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山贼典韦(上) (第1/2页)
出门在外,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一路上众人晓行夜宿,爬山涉水。如此又是十数日。自出常山郡境内后,便一路是山,与涿县至常山之间的丘陵地带又大是迥异不同。山路险峻,一路颠簸下来,绕是刘备身体强健,也是大是觉得吃不消,卢府护卫也是一脸风尘。更不消说卢毓刘德然二人满脸疲惫了。 第一二天看见连绵起伏的山脉,险峻雄奇时,三人还有心思兴致勃勃的指点评论一番,现在却是待在马车内,一点兴趣也无。身体随着马车的震动起伏,只想昏昏欲睡。 旅途劳累枯燥,是以就连歇息在大城赵国邯郸等城,刘备也实在提不起兴趣再出去闲逛。只一头扎时客栈内,匆匆用过膳食,收拾完毕后便一头倒在床上,蒙头大睡。 先前刘备等还不断问,到了哪里,到了哪里。一干护卫也不厌其烦的说这是广平,这是邯郸,这是邺城,现在刘备不问了,护卫也已经有气没力的斜斜跨坐在马匹上,放松身体左右摇摆。 这一日,从魏郡荡县出发,又行得一日后,便听得前面滔滔水声轰鸣不已。刘备大喜,连探头出来问道:“各位大哥,是不是到了黄河了?”过得黄河,便到河南地了,洛阳近在咫尺,怎生不喜。谁知道,护卫的回答让刘备的兴奋如头淋凉水般迅速冷却下来:“好教刘公子得知,前面乃是淇水,过了淇水,便到朝歌了。要说黄河,顺着淇水下去,便是黄河,只是却是远了。”刘备听得此言,垂头丧气。又不死心的问道:“离洛阳还远么?” 一个护卫回道:“刘公子,过得淇水,便到河内郡了,离洛阳便不是太远。顺汲县至武德,顺沁水而下,过黄河渡口,再顺汴水而上,便可到荥阳城,那便是河南地了。再有十来日,便可到洛阳城休息啦!”刘备听得此言,虽然知道到那洛阳还有许久,但一日近似一日,心中也自欢喜。 淇水河,水流潺潺,不缓不疾,河水清澈无比。偶有残雪未化,点缀两岸,卢府护卫到得渡口,此处水流平缓,无波无浪,似是小湖一般。河面甚窄,只有百米不到。众人付过渡资后,便分批缓缓过河。 卢毓与刘备刘德然三人一起,卢毓这是不知第几次渡水了。却仍是脸色苍白。刘德然也是望着淇水,一脸骇然。刘备暗笑,后世自己生长洞庭湖畔,自小便是水里泡大的,虽然不能比水浒中梁山好汉水军头目阮家兄弟,张家兄弟,却也是个惯弄水的。当年便是一干乡邻中毫无敌手。嘿嘿,这可是自己保留秘密,到时兴许能给其他人一点惊喜也未可知晓。卢毓暗暗佩服刘备的镇定自若。便问道:“师弟,你不怕么?” 刘备故作惊讶:“怕什么?怕水吗?”见卢毓与刘德然都点点头,便道:“水有什么好怕的,我们还天天喝呢!”见得卢毓脸皮抽动,便不敢再调侃,正色道:“师兄,不会水也没有什么可怕的,船家撑船如此平稳,你担心什么?再者,就算不幸落水,他等水上讨生活的人,也一定能救我们起来!却是无须杞人忧天了。” 卢毓点点头,道:“你说的这些,我都懂,只是每次都是止不住的心慌,看见四周都是水,头也晕了。”刘德然在一旁也狠狠点头,以加强卢毓所说的力度。 刘备心中暗道:我头不晕,也不怕落水。只怕船到河中,那船家抽出刀子,问我要吃板刀面,还是吃馄饨面。那可就糟了。 百余米的河面,水流又平静,是以片刻便得以渡过。刘备听得卢毓二人落地后,明显的嘘气声。三人便于渡口等车马以及护卫。待得全部渡过后,便顺官道继续往朝歌城走去。 行了半天,山路蜿蜒,却到得一处所在。道路两边山高林密,树木葱郁,山脚下小溪潺潺,山间积雪与青翠相映,鸟语啾啾。景色好不动人。刘备此时大感新鲜,便骑在啸霜上,边闻着这清新的空气,边与卢毓二人闲聊着。忽然,前面护卫突的停了下来。刘备正欲问时,一骑奔了过来,向卢毓禀告道:“公子,前面有人拦路。”卢毓便掀帘与刘德然走了出来。刘备道:“师兄,我等三人且去看个究竟。”卢毓点头,三人便往那停住的地方走去。到得那处,却是山势拐弯处。一面是壁立如仞的山体,一面是深幽幽的山涧。道路从山体与深涧中穿插而过。好一处险要所在。此时,路中间却是站了一条大汉,身高八尺有余,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此时却不知为何,黑着一张脸(也许本来就是黑脸),竖眉瞪眼,神色凶恶之极。见得刘备等人上前,便抽出腰间大刀,往脚前轻轻一插,刀身没入半截。大喝一声,山谷中回声不绝:“此树是我开,此路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牙缝里崩半个不字,爷爷我一刀一个,管杀不管埋。” 卢毓与刘德然见得此人穷凶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