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_中流砥柱-湖级航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中流砥柱-湖级航母。 (第2/2页)

外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特别是在恶劣海况下能否使用战斗机,这成为了航母能否扩大作战范围的基本所在。提高适航能力一直是航母设计师的追求目标,而这也是设计上最难的地方。

    除了在改进航母的水下部分的设计之外,大连造船厂首先用上了三个新技术。一是全封闭舰艏,二是球型舰鼻,三是全动减摇副鳍。在等比例模型试验中,这三项新设计都被证明是提高航母适航能力的有效办法,而且也是代价最小的办法。

    22年年底,大连造船厂就拿出了详细设计方案,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对这种新航母的设计非常满意,只做了小范围的改动(包括将机库增高0.3米,这很重要)。随即,海军在申请到了23年的军费拨款之后,就向大连造船厂下达了订单,同时另外三家造船厂也开始建造这一种新的航母。

    “湖”级航母的首舰“兴凯湖”号的第一块钢板是在23年2月开始切割的,4月铺设第一块龙骨。整个建造进度被限制在一年之内完成,这样第一批四艘航母就可以在24年中期服役。这一时间也是很有针对性的,因为美国的“埃塞克斯”级航母将在42年年底服役,帝国海军可以争取到半年的领先时间!

    性能参数:标准排水量32000吨,满载排水量38000吨。尺寸:舰长265米,宽35米,吃水8.5米。飞行甲板长260米,宽33米。动力装置最大输出功率180000马力,最大航速31节,18节时的续航力达到了12000海里。武备:12座双联装120毫米高射炮,16座80毫米高射炮,24座双联装40毫米高射炮,48门20毫米机关炮。舰载机:108架(战斗机,俯冲轰炸机,鱼雷轰炸机各36架),后期增加了12架侦察机,舰载机提高到了120架。全级一共建造24艘,成为了帝国海军在二战时最强大的航母,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母。

    从总体上讲,“湖”级航母的设计并没有完全满足海军的要求,但是在设计时留有大量的改进余地,因此战后,幸存下来的“湖”级航母都做了大改,安装了斜角飞行甲板,增高了机库,以满足搭载喷气式战机的要求。

    “湖”级存在的这些问题也很快得到了海军的重视。原本该级航母准备一直建造到战争结束,而正是因为这么多的问题,所以帝国海军才在战争后期下决心制造新的航母,“湖”级在建造了24艘之后就停建了。

    相对来说,“湖”级的性能实际上并不落后。整个二战期间,只有美国的“埃塞克斯”级航母在性能,数量上能够与“湖”级匹敌,而且“埃塞克斯”级的很多设计实际上借鉴了“湖”级。从整个战争期间的表现来看,“湖”级都无愧于帝国海军“中流砥柱”这一称号,正因为有了如此强大的航母,帝国海军才能将优势一直保持到战争后期,并且有决心发展新的航母!

    另外,“湖”级航母的一大变化是大批量生产,这也是帝国海军第一种大批量生产的航母。大批量生产的好处是,可以订购大量的部件,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流水线作业般的生产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这也是“湖”级航母能够在战争期间一共建造24艘的主要原因。

    虽然“湖”级航母没有赶上战争初期的战斗,但是其在战场上的表现是无可厚非的。在其参战之后,帝国海军的优势就无人能够动摇了,而这更成为了帝国夺取海洋控制权,击败敌人的关键性力量。

    同时期美国“埃塞克斯”级航母。标准排水量27200吨,满载排水量34880吨。尺寸:舰长265.79米,宽28.35米,平均吃水7.01米。飞行甲板长262.13米,宽29.26米。动力系统最大输出功率150000马力,最大航速32.7节,15节时续航能力15000海里。武备:第一批装备12座127毫米高平两用炮,8座40毫米高射炮,46门20毫米高射炮。后期型号逐步得到加强。舰载机:36架战斗机,18架侦察机,18架俯冲轰炸机,18架鱼雷轰炸机,1架担任联络任务的俯冲轰炸机,以及9架备用战机(战斗机,俯冲轰炸机,鱼雷轰炸机各3架)。后期为36架战斗机,36架战斗轰炸机,15架俯冲轰炸机,15加鱼雷轰炸机,以及1架备用机,总计103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