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三节 各言其志 (第2/3页)
展的后劲,又岂是什么恩可以相提并论的为工为农,为商为学,都是不可缺少的大事,而学问更是不可或缺,了解天道,进而掌握天道,顺天而行,是多么重要的事情。他转过身,指了指海面上火红的太阳:中原以农立国,敬授农时,立民之本,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啊。而这,不过是天道中的一隅而已,岂可等而视之 共尉似乎有所感慨,长叹了一声,又接着说道:书是古人研究的心得,当然不能不看,可是,也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到书上。孟子说得好。尽信书不如无书,死读,我们和古人面对的是同样一个世界,如果只是研究古人的只言片语,却忘了抬起头看看这片实实在在的天地,那岂不是画地为牢了 共尉喝了口酒,指了指头顶的天空,侃侃而谈:既然是天道,更多的注意力就应该是我们头顶的这片天,而不仅仅是古籍。弗公,你应该多和太史们走动走动数也许有一天,你会现,其实古人也只是看到了天道的一角而已,更多的真相,还等着韩公这样有志于学的人去探索。 韩成见共尉说得这么重要,倒有些出乎意料,他研究易学,正如他自己所说,不过是消磨时间罢了,从来没有想过靠这个吃饭一他根本不愁吃饭的事。可是现在听共尉一说。他的眼前仿佛开了一扇窗,依稀透出些亮光来,透过这一线光。他仿佛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足以让他消磨几辈子时光留名青史的新世界。 大王之言,振聋聩,一语惊醒梦中人。韩成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臣领教了,回去之后,一定重头再来,细细的研究这门学问。 哈哈哈,共尉大笑:如果韩公一族能有所现,那这十万户食邑可就太值了。 田荣和盛荼等人一听洗然惊醒。共尉说是跟他们闲谈,其实哪里是闲谈,他在对他们提出要求呢,十万户的食邑可不是白给的,你们总得做出点贡献出来。因为怕他们有异心,所以兵权政权都会控制得很严,不会轻易让他们接触。除了做官和打仗,那他们能干什么呢天天混吃等死那显然不是共尉所希望的,他需要他们在别的地方为这个帝国做出应有的贡献,要对得起这十万户。韩成可以研究学问,那他们能干什么他们面面相觑,一时之间,都不说话了。项羽更是皱起了眉头。他实在想不出来,自己除了打仗还能干些什么,象韩成一样去研究学问那还不如杀了他呢。司马甲半眯着眼睛,轻轻的摇晃着身子。似乎很惬意,可是他不时抽动的眼角。也暴露了他心中的不安。他们这五个十万户侯里,韩成田荣是六国之后,项羽是东楚王。减荼是燕王,实力或资历都够得上这十万户。唯独他这个。殷王实力太少,和这个十万户比起来,显然最不够份。 自己做点什么好呢司马田有些挠头了。 大王说得对。沉思的盛荼放下酒杯,咳嗽了一声,缓缓的开口道:有大王封的这十万户,子子孙孙都可以衣食无忧。这本是好事,是大王对我们这些再子的恩赐。可是老子说得好,福兮祸所伏,如果不注意,这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蓟侯也好老子之道共尉看着盛荼。露出一丝微笑,鼓励他接着说下去。盛茶的话已经基本接近他的本意了:趁着大家有空,不如听听蓟侯的高见。 臣哪里有行么高见藏荼见共尉的脸芭不错,知道自己的话暗合了共尉的毖压,心中更坦然了些,又接着说道:臣是一介武夫,没读过多少书,可是呢。臣多少也听过一些故事,知道豪门出败子这个道理,还经常听人说。君子之泽,;世而斩。臣就经常想啊,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臣现在有些明白了,其实就是闲的 闲的曾经是豪门的田荣和弗成都把头扭了过来,就连项羽和司马印也都提起了兴趣。 当然是闲的盛荼一挥手,提高了声音:衣食无忧,无所事是,就会生事。上进的,象韩公这样沉下心来做学问,有可能出大学者,不上进的,就会想些jianian邪之事,出败子。做学问是个难事,苦事,如果是为了求出路,还会下功夫去做,如果不愁出路,又有谁愿意吃苦,所以大多数人就去为jianian为恶了,这jianian邪之事做多了,可不就成了败子。 盛公此语有理。司马加一拍大腿,赞了一声:我一直在想这件事,可是一直没有想明白,今日听减公一语,可谓是茅塞顿开了。不说远的,就说我家吧,自从享了这十万户的食邑,那些小竖子一天到晚无所事是,让他们读书,他们说读不读书都是一样,何必去读成天就想着去走马斗狗,与一些闲人厮混,要不是咸阳的法令严,这帮竖子早就搞出事来了司马甲频频点头,抚着胡须想了想道:看来我也得找点事情给他们做做的,不能让他们这么搞下去,要不然,他们迟早得把我这十万户给败掉。如果十万户百姓的辛苦劳作却养了一帮败家子,这好象也太不值了 众人大笑,司马甲又为难的说道:可是,我家那几个小竖子,好象也不是做学问的材料啊,让他们做点什么事好呢 君家精于辨歹何不入尚工共尉身后的李左车恰如其分的提醒了一句。 司马四恍然大悟,感激的挑起大拇指对李左车赞道:还是李君聪明。然后转向共尉说道:大王,我家家传辨剑之术,也收藏了几口右大子对剑也颇有几分兴趣。臣请大王恩准,让他跟着陈大匠学习冶剑之术吧如果他能为我大楚的武器改进做出点成绩,臣走出去。也有点面子 殷侯现在没面子吗。共尉笑道,这个无妨,何止是冶剑之术。如果他有兴趣,可以进工学院去深造嘛。 那臣就先谢过大王了。司马卯欣喜不已,不经意之间居然解决了自己的难题。工学院也好,陈乐的秘密工坊也好,那都是西楚机密中的机密,如果儿子能在其中供职,那他司马家以后的地位就有保障了。 韩成和司马印都找到了定位,盛荼和田荣就更不敢怠慢了,他们思索片刻,也都给自己找到了事做。田荣说,齐地丝织业比较兴旺,他儿子田广虽然不喜欢丝织业,可是和齐地的很多丝织工坊熟悉,不如花点钱建一个。大作坊,找一帮人来研究研究丝织工艺,改进改进织机什么的。说不定能有所成就。 盛荼更简单。我是楚人,楚人的漆器天下闻名,我老家就有不少漆树,我决定找些人来开一个大的漆器作坊,赚钱休闲两不误,以后你们几家的漆器,都由我提供了,保证又便宜又好。 共尉连连点头,对他们的配合十分满意。 他一共封了十个十万户,再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侯,全国的近四成的户口就封出去了。付出这么大的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