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尚传_第一七七章 毒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七七章 毒计 (第2/3页)

难过四十啊。”

    郭嘉直皱眉。“华先生太过危言耸听了吧。这两年来郭某的身体已经好了许多。”

    “元化兄说病入肌肤。这一时是不发作。但将来一发作就会致命。”张机解释道。

    “有那么严重吗?”郭嘉将信将疑。

    “岂不闻蔡桓公讳疾忌医之事。奉孝你听两位先生说的。”袁尚说道。

    “那要如何治疗?”郭嘉无奈地问道。

    “在下有一套导引术名叫五禽戏可教与郭从事。只要每日勤加练习。再服食汤药。节制酒色。相信必会根治疾病。”华佗说道。

    郭嘉感激了一番。然后袁尚就跟两人说起。军中往往流行伤寒病和瘟疫。

    张机对伤寒病有独到的研究。于是跟袁尚解释起大战后产生疫疾的原因。还有应对的方法。袁尚也让在座地文武用心记下。防止今后军中流行伤寒疫疾。随后。袁尚又让华佗讲了养生防病地要诀。

    “哈哈。听两位先生这么一说。才知道治病防病也有这么大的学问。我河北正是缺乏两位先生这样医术高明的神医。在下恳请两位出任冀州的医官。不知两位意下如何。”袁尚直接说道。

    华佗张机对望一眼。各自摇摇头。

    “在下的意愿是行走乡里。多为百姓之治病。至于为官之事少将军还是寻找他人吧。”华佗推辞道。

    “仲景也是闲散惯地人。若是固留一地不能接触更多的病人。那医术怎么会有上进?”张机也推辞道。

    “可是两位先生行走中原等地。河北地百姓不也正需要两位先生么。就如今日那些病人。”郭嘉帮衬道。

    两人沉默好一阵。华佗摇头道:“为医者尽力而已。我救不来天下所有人。只能救治见到的病人。”

    “那救治河北的百姓也是救治。先生何必厚此薄彼呢?”袁尚说道。

    “在下愿在河北驻留一段时日。为地方百姓尽一份力。”华佗答道。他见实在推辞不掉。只好换一种方法。

    “既然少将军看重。张机也愿意留下一段时日。”张机也答道。

    袁尚知道他们是一时推托之词。但只要他们留下一段时间。他就有办法将他们永远绑住。至于说什么让两人授徒之事。袁尚发现根本不可能达到效果。因为中医都是师徒手把手传授。不仅需要天份。更需要火候。就算是华佗教出的徒弟。没有十年八年的临床历练。也只是一个普通郎中罢了。

    袁尚知道华佗张机两人志不在官。像历史上华佗被杀另一个原因就是。不应曹cao地征辟。但是用点手段将他们家小诓骗来地话。不难将他们留下。特别是将来征战南方。兵卒水土不服等原因会滋生伤寒瘟疫。张机无疑是这是最好地伤寒大夫。

    辞别华佗张机两人。让甘宁去军中入籍后。袁尚带着一众随从就要离开驿馆。

    “三公子。时别七载还认得老道否?”一把浑厚沉着地声音传来。

    袁尚看去。见一个三十出头的长袍男子站在院落中。长袍男子留有一把长髯。整个人看起来飘逸非凡。

    “你是元放先生?”袁尚惊讶道。

    袁尚记起来。眼前这个长袍男子正是当年在洛阳认识的左慈。当年左慈不过三十多岁。自认为修道炼丹有成。而到京中想成为皇家炼丹师。但是那时灵帝的起居都被十常侍把持。左慈欲投无门。最后袁尚利用进宫伴读的机会。向灵帝举荐了这个方术士。左慈感激下赠送了他一卷融合房中术地独门“导引术”。可是不久后左慈因为得不到重视离开洛阳。之后就了无踪迹。袁尚想不到今天会在邺城的驿馆见到他。

    “少将军。这位先生前些时日来拜访。那时少将军出征未归。在下就将他安置在这。本想处理完甘宁张机他们事后告诉少将军的。”刘晔解释道。

    “三公子可愿移步屋里说话。有两位从许县来地旧识要见少将军。”左慈说道。

    袁尚做个请的手势。带着随从跟左慈进到屋里。这时屋里两个武士打扮的汉子站了起来行礼。

    “公子可曾记得我们。当年在洛阳见过地。”一个武士说道。

    袁尚看着眼熟。而身后的典韦叫了起来:“是当年跟在王师父身边送饭地。”

    那个武士脸一红。抱拳道:“正是在下。受老师所托要将两份东西交给公子。”

    “你们出来多久了?”袁尚问道。

    “是公子讨伐曹cao前出发的。但是因为战事一起。四处道路不通。我们一直到两月前才到邺城。那时这位刘先生说公子有事外出。让他们在驿馆中等待。”那个武士答道。

    那个武士从贴身处取出两根火漆封住的小竹筒。“老师吩咐要亲手交给袁本初将军和三公子。但是袁老将军过世。这些都交给三公子了。”

    袁尚取出竹筒里面的布帛。看了之后立即收了起来。

    “你们领些盘缠就回去复命吧!”袁尚吩咐道。

    两名武士答应一声。连连称谢。

    “元放先生又是怎么跟他们走到一起的?”袁尚看向了左慈。这个神棍还是当年的模样。似乎一点都不见老。

    “老道我在渡河时遇见他们。结伴来到邺城后才知道是找三公子地。”左慈答道。

    “那元放先生是到河北游历地?”袁尚疑惑道。

    “哈哈!”左慈笑了笑。“修道之人四海为家。听闻河北也有不少僻静名山。是故就到河北来了。恰好听闻三公子执掌冀州。于是就来拜访你这位故人。”

    不是有事怎么会等两个月之久。袁尚转念一想。立即明白左慈地来意。这时的方术士虽然一副仙风道骨地模样。但终究还是凡人。他们也要吃饭穿衣。如果不是家境丰厚。他们也要结交一些权贵。让这些人资助他们炼丹。这也是为什么武帝能招揽到那么多方士的原因。左慈这些方士不像田畴郑玄那些隐士可以自己耕作。耕作是可以自给自足。但炼丹材料的耗费又怎么来。

    相通这点后。袁尚淡笑道:“元放先生远道而来。我必定要尽地主之谊。你尽管住下。有什么需要可对他们说。也可以随时来州牧府找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