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唐周的自白(下) (第2/2页)
都是如此想的。 这个时候的张角,已经下山数年之久了。自从竖立那个卓越的野心以来,他便有计划的行遍各地,广收徒众。并以自己高超的医术,不俗的谈吐,结识了许多官宦权贵。时人大多以为他便是一位隐世高人。此时下山,踏入红尘俗世,救助那些在他们眼中如蝼蚁一般的贱民,不过是积累功德而已。这是张角的原话,他们,也信了。他们纷纷赞扬张角的高尚之举,并纷纷解囊,助以财物。不管张角的目的是什么,这样一位神医奇士,是值得结交的。于是张角率领门徒,踏遍了中原繁华之地。救助了无数流民饿殍。此时的他,欲前往青州,遇上我们,便顺手相助。 张角站在人群最前方,面前支着无数口大铁锅,里面翻腾着白米粥。张角看着直咽口水,目光直勾勾的人群,大声喊着:“诸位乡亲,不要紧,一个个排队前来,每人先盛一碗,老弱妇孺优先!等会还有粮食在路上,马上就运过来了,肯定让大伙儿吃饱!” 既然再无饥饿之忧,人们心中戾气尽去,那善良憨厚的本性瞬间又恢复到身上。大家谦让着,慢慢的排队走向铁锅前,小心翼翼的用碗接下一碗粥,然后欢天喜地的走到一旁,待稍稍冷却后,便如同珍宝般慢慢品尝起来。我盛到一碗粥,喝下第一口后,许久不曾有过的滋味从口中,一直漫延到胃里,而后直接全身。忽然,我的眼泪就这样的滴了下来。 大铁锅下面不曾断过火,就这样一直烧到了晚上,这个时候,大家已经把张角视为救命恩人,感激不尽。吃饱喝足的人群,渐渐开始有了笑声。大家在张角弟子的安排下,动手挖了一个许大的坑,把许多已经腐败的尸体一一掩埋。又把老弱病痛者聚至一处,由张角亲自动手,为大家诊断看病。在无数被饥饿击倒,而后病得奄奄一息的人被张角神奇的医术迅速治好后。大家看向张角的眼光又变了,这个时候,他不再仅仅是救命恩人,他是天神派下的使者,他是圣人下凡,专门来救助我们这些穷人的。大家无不对他恭恭敬敬,顶礼膜拜。 第二日,张角分发给大家每人一袋粮食,告诉大家,今日傍晚便会下雨,而后几月,雨水充沛,大家可以回家耕种,不用再在外面流浪了。这些粮食,便是大家返乡的口粮和种子。大家将信将疑,张角的大弟子,唤作****义的,挺着胸脯,神气无比的说:“大贤良师是天神传人,会呼风唤雨,移山填海之术,这雨,便是他老人家为你们特地求的,你们不信,晚上便知端的,等着吧!” 果然到了傍晚,淅淅沥沥的一场雨,便纷纷扬扬的洒落下来。滋润着这久渴的大地,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雨。大家欢闹过后,俱是安静的站着,看向张角。这个时候,大家心里对他的感觉,已经是从感激到敬畏,再到狂热的信从。大家已经相信他是天神传人了,或许,他就是天神!众人皆拜倒在地,口呼:“大贤良师!大贤良师!” 我趴在泥水中,眼睛看着那个神奇的男子,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他身边的人。不为他是天神传人,不为他可以呼风唤雨,只为在他身边,永远不会挨饿,而我,便可以活下去。
于是,第二日人们纷纷结伴返乡的时候,我告别了唐村所有人,我拜倒在张角跟前,口称师父,大声发誓,愿以此身追随师父,生死相随,无怨无悔!或许我斩钉截铁的誓言,打动了张角,就这样,我成为了张角的随从弟子。 再后来,我随着师父张角,走遍了冀幽青徐兖豫荆扬八州,随着视野的开拓,知识的丰富,我成为了张角座下嫡传弟子,也真正知道了师父的所图。原来,他是想图这个天下,想自己当皇帝! 今年,师父遍告弟子,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约定各地徒众,明年甲子日各地一起动手揭竿起义,反抗大汉。并分派十大弟子负责各处要地。我与****义,被老师分派在一起,负责司隶地区与荆扬等地事务。足见师父对我与****义的信任。 只是,这份信任,我真的担不起。自从师父约定起事日期以来,我脑海中便屡屡浮现七年前唐牛被官兵一刀砍成两截的场景。许多年不曾想起此事的我,经常在半夜被惊醒,而后一身冷汗淋漓。我想起,师父的弟子,包括我们,都是手无寸铁的农夫出身,没有经过军阵训练,没有经过血腥撕杀,我们拼得过全副武装的官兵么?更何况,据说天下精兵,除了边军,便是京城的北军了。我与****义负责司隶,岂不是找死么? 对张角的信心,急剧的动摇起来。我跟随张角,从来不是为了造反,也不是为了荣华富贵,我最初,只想好好活下去而已,那个时候,跟着他,我便可以活下去。这些年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我还活得挺好。可是现在,再跟着他,我会有好结局么?一边是恩情,一边是性命,挣扎了数月,左右为难的我,决定选择性命。我认为,凭张角的实力,根本是无法撼动大汉朝庭的。既然如此,何不投向朝庭呢?这样,我不但可以活下去,说不定还可以混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呢! 对不起了,师父,你的活命之恩,弟子只好来世再报了!我心中暗暗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