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_第七十七章 忠孝旧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 忠孝旧事 (第2/2页)

”孙洛奇道。

    安源身前摆着几壶酒,回过神来,安源见孙洛站在自己身后,笑着道“原来是大人。”

    “那用这么客气。”孙洛笑了笑,自顾自的走到石桌前一屁股坐下。看着桌面上摆放着的酒壶又问道“先生近日兴致不错啊,还有心思在这里小酌。”

    安源淡然一笑,让出了一个尚未启封的酒壶对孙洛道“这是汾州甘露堂的汾清,我自此间掌柜的手中得来的,大人不妨试试,味道甚是纯正。”

    所谓汾清便是现在的汾酒,晚唐著名诗人杜牧一首《清明》诗吟出千古绝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里的提到的酒,便是汾酒。

    孙洛也不客气,自桌上拿来酒壶,便抿了一口,酒味甚是香醇,不过孙洛并不好酒,只是点了点头赞道“味道确实不错。”

    “大人一看便不是好酒之人。若是让陈彪看到我这宝贝,只怕早就两口喝尽了。”安源自押了一口说道。

    渐渐的夜色中,起了点寒风,孙洛体内微薄的心斋真气渐渐围绕全身,孙洛倒也没感到什么寒冷。

    倒是安源,被冷风一激,感到了些许凛冽,又饮了一口酒。用酒气压了压自体外传来的寒气。

    “安先生。”孙洛还是没忍住心中的疑惑,唤了一声安源,却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说下去。

    安源看到孙洛迟疑,略一想也猜到了他心中的疑惑。笑着摇了摇头道“大人不必忌讳,学生知道你想问什么。”

    孙洛搓了搓鼻子,不好意思的说道“安先生,方便对在下名言么?”

    “事无不可对人言,有什么不能说的呢。”安源压了一口酒道。

    “哪.....”孙洛看着安源问了一句,却到底没开口。

    安源抬起头看着夜空中被风吹得算乱的云团,低沉的声音慢慢讲到“十二年前,也就是金开兴元年,宋...绍定五年,蒙古军拖雷部绕过潼关,越过秦岭,出汉中盆地,迂回到南方,然后直奔汴京。当时得到这个消息后,金主完颜守绪,命金将完颜合达帅十五万金军主力前往拦截,双方在三峰山遭遇,展开了现如今被称为三峰山之战的战役。”

    安源的神色迷离,似乎沉醉在当年的战场上。

    “而当时的我,不过二十出头,在忠孝军统帅完颜陈和尚帐下任幕僚,”

    “完颜陈和尚?”孙洛听到这里不由得问了一句,怎么会有人起了这样一个名字?

    安源笑了笑停下来解释了一句“他是金人,原名彝,字良佐,小名陈和尚。不过当时大家都习惯称呼他的小名,是同知阶州军事完颜乞哥之子。”

    “哦。”孙洛这才恍然大悟,并示意安源继续说下去。

    安源继续说道“在三峰山之战的四年之前,我随着完颜大人在大昌原以四百骑破八千众。使得蒙古吃到了入侵金国以来最大的一次败仗。然而.....”

    说到这里,安源不由得叹了口气。

    “三峰山之战金军大败,完颜大人也于此战,殒命与蒙古人手中,而我忠孝军仅余下不足千人撤回都城。而我也因左胸中箭而藏身于,管城,之后,我一直在管城养病,之后的事情,我也一直是道听途说,知道军中统领换成了蒲察官奴,后来随着蔡州城破,而全军尽灭。而这之后的我便不是特别了解了。”

    安源说罢抚着自己的左胸,默默不语,又咽下一口酒。

    待安源说完,孙洛才大致了解到所谓的忠孝军到底是个什么出身,不过,那日孙洛等人所见的忠孝军又是什么来头?身为蒙古大敌的忠孝军,怎么会潜藏在蒙古境内呢?

    孙洛搔了搔脑袋,有些想不明白,不过这些和自己去哈刺和林也没什么干系,再想下去也是枉然。孙洛又喝下一口酒。看了看天色,渐渐地,月亮在乌云后露出了一个昏黄的边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