不得其他,带着许褚、典韦那四百多狼卫虎卫策马进城。很快他们被带到蓟县一处街巷。几百地乌桓兵和青州兵面对面地对恃着,双方兵卒中间是正在厮杀的几员将领。

    赵云、太史慈两杆长枪冷冽异常,扎、刺之间舞出阵阵寒光,将四个胡将压着打。赵云、太史慈两人配合默契,战马一个急转,赵云的长枪扫落一个胡将。太史慈等赵云移位迅速策马补上去,用枪尾打到一个胡将头盔上,将他敲晕倒地。

    最后,赵云更是一枪扎进一个胡将肩膀,将他挑下马去。太史慈长枪横扫,将最后一个胡将的战马头骨打烂。一时间双方兵卒一片肃静,他们或振奋或惊惧与赵云、太史慈两人的武勇。

    “威武!”“威武!”一会后青州兵暴发出阵阵呼喝。

    赵云、太史慈两人看到袁尚来到,赶紧策马上前施礼。赵云刚想解释,袁尚就挥手制止了他,“有人已经跟我说过,你们做地对,一切后果有我承担。”

    蹋顿这时也在亲卫簇拥下来到现场,他寒着脸说道:“三公子,你纵容部下攻击我等,这是做什?”

    “蹋顿大人,咱们事先约定破城之后公孙瓒的钱粮各自平分,但可没有说让你抢掠城中我大汉子民!”袁尚也冷声说道。

    “我问过他们,我地人只是进屋搜查公孙瓒死党余部,那些你所谓的子民窝藏他们。”蹋顿狡辩道。

    “胡说!”太史慈怒道,“我亲眼所见怎容你颠倒是非!”

    蹋顿后一个胡将用汉话大声吆喝道:“我也是亲眼所见,就不是那样!”

    双方语气不善,大有再次开打的趋势。这时纷乱的马蹄声传来,袁绍在大队的亲卫簇拥下带着袁谭、郭图、许攸、颜良等人也赶到现场。

    “父亲!”袁尚想不到事这么快传到袁绍那里,他赶紧上去想抢先解释。

    袁绍眉头一皱,挥手不让他说话,而是要他退到一旁。蹋顿赶紧上去,添油加醋地将事,按他先前说的复述一遍。

    “蹋顿大人,这攻进城中苦战,局势混乱得很,我看你们都是有所误会,不如大家各退一步不再追究,如何?”袁绍说道。

    蹋顿不依不饶,“袁将军,咱们归附您是因为你的声威赫赫,能给咱们部族恩惠优待。咱们死命苦战为的啥?还不是将军您的大业。但我下面重伤了四个兄弟,要我咋地向那些拼命杀敌地兄弟解释?”

    袁尚、赵云等人气极,蹋顿不但颠倒是非,还依仗袁绍的偏袒反咬一口。袁尚急道:“父亲,就算双方误会,但也是他们抢着动手的,在场的也看到了,他们招招死拼致命。我部下只是还以颜色罢了。”袁绍脸色难看,“显甫,我知道他们也是因误会出手,但不该出如此重手。咱们都是自己人,公孙瓒还没有灭亡,就自己打起来了,这要我怎么对胡人将士交代?”

    袁谭心中大为兴奋,“父亲,蹋顿大人所部为我等力战死战,现在四员大将重伤,要是没有个交代实在不能威服乌桓部族啊。”

    许攸不断朝袁尚打眼色,并劝道:“主公,我看双方确实是误会,责罚哪一方都会对打击我军士气,不如将青州军所该分得的钱帛分出一些给蹋顿大人,算作补偿。”

    “袁将军,事不是……”赵云急着解释。

    “子龙住口!”袁尚赶紧喝止赵云,“你们退下不要多言,此事我来处理。”

    赵云、太史慈跟一众青州军兵将虽然震怒,但也能理解袁尚的苦处和被他威慑。

    “袁将军,我看确实是蹋顿大人部下先动手的。”旁边传来一个声音。

    众人看去,只见阎柔、鲜于辅等人也来到,出声说话的正是阎柔。

    阎柔解释道:“这是我一个部将所见,三公子部下出面劝阻,但蹋顿大人抢先出手,双方起了冲突。要说双方都没有错,那也不该只追究责罚一方。”

    说着阎柔后出来一个满脸浓密须毛的胡将,“袁将军,在下弥力,带所部攻打公孙瓒残部,正好看到他们起冲突。确实是蹋顿大人部下不辨别敌兵和平民,还有先动手攻击青州

    “你这个小将胡说啥子!”蹋顿恼羞成怒,急道。

    袁尚心中怒意盛极,但他知道现在不是翻脸地时候,袁绍或是袁家短时间内还要依仗蹋顿,他只能平下心来,拱手道:“蹋顿将军,我看这事真是双方误会,不如就此作罢。”

    因为有了阎柔部下指正,蹋顿自觉理亏,他随口说了几句乌桓语,然后接受袁尚提议,双方就此作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