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零四章 入蜀 (第2/3页)
任。袁尚看向他。问道:“文若兄。你意下如何?” 荀拱拱手。“只要大将军信的过。在下竭尽全力在关中调集各的粮秣供给大军之用。” “好。此事就托付给文若先生了。元皓先生就继续在邺城主持大局。”袁尚最欣赏荀不矫情这一点。 “随军出征的将领还要主公挑选。”逢纪说道。 袁尚想了想。吩咐道:“甘宁是益州人。可让他担任先锋。于禁、满宠、张绣三人也都是将才。就带上他们。再加上黄忠、张辽、赵云、太史慈、糜维五人。吕旷吕翔负责押运粮秣辎重。” 将出征的命令布置好。一众幕僚就立即开始秘密筹办。一时间外书房只剩下郭嘉、刘晔和逢纪三人。 “还有什么事么?”袁尚问道。 逢纪犹豫了一阵。说道:“正南就这样赋闲在家中实在是可惜了。既然大将军能任用辛毗和郭图。为何不给正南一个机会?” “我已经公布了他跟这次谋逆无关。也没有批准他的辞呈。他这是自个找的。”袁尚说道。 他忌恨审家一些人谋逆。但对审配能坚持立场是十分欣慰的。奈何审配也太固执了一些。自认为不再适合担任大将军府幕僚。所以就来个赋闲家中。 仔细想了想。袁尚还是对逢纪吩咐道:“你们是多年老友了。就有你们去劝劝他。若是不行也就罢了。但我绝对不会忘记当年他对袁家的恩义。给他子孙三代衣食无忧还可以的。” 逢纪知道此事触及袁尚的隐痛。所以答应下来。心中默默为审配担忧。 “将张绣、于禁他们几个请出来吧。我在和顺酒肆设宴。”袁尚再吩咐道。 有了袁尚这个通天的后台。和顺酒肆的生意是越来越红火。如今这里成了身份跟权势的象征。即便有钱。进到和顺也是按照不同身份有不同的待遇。 三楼的席位无疑是最好的。同时也显示主客的身份。虽然袁尚不想张扬。但带着那么一大批人。还是让店主给安排个整个三楼。 于禁、张绣、满宠、赵俨四人早早就来到。袁尚带来作陪的还有郭嘉跟郭图、许攸三个。 郭图如今在冀州可是炙手可热的人物。虽然没有先前的实权。但经常跟随袁尚的他。无疑是除了郭嘉贾诩等人外。最受宠的近臣。 对店主吩咐完毕后。郭图见于禁四人十分拘谨。于是笑道:“大将军请四位出来吃顿酒而已。除了不的招妓。其他一切百无禁忌。” 众人一阵轻笑。这时的酒宴活动是十分丰富的。除了歌舞还有陆博等游戏。只是袁尚跟他们身份问题。也不会那么拘谨等酒宴进行的差不多时。满宠突然问道:“大将军设宴款待。是否要将我等调任?” 袁尚不禁暗自点头。满宠是个儒将。对政治气候的把握还算精准。 “若是在下没猜错。大将军是要对益州用兵了吧?”满宠问道。 “兵曹已经下令。让四位随军出征。只是巴蜀的势凶险。气候又恶劣。不知你们可愿意随军出征?”袁尚问道。 “自从来到邺城。大将军对我等百般礼遇。如果连出征巴蜀都不敢去。那如何报答大将军的礼遇。”于禁答道。 “末将还以为再也没有机会领兵了。大将军能任用我等败军之将。就凭这份信任。在下也当拼死力战。”张绣答道。 其他两人没有说。但也轻轻点头。 袁尚满意的笑了笑。他招降于禁等人的策略终于奏效了。除了对他们礼遇外。先是让荀谌郭嘉跟皇帝的诏令招降了荀。再让荀劝降于禁等人。 “张绣、于禁、满宠三位将军随我出战巴蜀。赵俨将军去凉州另有安排。”袁尚吩咐道。 “喏!”四人一齐领命。 “大将军。听闻曹公几位公子现在每日坐守宅院内。您看是否可以给他们请来先生教习读书。如此也不至于成了白丁。”满宠小心道。 袁尚眼睛一眯。曹丕曹植还有曹cao几个幼子确实不好处理。要笼络满宠他们。就不的不装出一副礼遇的样子。可是有不能养虎为患。 “徐干。徐伟长近日被召来邺城。让他担任曹家兄弟教习可好?”袁尚问道。 “大将军如此宽容待人。天下名士俊杰也会争相归附的。”满宠高兴道。 袁尚笑了笑。让徐干这样的才子去教最合适。还有可能教出两个文学家出来。而两个文人腐儒是没有什么威胁的。 袁尚带着郭图等人出了酒肆。 “郭图。曹cao那几个崽子就交由你去办了。”袁尚吩咐道。 郭图眼珠子一转。有看看旁边的郭嘉等人。 袁尚知道他有私密要禀报。于是让郭嘉等人先走。他带着郭图还有典韦等近卫到了一旁小巷。 “按照主公的吩咐。不准他们会见任何人。但有三样东西是他们要多少给多少的。那就是药、酒还有女人。”郭图不无阴险道。 “曹植才多大。什么女人。”袁尚笑骂道。 郭图讪讪的赔笑。但是药酒却是给他们的。而这两样东西也是士人间所流行的。正是用来麻痹自己。以求开脱世外的最好物品。“按照主公的吩咐。卞夫人、尹夫人她们也被另外安排到城南的宅院中。平日里给她们做些女红之类。一月让她们见那些孩子一次。绝对在咱们掌控中。”郭图说着脸上带了几许yin笑:“您是不是出征前再去临幸她们一次?” “就你坏主意多!”袁尚笑骂道。 蜀郡。成都。 刘璋神色慌张的看着前方急报。一拍案几喝问道:“他们怎么还不来!” 一旁的侍者小心道:“几位大人应当就要来了。小的再去瞧瞧。” 说完。那个侍者快步走出了政务堂。又过了好一阵。几个臣属终于赶到。 “你们可算来了。这汉中都出了那么大一档子事。”刘璋急道。 法真、郑度、张肃、赵韪、黄权、庞羲、吴懿、彭几个近臣走上前。他们都知道刘璋担心的是什么事。因为张鲁归降朝廷的事几乎在益州传开。 “只是可惜我等不能尽早收复汉中而已。”吴懿不无惋惜道。其实他是在抱怨刘璋不听从劝告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