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_第一百一十一章 了却君王天下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一章 了却君王天下事 (第1/2页)

    哈慈和林的雨,暗含在云气之中,迟迟未下,而南宋,庆远府东吴镇的雨,却将所有的行人商贩,逼回了房间。

    豆大的雨点砸在地上,冒起了稀疏的白烟,一对车马,缓缓的向着镇中最大的宅院驶去。

    东吴原名大白,当年史浩老祖母曾居住在此,史浩做宰相后,回来探望双目失明的老祖母,为了解决老祖母想去东吴而又无法成行的问题,他将当地的大白改称为东吴,并特为老祖母建了东吴大庙。史浩还亲自在庙内栽种了一棵银杏作为留念。后史嵩之的祖父史木,父亲史弥忠都曾相继居东吴。

    而镇中最大的那所宅院,便是东吴史家祖屋。

    前南宋权相史嵩之,在解职丁忧之后,便居住在其中。

    马车停在了府门之外,一名军士下得马来,对着厚重的朱门,“梆梆”大力的敲击着。

    “嘎吱”

    大门未开,却是偏门开了一条小缝,一杂役向外张望着道“是谁人前来。”

    军士上前附耳言语。

    仆役狐疑的看了看军士身后的那辆马车,点了点头退了回去。

    不多时,偏门大开,一名青衣老者走来,身后随着一名年轻小厮为其打着伞。

    “大人,我家老爷请您去府中一会。”说话的老者,原来是史家的一名管家。

    一名军士赶忙走到马车一侧,将一把油纸伞打开。

    许久,马车的帘子掀了开来,一双黑色长靴露在了众人面前,紫色的长袍在落地之时,不免的沾上了些许泥水,长袍的主人皱了皱眉头,跟在管家身后走入了府中。

    不多时,几人来到了一间精舍之外,管家上前一步在门外道“老爷,人来了。”

    “且先进来。”屋中一低沉的男声道。

    管家伸手摆了个请的姿势,长袍人快走了两步,推门进到了屋中。

    屋中的摆设颇为考究,黄花梨木的桌椅上,一名白须老者端坐其上,面色白皙,气度雍容,虽然双眉上以染了点点星霜,可眼中却精神非常。

    “户部侍郎兼湖光统领,贾似道,见过史公。”贾似道撩开了紫色的衣摆向着坐上的老者行了一礼。

    老者摸了摸胡须,放下手中的书卷,看了看贾似道,说“起来吧,何必多礼。”

    “谢史公。”贾似道谢了一声,站起了身来。

    贾似道的话,直接宣告了老者的身份,此人正是前南宋权相史嵩之。

    史嵩之修长却已经布满了皱纹的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桌面,眼睛并不向着贾似道看去,只是随意的望着自己桌面上的书籍,也不开口,只是端坐在那里,等待贾似道的开口。

    “史公,久日不见,今日看来,神清气朗啊。”贾似道含笑恭维了史嵩之一句。

    “师宪倒是说笑,老夫苍颜白发,那里还当的了这话。”史嵩之微微一笑,并不把贾似道恭维之语当一回事。

    此时,屋中陷入了安静,毕竟史嵩之与贾似道并不熟悉,虽然贾似道是代表孟珙前来,可是看史嵩之的态度,似乎并不像主动开口。

    “此次下官前来,实是想要带孟帅向史公问一句:河南始乱,可在图否?”贾似道看着史嵩之,开口低声问道。

    贾似道此话一出,史嵩之的面色微变,抬起眼来,第一次认真的打量了贾似道一番,慢慢的开口道“璞玉此言,师宪以为如何”

    史嵩之并不回答,反而去问贾似道。

    贾似道微微皱眉,道“局势不稳,只怕,易遭人妒。”

    史嵩之微微一笑,点了点头,用手指继续有节奏的敲击着桌面,道“说的不错,璞玉的心思,有些急躁了,如今的局面,怕不得天时啊。”

    贾似道想了想,低声道“下官也曾劝过,只是,”贾似道在这里稍稍一顿,将后面的话低声说了出来“孟帅上月,曾吐血半升。”

    “哦?”史嵩之这才面上带了凝重之色,灼灼的盯着贾似道忙问道“怎么回事?”

    “军中良医说,孟帅早年征战,怕是如今需好生静养啊。”贾似道面带一份犹豫之色,慢慢说道。

    “嘶。”史嵩之倒吸了一口凉气,敲击着桌面的手指,依然稍稍乱了节奏,自己察觉不由得停了下来,改为情侣着胡须,双目之中带着几分惆怅。

    “李再兴去了哈慈和林?”史嵩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