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_第八十三章 大漠风烟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三章 大漠风烟中 (第1/2页)

    第八十三章大漠风烟中

    “他就这么走了?”孙洛凑到安源马侧挑着眉头问道。

    这个被称作蒲察龙卫的家伙,来得突兀,去的也仓促。令孙洛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若说这厮闲的没事干,在外面瞎逛,可是这从太原城外相遇,再到如今也度过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又太远跑到这里来瞎逛,这些什劳子忠孝军,也未免太有病了吧?

    难道是特意千里迢迢跑过来给自己当保镖的?擦,这不扯么。还有,那个与蒲察龙卫对了一招的大汉,似乎叫什么,王志勇的,他又是个什么来头?为什么要盯上自己这支淮西军?而蒲察龙卫与他之间又是什么个关系,听两人之间的对话,似乎有着不少的旧恨。

    孙洛想了又想,实在想不明白,只得先甘愿随意的问了一句。

    安源看了看孙洛,叹了口气道“大人,看来我们是着了别人的道儿了。”

    这问所问非所答的话,却令孙洛心里没来由的一冷。

    孙洛赶忙问道“这话是怎么说的?”

    安源指了指地上的贼兵,这些被砍伤屠戮的贼人,大部分是被淮西军自上而下劈中胸口或脸颊,虽然此时生命的气息尚未消散,可是也已经出气多于如气,痛苦而又凄凉的瘫倒在地上呻吟。

    “在蒙古治下,虽说乱了一点,可是这种人数超过百数的歹人,却也绝对不可能多。而且,由郑州至哈刺和林的这条官道,每日都会通过不少商旅,在退一万步讲,即使这条商路上没什么人经过,李再兴与忽必烈的那支队伍,也才早我们几日启程,若果这些歹人真的是靠着劫掠这条商路为生,那经过的蒙古人又怎么会轻易的放过他们?你在看。”

    安源说着翻身下马,自地面上拿起一杆长枪,仔细的看了看之后,面色一下变得阴沉。

    孙洛见状,赶忙下得马来,自安源手中接过长枪,认真的端详起来。

    这长枪大多是由笔直的硬木消磨而成,仅仅是在枪尖才用上金属,孙洛用手指敲了敲枪杆,内中传出了“咚咚”之声,从声音上便可以知道是有实木制成的,刚想到这里,孙洛险些一个大嘴巴子将自己扇死,这年头都他娘的是实木的,你想要复合材料他也得有啊!

    将长枪由头撸到尾,木质很新,枪杆上面还有些许扎手的木刺,孙洛用了十几年的中华铅笔,一双手对于事物的触觉格外的灵敏。

    握住枪杆根部,孙洛用劲一抖,长枪尽然微微的如波浪板稍稍的抖动了一下。孙洛知道,硬木虽然结实,但是不易弯曲,容易折断,正所谓:刚则易折,而柔可长存。

    在冷兵器时代,上好的兵器在锋利的同时,还要带有些许的柔韧性。因为这样的可以报增加武器的持久性和使用寿命。

    孙洛看罢之后,咂了咂嘴,要说这枪还真不错,难怪这近两百人的山贼之中就二十几杆。若是这枪的数量再多出一倍。只怕今天躺在地上的就不止这十几名兄弟了,翻过枪尖,孙洛单指一弹枪锋,振起一声清脆的鸣响。淬火还真不错,孙洛在心中暗叹了一声,枪刃在林中稀疏的光芒下泛着冷冷的寒芒。

    “老安,这枪不错啊,我看没什么问题,质量挺好的,一看就知道刚用了没几天......”刚说到这儿的时候,孙洛一下子停住了,他终于反应过来了,难怪安源的面色会一沉,确实,自己真的找了他娘的道儿了!

    这杆长枪,明显就是新货,若是旧货不会在枪杆上还存在着少量的木刺,而是应该光滑的如同被水磨过一样!

    这些长枪绝对是近期才被装备上的,显然是用来对付骑兵的,可是,如今这条商路,本就人数不多,再加上马匹稀缺,就算带有护卫,也不可能凑齐一支人数众多的骑兵队伍。

    在南宋时,只有富可敌国的史家,才能奢侈的拥有数支人数超过百数的马队。而蒙古地区虽然情况要好些,但也绝对不会诡异到这种程度。而且由汉地到蒙古草原的商队,由于战乱的缘故,早已经少了不少,现在更多的是来自西边的畏兀儿人。

    既然像淮西军这样近百匹马的商队根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