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公孙瓒(下) (第2/2页)
侯吧!现在天下贫困的地方多得是,选一块穷地方,榨不出什么油水的,做为刘基的封地得了!想来那些士大夫都爱虚名,这下刘基没有什么话说了吧?至于赏金,嗯,现在天下盗贼四起,灾难不断。这个朝廷为了赈灾,那是国库空虚得老鼠到处跑哇!刘基爱卿乃朝廷栋梁,向来忠于国事,想来不会让朝廷为难吧?一点点赏金想来是不会放在眼中的了,那就免了吧!至于那个求官涿郡之人,赵让你自己去和他解释。不是不帮忙,是实在没有办法帮。将来涿郡要打仗,发兵剿匪,刘基要坐镇后方。那里危险,你让他自己重新选一个地方吧!当然,以前交的那一千万,当做运作资金没收了,这次还得交钱,让他仔细挑挑,这次一定让他得偿所愿。嗯,就这样了!” 赵让趴在地上,听得满头黑线,心中狂汗。这皇帝耍起赖来,跟我老赵一样啊。只是比我老赵还要厉害,皇帝没人管哪! 就这样,一主一仆,一个天下之主,一个近侍,就这样狼狈为jianian。即堵了刘基升迁之路,又黑了那求官之人的钱财。一举数得。倒霉的人也只能暗自叹气。 公孙瓒又大骂了一顿宦官误政,便又问刘备什么时候搬过来。刘备回答明天。公孙瓒大喜,道:“贤弟既然能与燕山贼浴血奋战,想来功夫不弱。明日里我兄弟二人好好较量下。日后我等骑马围猎,却是又多了一人,哈哈!” 刘备苦笑不已,道:“师兄,愚弟却是初来乍到,要潜心学业,方不致让家中母亲失望。至于拳脚功夫,想来师兄勇猛过人,刘备是远远不及的。骑马围猎之事,我看还是算了吧,等我日后安定下来,学业有成之后再提不迟!” 公孙瓒面色一变,道:“大丈夫行事,怎生如此不爽快?那儒家五经,有甚可读的,能清楚其中意思就行了。你看学舍中其他人等,读了好几十年,还是那几卷书,人都傻了。师弟涿郡豪杰,却是勿须学他等一般才是!”
刘备苦笑,连连道:“吾习经书,乃家父遗命。待得学有所成,当上报君王,下安黎庶,方才不负父母之命,乡老之望!” 公孙瓒道:“原来如此,公孙之志却是万里疆场,纵横披靡,所向无敌!”当下闷闷不乐。只低头喝酒不提。 刘备见得如此,又道:“伯圭兄却是误会了。愚弟却是经义也学,兵事也要学。大丈夫入则为相,出则为将,方不负人生一世!听闻伯圭兄兵家典籍熟烂于心,日后却是还须多加指点刘备才是!” 公孙瓒听得刘备满腔豪言壮语,不由大笑,道:“好师弟,如此方才是男儿本色!日后你我二人可共同切磋,学舍之中,吾公孙瓒不再寂寞也!哈哈,来,饮满此杯!”说完,便一饮而尽。 刘备也是举杯尽饮。公孙瓒兴致上来,便说起洛阳人物风俗,评点政事。言语中对宦官咬牙切齿,痛恨不已。又对自己的将来憧憬不已。他对刘备等人言道:“三位师弟,为兄出身辽东,自幼目睹百姓饱受那乌桓鲜卑外族之祸。乌桓鲜卑人举族皆为骑兵,来去如风,侵略如火。入得辽东我汉人之地,烧杀抢掠,无所不为。所过之处,满目疮痍,遍地狼藉。汉人百姓一片哭声。我自幼便发誓,将来学有所成,必来辽东投军,杀尽这些可恶的贼子,以护我汉人百姓。是以,我虽然拜得老师这等名师,却也只是偏好兵事武略,为的就是日后报效边疆,奋勇杀敌!却是让学院一众师兄师弟误解!唉!” 三人闻得公孙瓒发自肺腑之言,大是感动,卢毓在涿郡待了数年,自然明白边地外族之祸。刘备与刘德然土生土长于涿县,对外族之恨,自然不必说。 刘备看着这个日后三国初期的一代豪雄,幽州之主。心中不由长叹一口气。虽然日后公孙瓒有权有势后,变得刚愎自用,暴而少恩,不恤百姓,强害刘虞,种种倒行逆施,使他民心失尽。最后又与袁绍相争,兵败而亡。但此时此刻的公孙瓒,无疑还是一个爱憎分明,心怀百姓,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他对外族的恨,应该是深彻入骨的。他与刘虞最早的矛盾,也是由于二人对外族的处理办法不同而引起。刘虞以安抚怀柔手段为主,公孙瓒却是持以强硬态度。 “可惜了”,刘备想起日后公孙瓒兵败后尽杀家人,举火*的那一幕,幽幽叹道。死也死得这么刚烈,可见公孙瓒血液中的桀骜与刚强。只是,公孙瓒日后所作所为,却是咎由自取。自从杀了刘虞满门,他便种下了日后的苦果。日后,想办法留他一丝血脉不绝罢。刘备看着神采飞扬的公孙瓒暗想。 ------------------------------------------------------------------ 还请大家多多支持,马上就要下榜了啊,道人心急!拜谢诸位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