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球战争(倒唐战争) (第4/5页)
的机会。在接下来的近7个月的时间中,第二舰队借助帝国海军在南洋的基地网络,以及该地区密布的岛屿,复杂的海况等等条件,与西方联合舰队打起了海上游击战。并且先后在勿里洞岛,淡美兰群岛,以及阿里巴斯群岛附近海域与西方联合舰队发生海战。其中阿里巴斯海战的意义最为重大。在这场海战中,第二舰队虽然损失了4艘主力舰(其中两艘沉没),不过却重创了对手6艘主力舰,同时迫使西方联合舰队返回科伦坡补充弹药与燃料。狮城受到的威胁也被解除了。 到当年9月中旬时,第一舰队到达狮城,与第二舰队汇合,两支舰队成立了帝国联合舰队,由萨季亭担任舰队司令,姜邦国为参谋长。此时,交战双方在该地区的主力舰对比为29(唐)比27(西),其他战舰数量相差不大。从这一点上来看,双方舰队的实力是旗鼓相当的。不过,帝国海军是在自己最熟悉的海洋上作战,而且经过了前面半年多的一系列战役,帝国海军士气如虹,特别是第一舰队的各艘战舰都进行了维修与改装,战斗力处于巅峰状态。相反,西方联合舰队在进入南洋地区的作战行动一点都不顺利,而且还有15艘主力舰遭到重创,且其在外活动时间已经超过了一年,士气低落,各战舰的状态都有所降低。因此,从这一点上来看,帝国海军已经具备了反败为胜的基础。 双方的第一场战斗是在安达曼海爆发的。结果西方联合舰队的一支侦察舰队的4艘重巡洋舰,8艘驱逐舰成了帝国海军联合舰队战列舰热身的最好目标。接着,随同舰队行动的帝国海军陆战队攻占了安达曼群岛上最重要的几座岛屿,恢复了岛屿上港口,为联合舰队建立起了前进补给基地。 到了年底,帝国海军联合舰队已经控制了孟加拉湾的制海权,而帝国内阁也要求海军尽快取得印度洋的制海权,这样战略物资才能够通过海运送往波斯帝国。萨季亭大将在年底确定了科伦坡战役,决定趁西方联合舰队还没有来得及撤出印度洋的机会,在科伦坡附近将其歼灭,为帝国海军最后挥师进军大西洋打下基础。 战争的第六年,也就是最后一年,唐帝国已经显示出了在长期消耗战中的强大潜力,凭借着庞大的资源,强大的人力基础,以及完善的工业体系,唐帝国的战争实力一直稳定在了战争爆发之后第三年的水平,而大英帝国,法兰西王国的战争实力则在被迅速的消耗掉,俄罗斯帝国则几乎快要被拖垮了,日本则已经战败,就连新参战的意大利王国,西班牙王国的实力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果战争持续下去,那么唐帝国无疑又将笑到最后。
年初,帝国海军联合舰队进军科伦坡,海军陆战队首先在锡兰岛东面的亭可马里登陆,数万陆战队开始向科伦坡推进。西方联合舰队不得不准备撤出锡兰岛。此时,帝国联合舰队已经在科伦坡外海严阵以待。 这场海战是没有多少悬念的,帝国联合舰队很早就控制了科伦坡港的出海通道,在西方联合舰队离开港口的时候就遭到了帝国战舰的猛烈炮击。战斗傍晚持续到天亮,再持续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在一天多的战斗中,西南联合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十多艘战舰逃了出去,35艘主力舰中,28艘参加了海战,结果15艘被击沉,另外13艘被击毁,后被舰员凿沉或者是炸沉。停泊在科伦坡港内的7艘主力舰中,3艘被凿沉,4艘在船台上的被炸毁。不过,这7艘战列舰后来都被帝国海军打捞修复,在战争结束后,除了大英帝国的“君权”号战列舰被拖到大沽港做了战利品进行展览,并且最后被改建成了水上博物馆之外,其他战舰都先后被拆毁。 科伦坡海战之后,海上战局的天平已经倾斜向了唐帝国一方。当时,西方四个海上强国剩下的主力舰已经不到30艘,而且其中一大半是老旧的装甲战舰,而不是新锐的战列舰。相反,帝国海军在一年之内,至少会有12艘战列舰服役,加上帝国海军现有的近30艘主力舰,帝国海军在实力上已经有了绝对的优势。 地面战场上,俄罗斯帝国在年中宣布退出战争,单方面与唐帝国,波斯帝国,德意志帝国签订了停战条约。而随着俄罗斯帝国的退出,之前日本的战败,“倒唐同盟”实力锐减,大英帝国,法兰西王国,意大利王国,西班牙王国已经难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了。不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局势再次发生变化,而最终决定战争结果的是美利坚合众国,而不是唐帝国。 8月初,唐帝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在马里亚纳群岛,中途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问题上发生了小规模冲突。这三处地方之前是属于日本的,在日本战败之后,唐帝国因为集中力量对付西方联合舰队,因此并没有急于派兵占领这些岛屿。结果,一直独身事外的美利坚合众国出兵占领了这些岛屿,并且将其列位自己的海外领地,甚至一度南下由唐帝国控制的所罗门群岛,向澳洲施加影响力。这些,都触及到了帝国的底线。 唐帝国与美利坚合众国的战争一触即发,不过,这绝对将是致命的。美利坚合众国在战争的前几年中大发战争横财,向战争双方出售了大量的战略资源,而且还暗中扩展自己的影响力。比如在唐帝国退出了大西洋以及东太平洋之后,美利坚合众国趁机在南美洲地区颠覆了多个亲唐国家的政权,扶持亲美政权,逐步获得了在美洲大陆上的统治地位。另外,美利坚合众国还在趁机“进军”非洲大陆,施加其影响力。唐帝国对其都一忍再忍,原因很简单,美利坚合众国是世界上第二强大的国家,不论是国家的实力,资源,人口等方面,都是仅次于唐帝国的世界第二大强国。如果美利坚合众国倒向了“倒唐联盟”的话,那么唐帝国就很难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了。 到了年底,唐帝国与美利坚合众国的矛盾已经日益突出。为此,唐帝国不得不将第一舰队留在了西太平洋,仅仅只派遣得到了加强的第二舰队出征大西洋。因此,唐帝国也就无法在大西洋上获得绝对的实力优势。同时,美利坚合众国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其“中立”的地位,开始向大英帝国,法兰西王国提供更多的军事援助,甚至由自己的工厂来帮助这两个国家生产战争武器。比如,当时大英帝国首先发明的坦克,就主要是在美利坚合众国制造的,然后再送往欧洲前线战场。欧洲战场上的局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唐帝国也在加强对德意志帝国的支持,波斯帝国也派遣了军队在巴尔干半岛上与意大利王国的军队作战,唐帝国远征军已经恢复了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并且光复了亚历山大港。不过,随着美利坚合众国的投入,欧洲战场上的形势对唐帝国这一方已经很不利了。 到了10月底的时候,英法西三国联军依靠坦克突破了德意志帝国在莱茵河上的防线,开始向德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