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尚传_第一七零章 乌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七零章 乌桓 (第1/4页)

    主薄陈琳将幽州的战况跟众人说了。黄忠以轻兵诈取了涿县、蓟县两地。又击破在渔阳聚众的袁谭。基本控制住幽州局势。

    “可是……”陈琳顿了顿。低声说道:“大公子率其党羽逃往右北平。显然是要去投奔乌桓人!”

    “乌桓人!”袁尚心中一紧。乌桓蹋顿可是有草原上新一代冒顿的称号。这不仅是指他的能力。还指他的野心。

    “乌桓蹋顿素来与我冀州交好。如今少将军继承袁公爵位。可遣使前往柳城说明情况。与蹋顿继续结盟并让其交还大公子。”审配建议道。

    胡扯!袁尚心中暗道。蹋顿向来是支持袁谭一党。要是他承认自己的地位。那就会主动将袁谭送来。可是蹋顿哪是个安分的主。他不趁机挑起争端才怪。

    “这文书就由孔璋先生起草吧。”袁尚吩咐道。

    “属下这就起草文书让人送去柳城。”陈琳说道。

    “不过!”袁尚语气一顿。“要是蹋顿不认我这个冀州牧。那又该如何应对?”

    袁尚这话立即将众人难住。袁绍在时蹋顿就不太安分。袁绍封他为单于。还在民间选送女子跟他和亲。但蹋顿还是经常狮子大开口。向冀州索要钱帛粮草。但袁绍为了北方稳定。不得不对蹋顿百般谦让和拉拢。

    这时幽州控制的属地十分有限。只有涿郡、广阳两郡全部。还有渔阳城以南的渔阳郡。代郡、上谷两郡的南部。因为东汉开始鲜卑乌桓内迁。到这时这些游牧民族部族的势力已经控制代郡、上谷、渔阳地北部。右北平、辽东、辽西三郡更是被乌桓蹋顿所部占据。

    刘虞施行亲胡政策。他担任幽州牧时边地情况稍稍好些。公孙瓒这个主战派取代刘虞后。幽州边地战火重燃。直至袁家取代公孙瓒。乌桓、鲜卑一些部族又开始蠢蠢欲动。

    所以袁尚说蹋顿趁机生事不是不可能。

    “冀州疲惫。我等死敌又是占据中原的曹cao。实在是拿不出兵马钱粮来解决边事啊!”逢纪说道。

    “不论蹋顿作何决定。少将军都要忍耐。”审配也附和道。“唯有先报大仇。再腾出手来收拾胡夷不迟。”

    袁尚心中不以为然。但如今抢粮匮乏。兵卒疲惫。他只能先跟蹋顿进行交涉。

    “接下来我想说说开府和兵马调动的事。”袁尚说道。

    几人一下打起精神来。继承袁绍基业后。袁尚是要重新开府征辟幕僚的。而其中人事安排十分复杂。既要照顾到原先的旧臣。也要顾及袁尚的嫡系臣属。而这些臣属所担任的职务。往往决定了他们受宠程度。和在冀州的势力影响。

    说着袁尚将一份起草好的任职文书给众人传阅。因为要统治四州之地。袁尚不能再以州牧的身份担任长官。所以开车骑将军府是十分必要地事。袁尚将陈群急召到邺城。又跟郭嘉等近臣商议后。将这时的一些官制进行了改进。

    车骑将军府幕僚一般都是文职。武将则直接归袁尚统领。其中长史负责统管府内各曹。是最高属官。其中兵曹。主管军政。户曹。主管民政。薄曹。主管文书。法曹。主管法制监察。仓曹。主管农事和粮食储存。吏曹。主管人事。

    长吏下一级则是从事。他们作为长吏的副职助手。从事再下一级就是舍人。是初级理事官吏。此外还设有军师祭酒、参军若干参与谋议。并主管情报。

    在袁尚的任命中。兵曹长吏为沮授。户曹长吏为田丰。薄曹长吏为贾诩。法曹长吏为审配。仓曹长吏为钟繇。吏曹长吏为逢纪。其余的荀谌、许攸为户曹从事。崔琰为法曹从事。陈琳为薄曹从事。郭嘉刘晔为兵曹从事。陈群为吏曹从事。孙乾为仓曹从事。其中郭嘉、刘晔、贾诩、许攸还出任了军师祭酒。这番任命是袁尚和郭嘉、贾诩等人反复商量过的。六曹长吏中青州一派只占了两个。冀州一派占了三个。剩下的田丰处于两派之间地角色。如此安排一方面是发挥个人之所长。还有是为了照顾和安抚冀州旧臣。

    众人仔细看了数遍。挑不出什么毛病。都赞同了这个决定。同一时候。袁尚也遣人将田丰、王修两人召来。并将在青州的众女也迁来邺城。而袁尚的根基青州由国渊代理刺史之职。张则主管青州军务。其余的陈登、糜竺都被任命为州从事。由他们协助国渊。在袁尚的示意下。张调拨两万青州预备兵。给占据泰山郡的臧霸统领。并任命他为裨将军领泰山郡太守。

    七日后袁尚在州牧府召见了一众文武。除去屯驻濮阳一线的鞠义。屯驻黎阳的徐晃。和驻防蓟县地黄忠。其他文武都悉数到齐。

    先是薄曹从事陈琳宣读了文吏的任命。接着众人向袁尚行臣属礼。正式承认袁尚的地位。

    看着跪坐两侧地众多英才。袁尚心中激动之余。也感受到了手掌大权的快感。还有那燃起的争霸雄心。

    袁尚朗声道:“诸位。自黄巾之乱来。朝廷衰微jianian臣当道。先后出现了董卓、李、曹cao等挟持皇帝的jianian佞。他们打着汉室地旗号。行着龌龊的勾当。各地的豪强也是割据一方。混战不断。我虽不才。却继承了父亲的遗志。誓要铲除jianian佞。平息干戈。还天下一个太平安定!”

    顿了顿。袁尚继续道:“在座地诸位都是当世之英杰。蒙诸位不弃出任我的臣属。值此天下危亡之际。正是英雄当立之时。也是诸位一展才华。青史留名地大好时机!望诸位同心协力。共同创建不世之大业!”

    “我等愿辅佐少将军共创大业!”众人纷纷说道。

    “好!接下来我宣布新的军政调令。”袁尚停顿了一下。说道:“高览前去换回鞠义。代为屯驻濮阳一线防备兖州

    “喏!”高览出列领命道。

    袁尚接沉声道:“此次讨伐曹cao之战。暴露出军中诸多弊病。军令不严。将领私自纵兵抢掠。兵卒cao劳懈怠……”

    “为什么曹cao几千兵马。就可以袭取我军上万人的驻地?”袁尚越说越激愤。“为什么曹cao地弓箭手能射一百五十步。而我军兵卒只能射百步!”

    袁尚将冀州一众旧臣问得哑口无声。他们漠然者有之。激愤者有之。羞恼者也有之。

    “少将军。白马战败乃我军奇耻大辱啊!几万将士竟然不能拿下小小的白马。还护住不住袁公的性命!”颜良噗通一声在议事堂中间跪下。“若非少将军调度有方力挽狂澜。十万将士不知有几人能归家。值此一战末将方才知道自己部下多窝囊。请少将军给我一年时日。末将定给你练出一支不败精兵!”

    颜良此举一半是感恩。一半是兴起强烈复仇心。

    “少将军。在下虽然即将领兵在外。但也会汲取战败的教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