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网络小说创作(二) (第5/5页)
他们主张摒弃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写作方法,从情节、人物、主题、时间顺序等方面进行改革。新小说派同时认为传统现实小说中惯用的语言也必须彻底改革,因为这些语言由于长期重复使用已变为“陈套”或“僵化”,失去了表达现代人复杂多变的生活的能力。新小说派的理论家罗伯-格里耶认为,“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谬的,它存在着,如此而已”。按照他的看法,这个世界是由独立于人之外的事物构成的,而现代人是处在物质世界的包围中,人只能通过视觉看到它的外表,不应凭主观赋予它任何意义,因此他主张小说要把人与物区分开来,要着重物质世界的描写。他认为小说的主要任务不在塑造人物形象,更不在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政治立场、道德观念等,而是在写出“一个更实在的、更直观的世界”。萨洛特则认为作家要能够透过人的日常活动和平凡的言语,揭露潜意识的内心活动,探索那“潜在的真实”。布陶认为新小说的任务在于通过对外界事物如实的描写,从现代人复杂的、混乱的日常生活中找出奥秘的所在,从中建立一个有条不紊的精神新小说 世界以填补生活的空虚。虽然这一派的作家对小说的主要任务意见不一,但他们都一致认为塑造人物不是小说创作的目标。在他们的作品中,人物被认为不过是表现某种心理因素或心理状态的“临时道具”。他们小说中的人物不但往往面目模糊不清,有时连姓名也没有。例如卡夫卡的小说里的人物,有时仅用第一人称的“我”或第二人称的“你”来代表。在布陶的代表作《变化》中,作者把主人公名为“你”,使读者处于主角的地位。在结构方面,新小说派主张破除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格式的限制,认为不必遵守时间顺序和囿于空间的局限,作者有自由“重新建立一个纯属内心世界的时间和空间”。他们还认为人生不过存在于“一瞬间”,过去、现在、将来可以同时存在。现实、想象、幻觉、记忆、梦境往往互相交错或重叠。这一派的小说情节相当简单,往往从通俗小说或侦探小说借用故事,因为新小说作家反对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诱导读者进入一个“虚构的世界”。他们小说中的情节结构,往往不是有头有尾的,有时结尾又回到开头,有时全书结束,故事仍在继续。新小说派认为传统现实小说中惯用的语言也必须彻底改革,因为这些语言由于长期重复使用已变为“陈套”或“僵化”,失去了表达现代人复杂多变的生活的能力。新小说派反对使用具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和那些“内含的、隐喻的、魔术般的词汇”,认为这足以使描写的事物失实。他们主张采用“表明视觉的和标志性的即限于度量、定位、限制、明确作用的词汇”,按照罗伯—格里耶的看法,就是冷静的、准确的、像摄影机一样忠实的语言。 传统小说无论写什么题材,总是要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反映现实、描绘世界,引起读者的喜怒哀乐等种种情感。而“新小说”作家则意识到了世界的荒诞,他们认为应该把小说从人物中解放出来,把小说变成记录纯客观世界的一种工具。于是,“新小说”不再以人物为中心来展开情节、叙述故事,而且远离社会问题,不再像萨特存在主义文学那样介入现实。新小说的艺术手法大都采用颠倒时空、内心与外界重叠、现实与回忆交叉、对细节的烦琐描绘和大量的内心独白。通常认为“新小说”是反现实主义的。“新小说”主张只要把世界本来面目呈现出来就够了,既不刻画情节,也不刻画人物,既不要结构,也不要细节,而是沉迷于一种气氛之中。在这种气氛中,文字都变成了雾状颗粒,文章雾气弥漫。传统小说是对现实的浓缩,“新小说”是对现实的截取。截取的结果自然是无头无尾,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自然就会留下一个又一个的谜。除了情节的淡化外,人物的外表、人物的性格都做了淡化处理。甚至人物的对话也都像是用一台录音机记录下来的,有时七最八舌,有时所问非所答。这种作者制造的迷惑,新小说 只能依靠读者自己的分析和接受,这也是“新小说”的又一特点:读者参与。在“新小说”中,读者和作者是平等的,读者不能像读传统小说那样,只能被动地去接受,读者要根据文本中所提供的信息,去进行独立的分析和判断,甚至是参与小说的再创作,这是读“新小说”的一个窍门,也是欣赏现在艺术的一个窍门。新小说的特点:故事情节的淡化,叙述尽量地简洁,对人物不再作任何铺垫,不再进行滔滔不绝的描绘,任凭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与语言表现他们的存在。小说打破传统的叙事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位一体,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具体而言: 1、人物上,比如小说的主角是不是只有一个,或者几个,他们什么关系,并列,还是承启,还是包括,还是分裂,或者只有一个主角的小说,主角会不会中途死去。死去以后,小说要讲什么。 2、情节,小说是不是一定要讲一个情节曲折的故事,能不能讲没有结尾的故事,或者没有高潮的,没有起因的,或者小说里的情节,在小说之前,已经开始,小说结尾的地方,那个情节还在发展。多个情节交叉,或者情节消逝的,故事讲着讲着,作者故意跑题了,说到另外一个事情上等等类型。 3、时间,模棱两可的时态,现在进行时,过去时,过去完成时,将来进行时等等的组合,穿插,是否带来表达的特殊。然后故事时间(st)和叙事时间(rt)的变化,st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