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哈刺和林 (第1/2页)
如果人生是一段又一段来的恍惚,去的痛苦的旅程,那么,走到这一段旅程终点的孙洛,在心中却没有丝毫的喜悦,甚至于片刻的放松都没有。 哈刺和林城是蒙古草原最具规模的城市,北依鄂尔浑河,又接杭爱山余脉,兴建于一块广阔的草原之上,水草丰盛,以牧业为主,城南北约四里﹐东西约二里﹐大汗所居的万安宫在其西南隅﹐有宫墙环绕﹐周约二里。城内有两个居民区﹐一为回回区﹐内有市场﹔一为汉人区﹐居民尽是工匠。此外﹐尚有许多官员邸宅以及十二所佛寺﹑道观﹐两所清真寺﹐一所基督教堂。由于蒙古国的强盛﹐和林成为当时世界著名城市之一﹐各国国王﹑使臣﹑教士﹑商人来访者甚多。 另外城内尚有四条主街,纵横交错,配上其他次要道路,将城区分为两大部分。 哈刺和林的城防远远不及临安城的规模,城高不足两丈,虽然同样以坚固的岩石垒成,配合着些许箭楼,但是其防御力,却绝对比不过宋人的临安,这也同样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蒙古人的骄傲,强大的民族,完全无惧于任何来自外部的打击,不过就如同他此时所要面对的形势一样,任何外在看来坚固不可摧毁的高楼大厦,最容易在内部击溃。 哈刺和林在突厥语中的意思,是黑圆石。而这座雄城也正是由无数大小不一的黑圆石块铸就而成。 在这一时期,有大量的外国使节商队,出入哈刺和林,直到孙洛来到城下,才真正看到这座蒙古大都繁盛的人潮。 城门外一队队身穿皮甲头盔的蒙古骑士,四处巡逻,以防有人扰乱安宁。 孙洛等人随着人流走入哈刺和林城,小聂与萨班贡噶坚赞的两名侄儿,好奇的四处张望着,这三人年纪尚轻,见识自然没有这帮老油条广阔,无论是身穿白色长袍的伊斯兰教教徒,还是衣着华丽的欧洲传教士都令这些年轻人感到无比的新奇。 若是单单从年龄上算上来,孙洛甚至于比这些宋朝的老古董,小出了近千年的光景,然而此刻的孙洛,却不像这些年轻人般,如此着迷的看着眼前衣着各样的奇妙人种。 在未到哈刺和林之前,孙洛的心中便堆满了担忧,在一路上,足足八十人的淮西军,已经减员至六十三人。十七条鲜活的生命在自己的眼前轻而易举的流逝,这还只是一个开始,从自己踏入哈刺和林的这一刻起,这些人的命运又将面临一次更加险峻的考验。 近三个月的旅程终于到达了一次不只是短暂,还是永久的停顿。 在城门并未看到李再兴的身影,孙洛与安源在路上曾经粗略的算过,虽然忽必烈等人坐下全是健儿骏马,不过一路上难免要顾虑随行的几名汉族儒生,这样就算他们较自己等人早出发二天,也早不了几日到达哈刺和林。 当然,这一路上,忽必烈定然不会遇到如自己这般倒霉的群贼乱舞情况。 孙洛与萨班老喇嘛并骑走入和林城,孙洛见不到李再兴的身影,便稍稍转过身去,与身后的安源对视了一眼。 自安源的神色中孙洛猜到,安源只怕也对李再兴的不出现,早就有了觉悟,毕竟自己如今已经彻底的踏到了哈刺和林的土地上,如果藏身在忽必烈帐中的李再兴在如此明目张胆的与这帮汉人来往,只怕是难逃有心人的眼睛,李再兴自然不会冒如此大的风险,安源微微点了点头,孙洛面上没有丝毫的变化转过头来对萨班道。 “上师,如今已经到了哈刺和林了,不知打算去何处落脚?” “不劳小友挂心,在和林城中有一所,哲蚌寺,我与两位小侄打算去哪里叨扰一段时日。”萨班在马上微微一笑合掌答道。 萨班的两位侄儿,大的十岁名叫卓贡帕巴,小的六岁名叫恰那。都是萨班贡噶坚赞弟弟索南坚赞的儿子。都是此次随同萨班一起面见乃马真后的。 在这一时期,孙洛细细算来,吐蕃应该已经差不多已经归顺了蒙古,不然,蒙古又如何能够轻易的两面出兵围攻大理?只是孙洛并不清楚,眼前这位与自己一同来到哈刺和林的萨班老喇嘛在吐蕃国内到底是个什么地位?按道理说,这般本领的家伙应该不是个一般人物,可是区区三人前来,又有些说不过去?你若真是个活佛之类的,怎么说手下也应当有些侍从。 孙洛手掌轻抚这马背上已经因匆忙赶路没时间梳洗,而黏着在一起的鬃毛,笑道“看来大师早就有了地方,既然如此,我们就暂且别过,我等要去汉民区寻间客栈落脚,与大师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